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化学2015修订复习学案含答案: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化学2015修订复习学案含答案: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

资源简介

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
强化训练
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取用少量液体 B过滤 C 闻气味 D 稀释浓硫酸
2、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设计,能够实现的是
A.SSO3 H2SO4
B.CuOCu (OH)2 CuSO4
C.FeFe2O3 Fe2(SO4)3
D.CaOCa(OH)2 NaOH
3、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4、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1: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千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 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维生素C(简称Vc,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果味饮料 苹果汁 梨汁 0.04%的Vc溶液
滴加得滴数 40 10 20 5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高的是 ,含量为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6、2010年1月7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 等。
(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②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 乙 丙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
或 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7、可口可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饮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其中含有CO2、H2O和柠檬酸(具有一般酸的性质)等物质。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探究雪碧中CO2的存在。将必要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填在下表中:
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法一
方法二
8、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①  ;② 。 ( http: / / www.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及 结 论
(3)小华想用右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
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 (填a或b)端进入。 ( http: / / www.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
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 ( http: / / www. )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
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 http: / / www. )猜想一: ;
猜想二: ; ( http: / / www. )猜想三: 。
9、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10、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已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现 象
方案Ⅰ :
方案Ⅱ: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
A.金属镁 B.食盐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 液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滴 数 12 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 。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11、右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
(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 。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 。
【小 结】
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 ;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提出假设】猜想Ⅰ:只有氢气;
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 ;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
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现象 结论
①. 装置A质量增加, 装置B质量无变化 猜想 成立
②. 装置A质量 ,装置B质量增加 猜想Ⅱ成立
③. 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 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
(1)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元素;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元素。
(2)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 。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 (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13、化学与环境保护——探究酸雨的腐蚀性
我国道教发源地山东威海圣经山摩崖石刻,为国内罕见的大型道教石刻,可称为瑰宝。圣经山摩崖石刻的材质是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现在字迹已模糊不清。摩崖石刻被腐蚀,是否是酸雨所致?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成因:即使大气没有受到污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常的雨水或河水也呈微弱酸性(pH在5.6~7之间),原因是 。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强,是因为雨水吸收了被污染的大气中的 等有害气体。大气中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 。
(2)定量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及定性实验表明:(1)醋酸和酸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酸性程度差不多,pH在5.6~3之间;(2)酸雨(醋酸)确实能加重大理石腐蚀的程度。(3)定性实验显示:将大理石放入pH=3的醋酸溶液中,短时间内几乎看不出有气泡产生。
现提供下列仪器和试剂:
仪器:烧杯、托盘天平、镊子、量筒、胶头滴管。
药品:pH=6.5的普通雨水、pH=3醋酸溶液、大理石薄片。
请你设计一个“定量实验方案”,证明摩崖石刻被腐蚀,主要与酸雨有关,与普通雨水无关。
实验内容及步骤 应得到的实验结果
(3)下列与保护摩崖石刻有关的说法中,你同意的是( )
A.了解哪种人类活动最容易引起酸雨
B.引起酸雨原因的结论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C.保护摩崖石刻要建立在有关损坏原因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上
D.要从根本上预防酸雨的危害,应禁止工厂和汽车排放气体
E.要减少酸雨的危害,应研究和推广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技术
F.要从根本上保护摩崖石刻,主要应研究修复被酸雨损伤的摩崖石刻的方法与技术
