资源简介 课时名称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 课型 法治教育课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中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部分,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宪法法律至上、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和权利叉务相统一观念。 二、课标摘录(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部分寻找)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 “我们的国家”第13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课程目标中的学段目标第三学段(5-4年级)核心素养“法治观念”中提出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课程目标中的学段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核心素养“健全人格”中提出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课程内容中第三学段(5-6年级)法治教育部分要求认识公民的内涵,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学业质量中第三学段(5-6年级)提出了解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够结合实例讲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三、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帮助学生知晓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及内容,懂得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生怎么学 以课本内容为导引,让学生能感受、能理解,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切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提供的资料、视频等信息资源,在讨论汇报中,在情景分析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思考,学会判断,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用具体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感恩教师、理解教师,在这样的情基础上学会处理和教师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获得感悟和认识提升情感体验。教材分析 1.单元角度分析: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由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两课组成。本单元以公民为主题,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展开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公民的身份,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与内容,了解权利和义务一致的理念,知道义务包括积极作为和消极不作为。让学生明白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课时角度分析: 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两个板块组成,两个板块都是以让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为目的,但又各有侧重。我设计的是第二个板块的内容,“公民的基本义务”从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一些图片、案例创设具体情景等,分层设置探究问题,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让学生明白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本课的内容结构图: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义务知识相对比较陌生。由于六上是宪法专册,本框教学内容理论性和抽象性强,似乎与学生生活难以发生具体联系。 因此本课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一些图片、案例创设具体情景等,分层设置探究问题,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让学生明白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学习目标 1.通过“义务我了解”的活动,能通过小组讨论活动窗,分析出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2.通过“义务我理解”的活动,对多媒体展示案例进行剖析,能够理解公民义务,进而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反思。(重难点) 3.通过“义务我履行”的活动,通过对综合案例的组内讨论,能够增强权利观念,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最终理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重难点)评价任务 本课时的大情境大任务:守法小学生 1.评价任务一:义务我了解(对应学习目标1) 借助课前小调查并结合课本第35页活动园,以小组为单位,认识公民的基本义务——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 2.评价任务二:义务我理解(对应学习目标2、3) 多媒体出示案例(课本36页),请同桌辩一辩: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3.评价任务三:义务我履行(对应学习目标3) 多媒体出示《丁飞爸爸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丁飞爸爸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能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从而能够理解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教学重点 理解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教学难点 理解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课本 笔 身边的记忆深刻故事 2.教师课前准备:课件 视频 音频 图片 学生评价任务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视频导入 视频导课: 1、播放视频《维护国歌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社会观察: 师:这些行为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见到过吗?这种行为会受到处罚吗?为什么呢?(PPT1) 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法律行为,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现在学校决定举行“守法小学生”的活动,让大家积极探索发现身边遵守法律,积极履行义务的同学,活动结束后发“守法小学生”的奖章。为了我们的奖章,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儿中去发现吧!(PPT4) 通过视频播报的呈现方式,给学生心灵的冲击,学生会在思辨中形成自己正确的认识。环节二: 义务我了解 活动一:义务我了解 多媒体展示知识窗:什么是公民的义务,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第35页活动园,认识公民的基本义务(PPT7) 师: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 预设1:遵守公共秩序 预设2:赡养扶助父母 ……过渡——师:还记得课前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同学的行为让你印象深刻吗: 故事分享 师出示评价标准,学生进行分享。 评价标准星级评价1.说出自己记忆深刻的同学行为。2.分析出行为背后遵守的义务。预设1:我记得每次和刘&去公园,她总是排队去参加游玩项目,而且有时候还会让小孩儿先玩。 预设2:我以前见到林*给孕妇让座,不过阿姨没坐下。 师:听了同学们的故事,老师真的很感动,看得出同学们发现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是遵守规则的好学生,快对照你的学习任务单,看看你能得几个小星星。 认识公民的义务,知道公民义务和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环节三: 义务我理解 活动二:义务我理解 过渡:同学们,你们有在外面吃饭的经历吗?那你们吃饭有索要发票的习惯吗?看,这就是老师之前留存的发票(PPT9)。现在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大家一起来评一评 多媒体出示案例(PPT6-课本36页):孙园一家吃饭,饭店工作人员不开发票。孙园爸爸坚持要开发票并说不开发票就打12366热线。 师:那你们会不会觉得他在多管闲事呢?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交流听完后小组内交流感受。 师出示评价标准,学生进行分享。 评价标准星级评价1.发表自己的看法。2.说出这样做的理由。预设1:我不认为是在多管闲事,因为索要发票是我们的义务,这是正确的。 预设2:挺正常的,以前还有老板给我们抹零了,没有给我们发票 师:那老师想了解一下,孙园爸爸的行为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小组讨论。(PPT10) 小结: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饭店坚持不开发票,那他就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孙园爸爸学习,因为维护国家的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义务。 法律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PPT11) 明白不履行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提醒学生遵守法律。自觉履行义务。环节四: 活动三:义务我履行 过渡:我们的朋友或者是亲人有许多非常丰富的过往经历,看看下面的事例,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多媒体出示《丁飞爸爸的基本权利和义务》。(PPT14) (1)丁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2)丁飞爸爸能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3)这对你有何启示? 师出示评价标准,学生进行分享。 评价标准星级评价1.说出丁飞爸爸的基本权利。2.说出丁飞爸爸的基本义务3.正确说出理由。小结: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PPT16) 过渡:作为小学生的我们,需要履行哪些义务呢? 预设1:受教育权 预设2:休息权 过渡:谁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 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我们不仅要自己主动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需要监督他人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环节五: 课后拓展 (一)多媒体播放视频《无人赡养 88岁老人怒告七子女》 思考:视频当中所述的案例对你有何启示? 法律义务需履行,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课堂小结,师生宣誓: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课堂宣誓,课后完成拓展作业,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落实为实际的道德行为。环节六: 总结收获 1.相信会学习的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来和大家分享吧。 2.师根据学生学习单对小组活动进行总结,评选“守法小学生”“优胜小组”。 回归大情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颁发奖励,以此来激学生的积极性!板书设计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致教学反思 可先不填写定时定量规范化训练 填空题 1.________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____、______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3.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还要增强义务观念,__________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4.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__________。 选择题 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义务?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张大爷买彩票中了20000元大奖,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元,实际发到手的金额为16000元。 ()爷爷认为女孩读书没什么用,所以小芳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为家里赚钱。 ()新年联欢会上,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庆祝节日。 ()军事基地、涉军涉港附近不允许拍照。 ()李叔叔每天下班后都会陪80岁的母亲到广场散步,还请了保姆专门照顾老人。 ()发现有人偷盗、贩毒等,及时向警方报告。如果有人诱惑自己做一些违法的事,坚决拒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