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碱)知识回顾一、生活中的酸、碱1、如何识别酸和碱 ( http: / / www.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的化合物叫酸,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色,无色的酚酞_____色。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的化合物叫碱,识别时,可以用酸碱指示剂(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色,无色的酚酞变_____色),也可以用石蕊试纸(蓝色的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变成 色,红色的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变成 色)。2、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用pH的数值来表示_________。pH>7,溶液呈_____性,PH<7,溶液呈____性,pH=7,溶液呈_____性,pH值越小,_____性越_____,pH值越大,______性越______。 ( http: / / www. )(2)pH的测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 http: / / www. )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_________或接近_________的土壤里生长。测定雨水的pH值,可以了解空气的______情况(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测定人体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________状况。二、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 ( http: / / www. )在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pH_______。当滴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时,溶液呈______性。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____性。当滴入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呈____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由此我们可知中和反应就是________。实质就是酸溶液中的______和碱溶液中的______相互中和生成了______。2、中和反应的应用 ( http: / / www. )中和反应应用在医药卫生方面,当人体中胃酸过多时,通常服用______性药物,一种胃药叫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写出人体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应用在农业改良土壤方面,改良酸性土壤通常用熟石灰,是因为熟石灰是______性物质。工业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通常用________进行中和处理。三、酸、碱的性质 ( http: / / www. )1、酸的性质(1)纯净的浓盐酸是_____色_____气味的____体,在空气中易_______,在瓶口处呈现_______。有_____味和_____性。纯净的浓硫酸是_____色________的液体。 在空气中不_______,有______性、_____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______,有很强的 _____性。 ( http: / / www. )(2)写出盐酸和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与金属铁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http: / / www. )②与金属氧化物Fe2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碱Cu(O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 )④与盐CaC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的性质 ( http: / / www. )(1)NaOH是_____色_____体,易_____水且放出大量的_____,有很强的_____性,吸收空气中的_____和_____。俗名叫_____。Ca(OH)2 是_____色_____体,微_____水,有较强的_____性。俗名叫_____,_____。(2)写出NaOH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 )①与C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盐Cu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http: / / www. ) 与盐CuSO4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③与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 )强化训练1.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A.NaOH溶液、酚酞溶液 B.CuSO4溶液、NaOH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D.酚酞溶液、“雪碧”饮料2.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浓盐酸 B.浓硫酸 C.饱和食盐水 D.浓氢氧化钠溶液3.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5.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碳酸钙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6.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A.生石灰 B.醋酸 C.水杨酸 D.食盐7.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最接近中性的是A.苹果汁:2.9~3.3 B.葡萄汁:3.5~4.5C.鸡蛋清:7.0~7.9 D.肥皂水:9.8~10.28.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的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10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雨水酸性最强的时刻是:测定时间 16:00 16:10 16:20 16:30pH 4.95 4.93 4.86 4.84A.16:00 B.16:10 C.16:20 D.16:309.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D.清洗铁丝表面的锈迹10.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1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http: / / www.21cnjy.com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B.有强烈的腐蚀性C.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D.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13.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A.NaOH NaC1 CuSO4 HC1B.KNO3 Na2SO4 NaOH KC1C.KC1 Ba(NO3)2 HC1 CaC12D.Na2CO3 Ba(OH)2 KNO3 Na2SO414.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http: / / www.21cnjy.com )A.NaOH,CuSO4,Na2CO3 B.KOH,HNO3,K2CO3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15.关于酸和碱的描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B.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C.酸就是有酸味的物质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1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 H2 HCl气体 先通过足量Na2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KNO3溶液 AgNO3溶液 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再过滤C KCl固体 KClO3固体 加入少量MnO2加热D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先加过量Fe粉,再过滤17.下列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Na+、OH- B. CO32-、K+、Cl-、Ca2+C. H+、Ba2+、Cl-、SO42- D.K+、OH-、SO42-、Cu2+1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1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O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NaOH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C NaCl Na2CO3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过滤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 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 C.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用分液漏斗将双氧水加入锥形瓶中,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D.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前后,插入温度计观察温度变化2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2.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又消失 B. 在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D.氢氧化铝属于氧化物23.为了检验久置的生石灰固体成分,现进行以下实验。( http: / / www.21cnjy.com )①步骤一:为了检验试剂瓶中氧化钙是否存在,依据氧化钙在水中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温度计测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测定温度 次。初步结论:该样品中氧化钙存在。②对步骤一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该操作的名称是 。③步骤二:测得溶液pH>7,能否证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简述理由: 。④步骤三:蒸发皿中加入试剂A是 ,蒸发皿中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石灰变质成该物质的过程 。24.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http: / / www.21cnjy.com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 中,理由是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 http: / / www.21cnjy.com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 色。25.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醋酸晶体试管内 ,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两试管中均产生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 (填元素符号)。E试管中产生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Ⅰ. 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 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 (填化学式)。26.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回答: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简单表示为如图2).请回答:图2中a点表示的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是 恰好 ;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答案:(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知识回顾一、1、2、略3、6-7;中性;污染(二氧化硫);健康。强化训练1、A2、D 3、B 4、B 5、C 6、A 7、C 8、D 9、A 10、C 11、B 12、D 13、B14.B 15、A 16、D 17、A 18、C 19、A 20、D 21、D A 22、D 23.(1)放热 ,2 (2)过滤 (3)不能,因为样品中氧化钙存在,它溶于水中生成氢氧化钙(4)HCl ,CaCO3或碳酸钙 ,CaO+ 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24.(1)等于 (2)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随着滴入溶液的增加,溶液的pH增大(3)NaCl HCl 红25.(1)无明显现象 (2)浓 (3)溶质质量分数 (4)气泡 (8)Ba CO3(5)H或H+(6)白色沉淀(7)2HCl+ Na2CO3 (8) Ba CO326.(1)①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完全反应(或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等;(2)①AC,②恰好中和,Na+、H+;稀盐酸的密度;(3)CO2+2NaOH=Na2CO3+H2O;加适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过滤镁带醋酸溶液醋酸晶体浓硫酸稀硫酸玻璃棒C D稀硫酸Na2CO3溶液稀盐酸E F稀硫酸BaCl2溶液稀盐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