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常考应用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数学上册常考应用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三年级数学上册常考应用题
专项训练
班级: 姓名:
亲爱的同学,在做练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题,完成题目后,记得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祝你轻松完成本次练习!
【记录卡】 亲爱的同学,在完成本专项练习后,你收获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新本领呢?在这里记录一下你的收获吧!
年 月 日
1.一列火车本应9:2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火车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2.同学们在教室里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打扫多长时间?
3.星期天上午明明9:15开始做作业,9:50完成,算一算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4.小明周六上午在家看书2小时40分,下午看书1小时50分,他这天看书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看多少时间?
5.火车9时30分出发,小红从家到车站要走40分钟,她最晚什么时候要从家里出发?
6.根据作息时间,在下面的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再计算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并填在括号里。

7.火车9:00开车,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钟。李华最晚几时几分从家出发能赶上火车?
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小红早7:45来到阅览室门口,她还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进入阅览室看书?
(2)阅览室全天共开放多长时间?

9.青年路小学组织三年级学生去校外实践基地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上午8:45出发,预计3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结果路上堵车,晚到了20分钟。学生们什么时间到达目的地的?
10.爸爸今天早上7:30出门去上班,比昨天晚了10分钟,爸爸昨天什么时间出门的?
11.二年级有150名学生,三年级有210名学生,给每人发一张草稿纸,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张纸?
12.妈妈带了800元逛街,买了一件羽绒服花了450元,又买了一条80元的裤子,还剩多少元钱?
13.爷爷家今年收苹果390千克,收梨270千克,爷爷家今年收的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
14.文具店第一天卖出354支铅笔,第二天卖出267支铅笔,二天一共卖出多少支铅笔?
15.邮局、电影院和超市在笔直的创业大路的同一侧,邮局距离超市270米,电影院距离超市340米。邮局距离电影院多少米?请你想一想有几种可能并进行解答吧。
16.果园里有桃树500棵,比梨树多128棵,梨树有多少棵?
17.动物园上午来了576名游客,中午有128名游客离开,下午又来了385名游客。动物园全天一共来了多少名游客?
18.田田家和可可家与超市在同一条路上,田田家距离超市195米,可可家距离超市620米。
(1)如果超市在田田家和可可家之间,那么田田家和可可家相距多少米?
(2)如果田田家和可可家都在超市的左边,那么田田家和可可家相距多少米?
19.服装批发店有527件童装,卖出268件童装后,还剩多少件童装?
20.购物。
326元 438元 199元
(1)妈妈在商场挑选了上面三样东西。请你帮妈妈估一估,应准备多少钱?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21.王老师把4包打印纸叠起来高2分米,平均每包打印纸高多少厘米?
22.有26人一起去秋游,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

23.国庆假期小红向奶奶学习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分米彩绳,28分米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
24.一本字典厚5厘米,6本同样的字典厚多少分米?
25.学校为老师买来5本同样的参考书。每本厚8毫米,这些书摞起来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26.一根绳子用去35分米还剩下1米80分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分米?
27.图中货物用载重量1吨的卡车运,一次能运走吗?(用算式说明理由)
大米515千克 苹果445千克
28.强强去年种下一棵7分米高的小树,今年已经长到1米5分米高了,这棵小树长高了多少?
29.一根木头长6米,截去了5分米,还剩多长?
30.现有20吨的甘蔗需要运送到糖厂,有3种车型可以选择,怎样租车能刚好运完甘蔗且最省钱?
