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导学案

资源简介

八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指导
1.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2.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话题,内容紧扣话题展开。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频繁地转换写作话题,文章的统一性就会被破坏,语言的连贯性也就无从谈起。
例如《白杨礼赞》:“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开头写白杨“力争上游”,结尾写白杨“努力向上发展”,在内容和结构上前后呼应,使得白杨力争上游、倔强挺立的特点更加突出。
其次,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应该有合理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等。选择恰当的顺序并按照该顺序写作,会使文章脉络清晰、文气贯通。
例如《济南的冬天》,作者在描写冬景时,从“山尖”写到“山坡”,再写到“山腰”,运用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使所写事物具有立体感和画面感,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最后,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例如《永久的生命》中的过渡句“人们却并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既承接上文提到的人们对时间一去不复返无能为力的内容,又引出下文生命永远不朽的内容,使文章前后内容衔接得十分紧密。
总之,语言连贯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写作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学习写作中,需要掌握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的方法,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使句子之间衔接连贯。
节 日
广东省潮州市联正实验学校 张宝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处处是鞭炮声和欢笑声。
除夕早上,鸟儿早起“报春”,在树枝上唱着婉转的小曲儿;大黄狗从窝里钻出来,“汪汪”地叫几声,好似在喊“新年旺旺”;大公鸡笔直地站在木栅栏上,引吭高歌,欢迎新春。小动物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
过年三件事:贴对联、沐浴、发红包。最后一件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收到红包,孩子们常常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又可以去买鞭炮了。
买鞭炮的多为男孩子,而且一买就是一堆,大多是像蒜头一样,里面包着类似小石子的摔炮。这摔炮可响了!调皮的男孩子经常用它去吓鸡、狗、猫之类的小动物。小动物听到声响后,边叫边跳,活脱脱的“惊弓之鸟”。但若没有声音,它们便会像没事“人”一样走开。
有一种叫“黑蜘蛛”的小型擦炮,那响声比摔炮高好几倍,方圆两三里都能听见。“黑蜘蛛”是长条状的,黑乎乎的,后面还有个火柴头状的短尾巴供擦火燃放之用。小伙伴们经常轮流向空旷的田野里扔“黑蜘蛛”,巨大的爆炸声常常把我们吓得又惊又喜。还有的小伙伴同时将两三根“黑蜘蛛”点燃,然后扔进事先挖好的坑里,再快速跑开,身后传来一声巨响。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鞭炮小孩子都可以拿来玩。例如,只有在隆重的日子才能燃放的红鞭炮。红鞭炮是很长很长的一大串,红红的鞭炮烘托出了节日喜庆祥和的气氛。这种鞭炮的爆炸范围很广,少说也有五六米,大人们点着它之后,也是飞快地跑得远远的,不放完绝不靠近。
待天黑了,大人小孩还会一起放烟花。这些燃放的烟花,有的像金菊怒放、红莲盛开,有的像彩蝶翩跹,还有的像火树银花、满天繁星。这样的景象,会持续一两个小时。等到夜空中烟花数量减少,大家才回客厅闲聊一会儿,守到零点的钟声响起,再出门放一阵鞭炮,热闹够了,才进屋上床,缓缓入睡。
此时的夜空,似拉下了帷幕,隔绝了刚才的欢声笑语。此时,只剩下鼾声和“咕咕”的叫声。
点评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充满趣味。作者从“爆竹声中一岁除”写到“只剩下鼾声和“咕咕”的叫声”,表现了新年的热闹。
文段虽多,但都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中心话题,内容紧扣话题展开,重点写了各种鞭炮声和孩子们的笑声,突出了文章中心,表达了自己对节日的喜爱。
【注:请同学们务必在安全区域或有大人看守的地方玩鞭炮。】