14、小立在家洗衣服时,发现一瓶刚过期的漂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还有漂白作用产生了疑问。于是将其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Cl2+2NaOH==NaClO+NaCl+H2O,起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该小组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该漂白液与烧杯中,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 小立猜想有:NaCL
小英猜想有:NaCl、Na2CO3
小洁猜想有:NaCl、Na2CO3、NaOH
【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用足量的稀盐酸就可以验证 的猜想成立。
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步骤①;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 ,静置,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 目的:
步骤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观察 结论: 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猜想成立。
最后,他们综合小组同学的设计,经实验得出了结论。
15、某兴趣小组发现一袋腌制松花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
【猜想与假设】他们都认为滤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有NaCl和NaOH。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对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
小亮猜想:还可能有Na2CO3
小强猜想:还可能有Ca(OH)2和Na2CO3
你认为谁的猜想是错误的 ,理由是 。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还可能有 。
【活动与探究】小亮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稀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没有Na2CO3。
请你选择CO2以外的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相应结论
【反思】小强认为小亮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
答案:
强化训练
1、C 2、D 3、D
4、(1)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稀H2SO4等酸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CO3 不能。 (3)有白色沉淀产生 无色酚酞不变红色
【反思】CO2+2NaOH=Na2CO3+H2O
5、(探究一)苹果汁 0.02%(或20mg/100mL)
(探究一)【设计方案】将新鲜黄瓜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4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结论】(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的汁液所用的滴数不同。(与方案对应合理即可)
【实验反思】C
6、(1)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二氧化氮
(3)①检验原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②甲中药品由红变黑 乙中石灰水第一次不变浑浊,第二次变浑浊
③在d处将尾气点燃(或在d处用气球收集尾气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7、
在试管内加入新鲜的雪碧并加热,用导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大试管中加入新鲜雪碧并振荡,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雪碧上方 燃着的木条熄灭
8、(1)①CO2;②H2[或O2 ] ( http: / / www. )(2)如①是CO2[或H2;或O2]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及 结 论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将试管口堵一会儿,点燃此气体;或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 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或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则证明是氢气;或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②中如果是氢气 填 a (如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填 b ) ( http: / / www. )
(4)猜想一: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猜想二: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 ( http: / / www. )
猜想三:碱与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猜想四:氧化物(如CaO)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五:可溶于水的固体物质
9、(1)氯化钙或氯化钡(2)过滤(3)蒸发结晶(4)盐酸
解析 :(1)从图示可知固体物质C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具有氯化钠溶液,沉淀B一定具有碳酸盐沉淀,故可加氯化钙或氯化钡,不能加硝酸钡或硝酸钙;(4)氯化钙或氯化钡过量,则得到的氯化钠混有杂质,因此可加入稀盐酸除去碳酸钠。
10、、(2) ①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②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比色卡比较;pH试纸变红色或pH小于7。③ 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把维生素C的溶液逐滴滴入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红色消失。
(3)A、C
(4)①新鲜的西红柿 ② 有坏血酸的病人要多吃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和水果;要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1、NaHCO3 遇水产生二氧化碳,与某些酸反应产生CO2;
Ca(OH)2+CO2=CaCO3↓+H2O; Na2CO3 ; 加水或加热 ,
2NaHCO3 △ Na2CO3+CO2↑+H2O。
12、猜想: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写化学式也可,下同),
表格:猜想Ⅰ 无变化 增加
分析:(1)水 氢 二氧化碳 碳
(2)吸水(若“干燥”不得分)
反思:甲烷(乙醇、甲醇等)
13、雨水从空气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碳酸呈弱酸性(或:写方程式也可)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或: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或:写化学式也可)
化石燃料的燃烧(或:汽车、工厂所排放的废气) (不给分:火山爆发)
(2)(实验内容及步骤4分,实验结果2分,共6分)
实验内容及步骤 应得到的实验结果
1.称取适量(如10g)大理石薄片,放入小烧杯中。2.量取适量(如50mL pH=6.5)普通雨水,倒入步骤1小烧杯。3.过较长时间(如一周),取出大理石片,干燥,称量剩余大理石薄片的质量。 大理石薄片的质量不变(如仍等于10g)。
1.称取适量(如10g)大理石薄片,放入小烧杯中。2.量取适量(如50mL pH=3)醋酸溶液,倒入步骤1小烧杯。3.过较长时间(如一周),取出大理石片,干燥,称量剩余大理石薄片的质量。 剩余大理石薄片的质量减少(如小于10g)。
(3)(共2分。每个0.5分。多选、错选不给分)xkb1.com
A、B、C、E
14、放入有色布条 布条没有明显变化(或不退色)
【设计方案】小立
足量的CaCl2溶液 除去Na2CO3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试液变红(或试液无明显变化) 小洁(或小英)
(其它合理方法均可)
15、【猜想与假设】Na2CO3+Ca(OH)2=CaCO3↓+2NaOH 小强
Na2CO3和Ca(OH)2不能共存 Ca(OH)2xkb1.com
【活动与探究】取少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滤液中有Ca(OH)2;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滤液中没有Ca(O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反思】滴加盐酸量很少,在氢氧化钠未反应完之前,不会产生气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