租车价格表:
车限重 每辆车租金
4吨 300元
5吨 400元
8吨 500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9:50
【分析】已知这列火车本应9:25到达,晚点了25分钟,求它实际到达的时间,用正点到达时刻9:25加上晚点的时间,即可得解。
【详解】9时25分+25分=9时50分
答:火车9:50才能到达。
【点睛】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即实际到达时刻=晚点时间+正点到达时刻。
2.40分钟
【分析】根据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等于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4:10减去开始时刻3:30,即得到打扫的时间,可以先化成一般形式,并把4时10分化成3时70分,再把相同单位相减。据此解答。
【详解】3:30=3时30分;4:10=4时10分
4时10分-3时30分
=3时70分-3时30分
=40分钟
答:共打扫40分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要理解掌握数量关系,灵活计算经过时间。特别要注意当结束时刻的分钟数不够减时,要在小时数里借1作60分,再计算。
3.35分钟
【分析】用小明完成作业的时间减去开始做作业的时间即可求出他写作业的时间。
【详解】9时50分-9时15分=35(分钟)
答:他写作业用了35分钟。
【点睛】明确经过的时间是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是解决本题关键。
4.4小时30分;50分
【分析】小明周六上午在家看书2小时40分,下午看书1小时50分,求这天看书多长时间,用加法计算;求上午比下午多看多少时间,用减法计算。
【详解】2小时40分+1小时50分=4小时30分
2小时40分-1小时50分=50(分)
答:他这天看书4小时30分;上午比下午多看50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时间的计算知识,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5.8时50分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火车出发的时刻减40分钟,即可计算出她最晚从家里出发的时刻,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9时30分-40分钟=8时50分
答:她最晚8时50分要从家里出发。
【点睛】熟练掌握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图见详解;15;20;25
【分析】根据钟面的结构,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之间,选数字小的数是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个5分;根据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画出分针和时针,最后计算经过的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即可。
【详解】6:45-6:30=15(分)
5:05-6:45=20(分)
7:30-7:05=25(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钟表的认识,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最后计算经过的时间即可。
7.8时25分
【分析】求出发时刻,用从家里出发时刻=火车出发时刻-从家到火车站需要时间,即可得解。
【详解】9时-35分=8时25分
答:李华最晚8时25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点睛】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8.(1)15分钟;(2)5小时
【分析】(1)用阅览室早上开放的时刻减去小红早上来到阅览室门口的时刻即可求出所要等的时间;
(2)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代入数据分别求出上午开放时间和下午开放时间,再相加即可。
【详解】(1)8时时45分(分钟)
答:她还需要等15分钟才能进入阅览室看书。
(2)11时时(小时)
4时时(小时)
3小时小时小时
答:阅览室全天共开放5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经过时间的求法的掌握。
9.9:35
【分析】用出发时刻(上午8:45)加上途中用的时间,再加堵车晚到的时间就是实际到达目的地的时刻。
【详解】8:45+30分钟+20分钟=9:35
答:学生们9:35时间到达目的地。
【点睛】此题是考查时间的推算,熟记公式: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10.7:20
【分析】爸爸今天的出门时间-比昨天晚的时间=昨天出门的时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时30分-10分=7时20分
答:爸爸昨天7:20出门的。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熟练掌握24时计时法的时间计算。
11.360张
【分析】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就需要发多少张草稿纸,用150+210求出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即可。
【详解】150+210=360(张)
答:两个年级一共需要360张纸。
【点睛】在解题中列竖式计算时,注意进位、退位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12.270元
【分析】用妈妈带的钱数减去一件羽绒服价格,再减去一条裤子的价格即可求出还剩的钱数。
【详解】800-450-80
=350-80
=270(元)
答:还剩270元。
【点睛】明确还剩的钱等于带的钱减去花掉的钱以及整数减法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关键。
13.120千克
【分析】用苹果的重量减去梨的重量解答。
【详解】390-270=120(千克)
答:爷爷家今年收的苹果比梨多120千克。
【点睛】本题根据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14.621支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将第一天与第二天卖出的数量相加,即得两天共卖出多少支。
【详解】354+267=621(支)
答:两天共卖出621支铅笔。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成简单的整数加法应用题的能力。
15.70米或610米
【分析】第一种情况,邮局、电影院都在超市的一边,此时邮局和电影院相距(340-270)米。第二种情况,邮局、电影院都在超市的两边,则此时邮局和电影院相距(340+270)米。
【详解】340-270=70(米)
340+270=610(米)
答:邮局距离电影院70米或610米。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按照邮局、电影院和超市三者位置不同分两种情况解答。
16.372棵
【分析】用桃树的棵数减去128棵,即可求出梨树有多少棵。
【详解】500-128=372(棵)
答:梨树有372棵。