搓汤圆
早晨,走廊上传来阵阵急促的脚步声。本该在教室里奋笔疾书的我们,却在食堂里相聚。
“注意卫生,把手洗干净。”“哇哦,好像要搓汤圆啊!”老师的叮咛和同学们的惊喜欢呼声充溢整个食堂,我跟随大家的脚步,来到了我们班的活动区域。
学校工作人员已准备好彩色的面团和雪白的面粉。我拿了个碗接了点儿水,准备开工。在此之前,我看过许多教程,想来做汤圆一定不是什么难事。于是,我取一块面团勒成条状,手指蘸水,将面团在掌心揉搓,不一会儿就搓好了一个汤圆。看着掌心饱满的汤圆,我满意地点了点头,真简单!正欲将它放入盘中,却发现它粘在我的掌心,取不下来了。我用力晃着手,用手指抠它,又把它泡在水中,好一会儿,我才将它取下,可这时的它已经“遍体鳞伤”了。“这一定是失误。”我安慰着自己,又捏起一小团面揉搓起来。却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我还没搓圆,面团便散得不成团了。我有些懊恼:之前没尝试过,以为很容易,尝试后才发现没有我想的那么容易。于是,我只得先放下面团,仔细回想之前看过的做汤圆教程。
正沉思着,却发现一大片雪白的东西洒落在我的胳膊上。一抬头,原来是后桌的“捣蛋鬼”拍着面粉在作怪。我立刻抓起一大把面粉回击,让他也接受面粉的“洗礼”。这白花花的一片,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搓汤圆时竟将面粉遗忘了!于是,我重新捏起一个小面团,将面粉在掌心糊匀,轻轻把面团浸水,再次揉搓成一个完好的汤圆。汤圆完好无损地坠落在盘中。我成功了。
不知不觉中,大家一同搓出了一大盘汤圆。同学们的衣服糊上面粉,被汗水浸透,我也是一身狼狈。
半个小时后,汤圆一出锅,我们便狼吞虎咽吃起来。甜丝丝的汤圆,顿时让我们忘却了身上的狼狈。
这一次的搓汤圆活动,让我颇有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点评
开篇留有悬念,引起读者注意,紧接着第二段就揭晓答案,引出活动“搓汤圆”,为下文一系列描写做铺垫。
文段话题统一,有合理的叙事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关联词、提示语等,使得文章语言连贯、条理清晰。
内容描写生动细致,用一系列动词描写汤圆成形的奇妙过程,读来充满趣味,具有感染力。
爱的祝福
今天是母亲节,老妈进货去了,要到晚上七点才能回来,正好我有充分的时间给妈妈准备礼物。该送老妈什么呢?老妈喜欢花,百合的花语是纯洁、幸福,就送百合吧!
来到花店,花店里香飘四溢,品种多样,我挑选了一枝粉色的百合,兴高采烈的奔回了家,把花插在花瓶里。我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替妈妈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心想,妈妈回来后肯定会非常的surprise,因为我这是第一次送礼物给她,而且也是第一次下厨,我心里暗暗自喜。
太阳急着要回去看动画片了,老妈也快要回来了。我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数着,念叨着老妈快点儿回来。皇天不负有心人,老妈终于被我给念了回来,老妈一脸的倦意,想必是太操劳生意了,我跑过去抱住老妈,兴奋的说:“想死我了,您怎算回来了。”妈捏了一下我的鼻子说:“真的吗,只会甜言蜜语,玩了一天吧,作业写完了吗?”我拉着妈的手说:“写完了,妈,你等一下,我有惊喜给你哦。”说完,我去拿百合花,也许是由于太兴奋,我竟然有点害羞不敢亲自拿给妈妈,说句“母亲节快乐”,拿着花左右转悠,觉得心跳好快,想了好几分钟后,还是鼓起勇气送花给老妈,可没想到,老妈竟然在椅子上睡着了。看着妈疲倦的脸,想起了那些当夏天停电时,妈妈拿扇子给我扇风,让我安然清凉的进入梦乡,而妈妈的衣襟却湿了一大半;当雨天我没带伞时,妈妈拿着雨伞去接我,为我挡住了雨的淋漓,而妈妈却淋湿了一大半……回忆那些温情的画面,我的泪不禁在眼眶滚动,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句:“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一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冬天。”妈妈您给我的爱实在无以回报,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不忍叫醒妈妈,把饭菜加热,等妈妈醒后就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了。妈妈,我由衷的祝福你:身体健康,开开心心。还有一句要说的话那就是:“妈妈,您辛苦了,母亲节快乐。”
【点评】
本文以“我”在母亲节为妈妈送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切中话题。全文紧扣母亲的“爱”来组织材料,凸显出我对母亲的“爱”的理解和感激,写出了“我”知恩,感恩的性格特点。另外,文章中的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成功。全文感情真挚自然,抒发了女儿对母亲浓浓的爱。
春节
我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因为春节可以放炮,可以吃饺子,可以收红包,还可以看春节联欢晚会.......
