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质点 参考系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质点 参考系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目标:
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理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初步体会构建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了解参考系的概念及其对描述运动的意义,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参考系中对同一运动可能不同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体会把实物看做质点中蕴含的主要思想方法
科学思维;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科学探究: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物理概念,是学生形成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物理学是基于人类有意识的探索而形成的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教学难点
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2、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飞机飞行,运动员跑步等等,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那什么叫机械运动呢?我们怎么描述运动呢?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物理学中对运动的描述。
问题1:即使简单的机械运动,在考虑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时,也变得不那么容易。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运动的描述变得相对来说简单些呢?
思考:在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的运动的轨迹及所需要的时间时,是否需要考虑火车的大小和形状?是否需要考虑火车车轮的转动?
不需要考虑火车的大小、形状及车轮的转动
二、进行新课
(一)物体和质点
问题:选择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我们如何描述它?
引导学生分析:
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2.我们能不能把它看做一个点来处理?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来处理?
老师小结:
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作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学生讨论:1.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2.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
3.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参考系
学生活动:飞行过程中的飞机没油了怎么办?
当飞机没有油,可以让加油机给飞机进行加油,此时加油机与飞机以相同的速度飞行,即两者保持相对静止。
让学生观察教材P17图1.1-3并阅读教材:1、什么叫参考系,同时能否提出对应的问题?例如如何解释么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的现象?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
1.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学生讨论: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在上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三)坐标系
创设实例:苏炳添百米赛跑
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确)地描述车苏炳添所在的位置。
教师提示: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应该包含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对于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取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计时起点为坐标轴的原点。单位长度的选定要根据具体情况。
3.位置的表示方法,例:x=5m。
学生讨论: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例如滑冰运动员),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教师小结:可以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此时可以用(x,y)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如三维坐标:我国全球定位系统“北斗”。
板书设计
一、质点——确定研究对象
1.定义及理解: 2.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二、参考系——定性描述
1.何为参考系参考系? 2.参考系选取的原则?
三、坐标系——定量描述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