【点睛】本题考查千以内减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7.961名
【分析】根据题意,用上午来的游客数加上下午来的游客数即可解答。
【详解】576+385=961(名)
答:全天一共来了961名游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的运算,理解题意认真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18.(1)815米。
(2)425米。
【分析】(1)用田田家到超市的距离加上可可家到超市的距离,即可解答。
(2)用可可家到超市的距离减去田田家到超市的距离,即可解答。
【详解】(1)195+620=815(米)
答:如果超市在田田家和可可家之间,那么田田家和可可家相距815米。
(2)620-195=425(米)
答:如果田田家和可可家都在超市的左边,那么田田家和可可家相距425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及其应用,要熟练掌握。
19.259件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总数减去卖出的即可求出,列出算式527-268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527-268=259(件)
答:还剩259件童装。
【点睛】考查了整数减法的应用,关键是熟悉还剩的件数=一共的件数-卖出的件数的知识点。
20.(1)1000元;(2)963元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三样东西的价钱相加,把326看作350,438看作450,199看作200,再求出350、450、200这三个数的和即可解答。
(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三样东西的价钱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326+438+199
≈350+450+200
=800+200
=1000(元)
答:应准备1000元。
(2)326+438+199
=764+199
=963(元)
答:收银员应收963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的运算以及数的估算,求一共多少元钱,用加法计算。
21.5厘米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先把2分米化为20厘米后,再除以4即可。
【详解】2分米=20厘米
20÷4=5(厘米)
答:平均每包打印纸高5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租2辆小轿车3辆面包车或租5辆小轿车1辆面包车
【分析】两辆车的载客人数分别为4人和6人,可以只租一辆车,也可以两辆车同时租,但要每次都坐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租车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详解】
租车方案 小轿车 面包车 乘坐人数
① 0辆 5辆 30人
② 1辆 4辆 28人
③ 2辆 3辆 26人
④ 4辆 2辆 28人
⑤ 5辆 1辆 26人
⑥ 7辆 0辆 28人
答:可以租2辆小轿车3辆面包车或租5辆小轿车1辆面包车。
【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23.7个
【分析】求28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28÷4=7(个)
答:能编7个中国结。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6本同样的字典厚3分米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计算出6本同样的字典厚多少厘米,用乘法5×6;单位换算:10厘米=1分米,除以进率即可解答。
【详解】5×6=30(厘米)
30厘米=3分米
答:6本同样的字典厚3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法的应用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25.40毫米;4厘米
【分析】学校为老师买来5本同样的参考书,每本厚8毫米,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用每本的厚度乘本数即得共厚多少毫米,然后再根据1厘米=10毫米,换成用厘米作单位即可。
【详解】8×5=40(毫米)
40毫米=4厘米
答:这些书摞起来一共厚40毫米;合4厘米。
【点睛】完成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26.125分米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统一单位,再相加即可。
【详解】1米=10分米
10分米+80分米+35分米
10+80+35
=90+35
=125(分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125分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能运走
【分析】把大米的重量加上苹果的重量,求出一共有多少千克,根据1吨=1000千克进行换算,再进行比较即可判定。
【详解】515+445=960(千克)
1吨=1000千克
960<1000
答:一次能运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千克,再进行比较。
28.8分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这棵小数现在的高度减原来种下时的高度,得到的差就是这棵小数长高的长度,1米=10分米,依此将1米5分米化成分米后再计算即可。
【详解】1米5分米=15分米
15-7=8(分米)
答:这棵小树长高了8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米和米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55分米
【分析】首先按照长度换算,根据1米=10分米,先将6米换算成60分米,再用60分米减去截去的5分米,即可解答。
【详解】6米=60(分米)
60-5=55(分米)
答:还剩55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的换算和100以内的减法计算和应用。
30.限重8吨的车2辆,限重4吨的车1辆,这种方法租车能刚好运完甘蔗且最省钱。
【分析】根据三种车型所载货物及租金,分别计算每吨的钱数:300÷4=75(元/吨),400÷5=80(元/吨),500÷8=62.5(元/吨),比较可知:80>75>62.5,尽量多租8吨的车,而且都装满比较便宜,先确定方案,然后计算所需钱数。
【详解】①全部用4吨的车
20÷4=5(辆)
300×5=1500(元)
②全部用5吨的车
20÷5=4(辆)
400×4=1600(元)
③20÷8=2(辆)……4(吨)
用2辆8吨的车和1辆4吨的车
2×500+300=1000+300=1300(元)
1300<1500<1600
答:限重8吨的车2辆,限重4吨的车1辆,这种方法租车能刚好运完甘蔗且最省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优化问题,关键是根据各车的载重量和租金,计算每吨的钱数,尽量装满,找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