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2015年3月1.高考考点(见课堂复习学案)2.考情回顾年份考点 2010年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全面小康经济目标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3.考情分析1、注重对主干知识点的考察,如“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5年来考察了4次;“市场配置资源”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别考察了2次。题目选材关注现实问题,把握重大热点,突出生活主题,贴近学生实际,体现地方特色。2、未考考点:市场调节的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3、备考启示:2015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理解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一路一带”战略布局。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把握高考复习的重大热点和现实问题。一、【明确考情】线索指导:本专题的复习要围绕一条主线、重点把握两对关系和三大措施。一条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对关系——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三大措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二、【构建体系】核心考点一: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是什么(1)总体小康:成就与问题(2)全面小康:新要求(3)主题与主线:2.为什么(1)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3.怎么做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点突破】——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立足点,二是“两个更多依靠”,三是走“新四化”道路,四是继续实施区域总体战略。【澄清误区】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平衡的发展过程。(2)要实现科学发展就不能再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经济发展。(4)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建设。(提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条途径。)(一)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机遇 例1:(2015届临沂一模﹒改编)【新常态·新应对】为使中国经济“换挡”而不失速,必须积极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趋势图(%)(注:国际工业化经验表明,经济结构迈过二、三产业交叉点后,将迎来服务业蓬勃发展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2014年1-6月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为12.3%。三、【学以致用】材料二:201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50.5万亿元,增长15.8%,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结合材料,从“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角度,分析新常态下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有哪些?(8分)(一)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机遇参考答案:①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分)②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2分)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2分)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一)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机遇参考答案: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②发挥财政在促进民生、社会保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方面的作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节能降耗。③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公平。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⑤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机遇变式训练:综合材料二,用收入分配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核心考点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是什么(1)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和载体(2)“走出去”:含义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影响和实质3.怎么做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难点突破】——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出口竞争新优势;引资、引技、引智)③“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④增强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澄清误区】2.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只会带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更不平衡。(2)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出路是“引进来”。(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根本基点。(二)“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例2:(2015届临沂一模﹒改编)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方面有很强需求。我国产能充足、外汇储备较多,在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可带动产品和设备出口,实现互利双赢,并促进我国中西部和沿边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二)“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材料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热点话题。掘金“一带一路”, 受惠企业越来越多。一是前些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主体,有着丰富的国际投资、合作经验,不少国有大型企业或旗下企业也成为A股的“一带一路”重要概念股、龙头股;二是当下还没成为“一带一路”重点行业,但想借道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更多开展国际业务的传统行业和企业;三是部分新兴产业及其龙头企业,在这次两会上提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颖计划。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一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的理解。(二)“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参考答案: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②入世后,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③已逐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④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⑤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二)“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参考答案: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瞄准沿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需求;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诚信经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⑤通过企业兼并和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自身实力;⑥贯彻科学发展观,利用国家政策,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二)“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变式训练1:结合材料分析,企业面对“一带一路”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根据市场价格、供求导向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投入制定正确经营战略、创新、科技、管理竞争优势、诚信质量、兼并与联合自主创新能力、转方式、调结构企业经营“引”与“走”结合、国际知名品牌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组织结构利用财政、税收政策赢得发展机遇遵循市场规则、社会信用体系成功因素组织形式科学发展市场秩序宏观调控价值规律对外战略劳资关系例2:(2015届临沂一模﹒改编)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方面有很强需求。我国产能充足、外汇储备较多,在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可带动产品和设备出口,实现互利双赢,并促进我国中西部和沿边地区加快对外开放。变式训练2:结合材料一,请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参考答案:①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②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互补性强,可以实现实现互利双赢。③整体统帅着部分,居于统治地位,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坚持从整体着眼,符合沿线各国利益。(系统优化原理也可以)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做出的创新性发展新思路。注意:一个完整的答案要点=哲理+材料市编资料P46-47页7、8、9、18、19四、【当堂检测】答案:7 C 8D 9A 18C 19B五、【课堂小结】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一、【明确考情】(一)高考考点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的要求(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合作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二)考情回顾年份考点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 √全面小康经济目标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三)考情分析1、注重对主干知识点的考察,如“宏观调控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知识点5年来考察了4次;“市场配置资源”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别考察了2次。题目选材关注现实问题,把握重大热点,突出生活主题,贴近学生实际,体现地方特色。2、未考考点:市场调节的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3、备考启示:2015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理解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把握高考复习的重大热点和现实问题。要注意第二层次的重大热点和现实问题。往往对第一层次的重大热点和现实问题全省各地模拟考试都考过,高考命题不得不回避,转向下一层次的次重大热点和现实问题。二、【构建体系】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2、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三、【澄清误区】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平衡的发展过程。(2)要实现科学发展就不能再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经济发展。(4)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建设。(提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条途径。)2.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只会带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更不平衡。(2)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出路是“引进来”。(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根本基点。四、【学以致用】(一)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机遇例1:(2015届临沂一模﹒改编)【新常态·新应对】为使中国经济“换挡”而不失速,必须积极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趋势图(%)( http: / / www.21cnjy.com )注:国际工业化经验表明,经济结构迈过二、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业交叉点后,将迎来服务业蓬勃发展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2014年1-6月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为12.3%。材料二 2014年我国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50.5万亿元,增长15.8%,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结合材料,从“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角度,分析新常态下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有哪些。变式训练:结合材料二,用收入分配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二)“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例2:(2015届临沂一模﹒改编)推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方面有很强需求。我国产能充足、外汇储备较多,在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可带动产品和设备出口,实现互利双赢,并促进我国中西部和沿边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材料二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路”建设成为热点话题。掘金“一带一路”, 受惠企业越来越多。一是前些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主体,有着丰富的国际投资、合作经验,不少国有大型企业或旗下企业也成为A股的“一带一路”重要概念股、龙头股;二是当下还没成为“一带一路”重点行业,但想借道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更多开展国际业务的传统行业和企业;三是部分新兴产业及其龙头企业,在这次两会上提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颖计划。结合材料,谈一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的理解。变式训练1:结合材料分析,企业面对“一带一路”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变式训练2:结合材料一,请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科学性。五、【当堂检测】(市编资料P46-47页7、8、9、18、19)六、【课堂小结】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例1:①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分)②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2分)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2分)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变式训练: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②发挥财政在促进民生、社会保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方面的作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节能降耗。③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公平。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⑤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例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入世后,对外开放进入新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已逐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变式训练1:①制定正确的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营战略,瞄准沿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需求;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诚信经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⑤通过企业兼并和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自身实力;⑥贯彻科学发展观,利用国家政策,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变式训练2:①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②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互补性强,可以实现实现互利双赢。③整体统帅着部分,居于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地位,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坚持从整体着眼,符合沿线各国利益。(系统优化原理也可以)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做出的创新性发展新思路。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前流水小学案(限时5分钟)1、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科学发展观内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四 定稿.ppt 课堂导学案学生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