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区分强化训练1.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氮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B.氮肥和磷肥——观察颜色C.苏打和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白醋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2.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盐酸,观察现象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D 羊毛线和涤纶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3.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①氯化铜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4.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选项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A 氢氧化钠固体 水B 氧化铁 稀盐酸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5.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A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NaOH溶液、浓H2SO4C 鉴别食盐、蔗糖 品尝D 鉴别H2O、KCl溶液 AgNO3溶液6.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7.如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8.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A.NaCl、H2O B.NaClO、H2OC.NaCl、NaClO D.NaCl、NaClO、H2O9.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有气泡产生 B.无明显现象C.有红色固体析出 D.有蓝色沉淀生成10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FeCl3、CuSO4、NaClB.BaCI2、Na2SO4、NaOH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B.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盐酸溶液中的少量CaCl2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D.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12.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A.CaCl2→CaCO3→Ca(OH)2B.AgNO3→Fe(NO3)2→Zn(NO3)2C.NaNO3→NaOH→Na2CO3D.Fe2O3→FeSO4→Fe(OH)313.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uCuCl2Cu(OH)2B.H2OO2MgOC.CaCO3CaOCa(OH)2NaOH溶液D.MgCl2Mg(OH)2Mg14.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A.铜 B.碳酸钠C.氧化铜 D.氢氧化钡15.如图,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中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6.现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稀盐酸、CaCl2溶液、Na2CO3溶液、AgNO3溶液,按下表中实验顺序两两混合进行实验,现象如下表所述。第5次实验是把乙和丁混合,将出现的现象是实验顺序 1 2 3 4 5溶液编号 甲+乙 甲+丙 丙+丁 乙+丙 乙+丁实验现象 有气体产生 有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无明显现象A.有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C.无明显现象 D.不能确定17.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AgNO3——AgCl B.Cu——H2C.CuO——CuSO4 D.CaCO3——CO218.有一混合溶液由盐酸、碳酸钠、硫酸、氯化铜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的组成成分为A.盐酸、氯化铜 B.碳酸钠、硫酸C.硫酸、氯化铜 D.盐酸、碳酸钠1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所得溶液为无色,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CuSO4和Na2CO3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20.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21.小瑾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下列关系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A 碱 烧碱 氢氧化钾 纯碱B 合成材料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C 溶液 糖水 生理盐水 泥浆D 化石燃料 石油 煤 酒精22. 把4.6 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一定含有碳、氢三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D.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把KOH、HNO3、CuSO4、Mg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24.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25.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1)A、B、C、D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若A为氧气,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五连环”中物质A与物质C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6..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G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27.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1)方案1:样品溶液固体碳酸钡请问: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________;②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量,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低”或“不变”)(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的质量(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g。(用a、b、c表示)28.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 __,G____,H_ __。(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_ 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 _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__ 。29.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食盐、纯碱或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研究白色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部分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后,得澄清溶液,溶液温度升高,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得出:粉末中一定含有_ 、 ,可能有_ _(2)向(1)中澄清溶液滴加过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0.材料:难溶于水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容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A溶液呈蓝色,C是一种黑色金属氧化物,A、B、C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A中加入NaOH溶液时产生的现象是_ _。(2)写出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①A→B_ 。②C→A_ _。31.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根据图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 _;C_ 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 ;②_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_。答案:强化训练1、 C 2、A 3、B 4、D5、C 6、B 7、C 8、D 9、C 10、D 11、D12、B 13、C 14、C 15、D 16、B 17、C 18、A 19、D 20、B21、B 22、C23、D 24、C 25. (1)NaOH (2)3Fe+2O2Fe3O4 26. HCl BaSO427.(1)①溶解 样品质量 ②偏低 (2)a+b-c28. (1) ACaCO3,G CuSO4,H Cu(OH)2。(2)放出 (3) Ca(OH)2+Na2CO3===CaCO3↓+2NaOH(4)CO+CuOCu+CO229. (1)干燥剂(或CaO或生石灰),食盐(或NaCl);(2) NaCl+AgNO3===AgCl↓+NaNO3(或CaCl2+2AgNO3===2AgCl↓+Ca(NO3)2或同时写两个反应均可)30.(1)产生蓝色沉淀(2)CuSO4+2NaOH===Cu(OH)2↓+Na2SO4②CuO+H2SO4===CuSO4+H2O31. Fe2O3; CO2 ;(2) ①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②CuSO4+2NaOH===Cu(OH)2↓+Na2SO4(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