我最喜欢大年三十的晚上,因为可以放炮。吃完饭我出去放炮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炮点着,一,二“嘣”炮炸了。我赶紧躲到一边,“刺”炮又喷出彩色的光芒,像个飞碟一样。我又点着了一个炮,“嗯,它怎么不炸呢?”我自言自语地说,就上前用手摸了摸。突然,“刺”炮喷出了彩色的火焰。“啊”我吓的大叫一声,扔下炮就跑。我还想放炮就再放一个,我把炮放在地上,点燃它的线。我不敢再摸它,只好慢慢的等了两分钟,又等了两分钟,还没动静,我鼓起勇气向前去看了看。哦!没着,我只好又重新点一次,“啾”的一声炮飞上了天。炮在半空中炸开,成了一朵美丽的“花”......啊!放炮真有趣,我真想天天放炮呀!
中秋之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这一天,妈妈请来了外公、外婆,一起过这个传统节日。
晚上,爸爸烧了一桌丰盛的菜,有笋干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鱼、海蛰头、青菜、爆鱼 真是色香味俱全。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谈,尽享这天伦之乐。我最爱吃糖醋排骨,酸酸的,甜甜的,很好吃;爆鱼也不错,又香又脆,我一连吃了好几块,吃得肚子滚圆滚圆。
晚饭后,我们开始品尝月饼和瓜果。我吃了一个"雪月饼",好像在吃奶油冷饮似的,嘴里凉凉的,爽爽的。
最后,我们一起来到南市桥上赏月。我偎依在妈妈怀里,仰望天空,月亮像一个大银盘,高高地挂在空中,圆圆的,亮亮的,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每逢家节倍思亲!"望着如镜如银的圆月,我不仅想起了上海的大姨一家,特别是表哥金吉吉,我俩一起玩"三国演义"游戏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炒菜记
近日,我真是过足了“大厨”瘾。
素来都是外婆做饭炒菜,在家我从没碰过锅碗瓢盆。可星期天的上午,大人们纷纷有事外出,只我一个人在家。到了饭点儿他们还没回来,我的肚子早已开始“咕咕”地抗议了。我转念一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何不自己做呢?”
