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家人的爱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交流、表演等活动,明白家人爱的方式,有时是疼爱,有时是严格。2.通过教宝宝学走路的体验活动,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体谅感激家人对自己的爱。3.在感受、体验、表达爱的活动中,学会感恩家人。教学重点: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体谅、感激家人对自己的爱。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爱心卡、亲情树。学生准备:1.课前体验:护蛋行动。2.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和小时候的一些物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 同学们,我们课前开展了保护蛋宝宝的行动,你们还记得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吧!(播放保护蛋宝宝的图片或小视频) 在保护蛋宝宝过程中,大家都很用心,有的同学保护成功了,有些同学鸡蛋依然碎了,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在护蛋宝宝行动中的感受呢?生1:一直小心翼翼的,专门做了个小盒子当它的家,晚上轻轻放在书桌旁,终于成功了,高兴极了……生2:我把放在书包里,拿书的时候,一不小心,摔碎了,很伤心……师:一颗小小的鸡蛋让我们费尽了心思,放在口袋里,怕把它挤碎了,放在手里呢,又生怕它掉了,我们的家人在照顾我们的时候,也是这样用心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家人的爱》。【设计意图】情境切入话题。通过保护蛋宝宝的活动,让孩子在交流中体验到保护鸡蛋的不容易,从而感受到家人照顾自己的不容易。二:师生互动,活动体验活动一回望生活,感受爱1.(出示教师小照片)猜一猜,这个小女孩是谁呀?老师讲述自己小时候生病父母整晚陪伴的故事,以此引出学生对父母爱的感知。2.听了老师的故事,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呢?课前大家带来了自己小时候的小物件,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小物件背后有哪些你和家人间的故事呢?(生分享自己和家人间的故事。)【设计意图】利用同学们带来的小物品,创设出引导学生进入回忆的情境,让孩子自己说出物品背后的故事,感受浓浓的亲情。活二情景再现,寻找爱1. 我们和家人间的故事说也说不完,这些故事汇聚成一个字是什么?“爱”对,就是爱,这些爱都藏在哪里呢?快来跟老师来找一找吧!(播放视频1:妈妈的爱)2.谁找到了?妈妈的爱,不全在视频里,你也可以从生活中找一找呀!预设:妈妈送来的雨伞里有爱;为我起的名字里有爱;饭菜里有家人的爱;送我的礼物里有爱……师:爱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在天天的陪伴中,在无微不至的照顾中!我们继续看视频,这里面,是否依然藏有爱呢?3.我们再来找一找。(播放视频2:妈妈的爱)预设:犯错误时,家人严厉的批评也是爱。4.让我们在绘本故事中继续找爱。(师读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思考 :东东奶奶的爱和兰兰妈妈的爱有什么不一样?奶奶为什么说“正因为疼你,才让你自己背啊!”学生交流,体会,预设:家人对我们严格要求,让我们学本领、能自立还是爱。5.小结:爱,有很多种样子。你能总结一下爱的样子吗?是的,爱有时温柔,有时严厉,小朋友慢慢感受不同的爱吧!【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以生活和身边的真实内容为原型,创造情景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感受,并对情景进行辨析,经过这个辩证的过程,最终让孩子明白:家人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绘本故事的安排,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智爱”。活动三身临其境,体验爱1.孩子们,家人的爱就在我们身边,看——妈妈在教宝宝学走路呢,你们也是从这时候一点一点学会走路的。(视频:学走路)2.情境体验:教孩子学走路。全体学生弯腰、弓背拿书包,1分钟计时体验,之后谈感受。3.观看视频,升华感受:孩子们,不到一分钟你们就累了,宝宝学走路只要一分钟吗?多少个一分钟,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数也数不清,但父母却甘心付出,毫无怨言,让我们来听一听,爸爸妈妈怎么说。(视频:爸爸妈妈对我说)【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同身受父母为了我们付出的艰辛,直接升华主题,让孩子再次地感受体验到父母无私的付出。三:情感升华,总结延伸师: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此时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自己的家人说,让我们把它写在爱心卡上吧,写好后把爱心卡挂在亲情树上吧。(播放歌曲《最亮的星星》,学生写爱心卡,挂亲情树)看,亲情树已硕果累累,满满的都是爱。孩子们,我们的无数个“第一次”都包含着父母之爱,我们对着镜头大声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设计意图】伴随音乐书写爱心卡,这种充满浓浓亲情的氛围营造,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爱的流露。板书设计10家人的爱绘制亲情树生活上的照顾严厉的批评锻炼、自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