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八章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前景【教材版本】应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应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习题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外贸发展的最新情况。2.了解中国外贸的成就。3.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4.了解“一带一路”的提出与实施。5. 了解中国自由贸易区相关知识。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身边事件来认识国际经贸现象的能力。情感目标:提高分析能力,培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外贸发展的最新情况,中国外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教学难点:中国外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教学途径】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相关经济知识的讲解,缩短国际资本移动与跨国公司同学生的距离。2.多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言,鼓励他们观察生活,帮助学生克服对国际贸易学习抽象性的恐惧感。4.通过习题的讲解,全面巩固本章内容,并对本章内容进行梳理。【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法。【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一定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的局面。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中国外贸发展的最新动态。第二环节 新授课一、中国对外贸易最新发展情况[视频播放]中国财经新闻中的中国外贸最新动态[讲解](1)行政性直接干预大大弱化,外贸宏观管理逐步走上以经济、法律调控为主的轨道。(2)外贸经营主题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3)外贸经营的领域和渠道进一步拓展,总体效益的竞争能力大大提高。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外贸发展更趋多元化,国际市场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一带一路”倡议拉近了我国中西部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距离,给传统产业注人新的活力。外贸多元化带来的是中国与贸易伙伴的互利共赢,中国出口增长的同时也拉动了进口规模。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市场。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外贸回稳好于预期,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业态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新发展格局有力有效,为推动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外贸发展的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演示]教师演示幻灯片,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二、中国对外贸易的成就[讲解]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史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总量增加了近70倍。(二)外资对贸易贡献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吸收的海外直接投资绝大部分来着港、澳、台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大陆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各项利用外资政策日益明朗,加之中国经济所显示出来的惊人的活力和良好的前景,越来越多的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将资金投向中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我国利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每年资金增速在20%以上。(三)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快,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已经全面融入世界市场。(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变化我国已经从初级产品出口型贸易模式过渡到工业制成品贸易导向型贸易模式,而工业制成品本身也正在不断向产业链的自主研发环节延伸。[演示]教师演示幻灯片,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讲解]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转型升级较慢,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三)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不足,外贸企业后劲乏力(四)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五)外汇储备过高[演示]教师演示幻灯片,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一带一路”的提出与实施[视频]组织学生观看一带一路介绍的视频。[讲解]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的提出“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二)“一带一路”的意义“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的重要举措。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负着以下三大使命:1.探索经济增长之道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3.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演示]教师演示幻灯片,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五、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视频]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自贸区介绍的视频。[讲解]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中国国境之内、中国关境之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原则上是指在没有海关“干预”的情况下允许货物进口、制造、再出口。(一)中国自贸区的作用1.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进一步扩大地区和国家的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从而提高其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能级,并且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2.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作为国际投资中心的地位,利用区内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3.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作为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二)中国自贸区的各有特色中国一直鼓励各自贸试验区结合本地优势和特色,努力开展差别化探索,因地制宜,走出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差异化探索的领域,各个自贸试验区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等共性领域,不同自贸试验区“各显其能”会带来良性互动,加快创新步伐。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各自贸试验区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形成合力,打造自贸试验区网络,充分释放其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演示]教师演示幻灯片,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第五环节 习题点评利用配套习题,对配套习题中的题目进行点评。通过习题的讲解,全面巩固本章内容,并对本章内容进行梳理。【布置作业】使用配套习题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习题集》(第五版),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题。【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