说干就干,我打开冰箱,看看里面有什么吃的。我拿起一棵新鲜的包菜,还有一些切好的五花肉,走进了厨房。
想到平时外婆做饭都会系上围裙,我也煞有介事地把它从架子上取下,有模有样地穿戴起来。说来奇怪,一系上围裙,我还真有了点儿厨师的感觉。
切好包菜后,我按记忆里外婆炒菜的步骤,逐一地刷锅、点火、放油。“啪啪啪……”油星怎么溅出来了?肯定是我放油前忘记了把水控干。我还没来得及反应,油星已经争先恐后地跳向我的手臂。“啊!好痛!”我赶紧关火,迅速跑到卫生间扭开水龙头,使劲冲洗着手臂。
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我先用锅盖盖住锅口再点火,听着里面的动静小了,再打开锅盖。外婆说过,要等油冒烟了再把菜放进去。于是我照着做了。包菜刚入锅,就听见一阵刺刺啦啦的声响幸运的是,这回油星没有跳起来。我连忙用锅铲来回翻炒,防止粘锅。过了一会儿,锅里的包菜逐渐变软,透着油亮。差不多可以出锅的时候,我就用盘子把包菜盛了起来。
为了让包菜更好吃,我决定再加点肉。我又按照刚才的步骤,开了火,烧热油。肉片刚入锅,不一会儿便由鲜红变得发白。来回翻炒了一阵后,我把刚刚盛起来的包菜也倒了进去,然后把火调小。菜熟了,闻着锅里传出来香味,我的肚子越发地饿了。“得放盐了!”可能是饿得脑子不好使了的缘故,锅台上三种白色的调味料,我不假思索就随便抓了些,像模像样地撒入锅中。没过几秒钟,我放的“盐”就融化在了肉片与包菜里。
“大功告成!”我拿了双筷子,夹起一块瘦肉就往嘴里送。“呸!”怎么回事,怎么那么甜?我差点儿把早上吃的也一起吐出来。
外婆到家后看见我的苦瓜脸,再看看桌上的菜,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慈祥地笑着,安慰我道:“没事,这只是你第一次炒菜而已,没关系的。来,想学什么,外婆教你。”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在外婆的悉心指导下,我重复了先前炒菜的几个步骤。外婆特意教我分清楚了盐、糖和味精,终于没有一点儿失误地炒出了一盘菜。菜出锅后,外婆拿着筷子尝了尝,高兴地说:“不错,这次十分成功。可教之材,值得表扬。”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这一次,我做了一回厨师,炒了两回包菜,更体会到了当厨师的苦与乐。
【点评】
按照时间的先后,作者讲述了自己两次炒菜的过程,并用第二次的成功衬托第一次的失败尝试,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谨,叙事清楚,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做饭真不简单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一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但现如今却遇到一件让我好不头痛的问题。
今天是母亲节,回忆过往,我似乎没有在这天帮母亲做过一件事,想到这,我不禁为自己感到难为情,于是心血来潮,想帮母亲做一顿饭。正巧这时母亲回来了,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母亲是一个细心的人,他经过再三考虑后说出了条件——让她在一旁看着我,我很痛快的答应了她的要求,但后来我又反悔了,于是母亲便去洗衣服了。
做饭开始了,我先把米洗干净后加入少量的水,然后放入电饭煲煮,接着就开始挑选好的青菜叶,然后洗净,在锅中加入少许油,再把青菜叶放入锅中,再加一锅的水,然后我开始做最后一道菜,我先把猪肉切成“片”,因为刀有点重,所以我把猪肉“片”变成了猪肉块,这时母亲刚洗完衣服来看我,再看看菜板上的肉,默默地把猪肉切好给我,于是我就在锅内倒了油,可油一下子就溅了出来,我大叫一声,刚好这时爸爸回来了,他奔到厨房立刻把锅盖盖在锅上,后来这盘菜的“重任”就交给了爸爸。就在爸爸做这道菜的时候,我的菜都做好了,我先去看看饭,卖相还不错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我就迫不及待的盛了一碗饭尝尝,可饭刚吃到嘴里就出了问题,饭没煮熟,这时妈妈在一旁说是水加少了,我的“血量”一下子就空了,但转念一想,不是还有一个汤呢吗?汤这么简单肯定能做好,于是我又“满血复活”了,自信的用汤勺舀了一碗汤,可汤也是刚到嘴里就被我吐了出来,妈妈问我加调料了吗,这时我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妈妈叹了口气,但还是鼓励我,让我不断的练习,只有这样厨艺才能有所提高,我也是这么想的,但之后我去厨房一次比一次差,有一次还把锅烧了一个洞。
做饭真不简单,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至少现在锅没坏,饭能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