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挑战第一次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挑战第一次》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聚焦于尝试做事,侧重引导学生体验挑战,并学习相对理性地选择与面对挑战,做一个敢于挑战的人。本课有三个主题:“我的第一次”、“我还想试......”、“我们一起来挑战”。每个主题的教学侧重点不同,“我的第一次”意在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第一次”体验的回顾,发现“挑战自我”对成长的意义,有勇气尝试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我还想试……”,旨在引导学生对挑战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辨析,从而懂得不可以盲目尝试所有事,有些事要注意尝试的条件;“我们一起来挑战”旨在通过情境体验,引导学生辨析、讨论不同类型的尝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同伴的帮助下克服障碍,完成挑战;绘本《小马过河》,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挑战对成长的意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1.充满好奇心,缺乏判断力二年级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心,喜欢新鲜事物。但多数学生由于家庭的保护和个人性格特点。生活中遇到新鲜事他们很难正确选择,有的缺乏勇气,不敢挑战;有的鲁莽行事,缺乏思考;有的习惯于家人帮助解决,继而习惯性获得,缺乏行动力。2.年纪尚低,缺乏生活反思意识低段学生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感,本课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第一次”以及同学之间交流尝试的内容和不敢尝试的原因,帮助部分学生克服面对尝试与挑战时的胆怯心理,还帮助部分学生避免过于鲁莽的行为,纠正他们对鲁莽行为的错误认识,从生活中获得挑战的条件和方法,为未来生活挑战奠基。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第一次”的体验活动,懂得经历挑战才能获得成长。2.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区分哪些事情要大胆试,哪些事情不能试,哪些事情别人帮着才能试,产生积极的挑战意愿,懂得接受挑战的一些知识和方法。教学重点:回顾并分享生活中的“第一次”,感受挑战带来的体验,拥有敢于挑战的勇气。教学难点:学会辨析适宜的挑战及其方式方法,初步拥有敢于尝试的习惯。教学准备课件、挑战记录板贴、水杯、乒乓球、水、便利贴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挑战初体验1.游戏展示,激发兴趣导语: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乒乓球水上漂”游戏(师展示),谁愿意来挑战?2.上台挑战,说说感受提问:玩了这个游戏,说说你的感受。预设1:我很紧张,害怕没挑战成功,但是我还是想尝试,成功了我很高兴。预设2:我很喜欢挑战,这次没挑战成功是因为我还没掌握方法,我准备回去在练习。3.总结归纳,出示课题小结:两位同学第一次挑战这个游戏,他们敢于尝试,非常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挑战第一次》。板贴:《挑战第一次》【设计意图:游戏导入人,激发学生兴趣,贴近本课主题,学生敢于尝试是挑战的第一步,自然导入课题《挑战第一次》。同时,让学生初步体验挑战第一次时获得的成功,也让学生对挑战有初步认知,既可能挑战成功也可能遇到困难。】(二)回顾生活,重温“第一次”1.图片展示,畅聊感受(展示课文图片:女孩炒菜)提问1:女孩在挑战什么?结果怎么样?提问2:如果你在她身边,你会对她说什么?预设1:女孩第一次尝试没关系,多试几次就好。预设2:女孩已经很不错了,听奶奶的建议下次一定会更好的。(展示课文图片:男孩学滑轮)提问1:男孩第一次滑轮滑,但是心里有一点紧张,你可以怎么帮他 预设:告诉他不要害怕、慢慢来、不着急......小结:在生活中挑战可能会遇到困难,看来好的心态、坚持下去很重要。2.结合生活,交流体验提问:谁来说一说你们的“第一次”,你可以这样说:我挑战________,当时心里___________,试过之后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以课本烧菜、学轮滑作为挑战第一次的范例展开教学,让学生明白在挑战中遇到困难时正常的,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多尝试,学会找寻方法。同时帮助学生回顾生活,出示收集到的学生照片,唤起学生挑战第一次的已有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讲,在表达中明白挑战需要多尝试、信心和勇气,在“反刍”中让学生理解挑战对成长的意义。】(三)关注生活,说说挑战过渡语:我们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你们有哪些想尝试的事呢?1.合作交流,记录“第一次”预设:洗碗、放鞭炮、下腰......2.汇报分享,交流“第一次”3.讨论反馈,分辨“第一次”提问:你们想挑战的事情真不少,那哪些事要大胆尝试?那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才能尝试呢?组员之间讨论,派组员上台给它们分类。板贴:大胆尝试 不能尝试 有人帮才试洗衣服 放鞭炮 下腰...... ...... ......4.畅所欲言,说说原因提问: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类呢?预设:洗衣服可以大胆尝试是因为平时看到家人做,可以模仿比较简单。放鞭炮不能尝试,可能会发生危险,严重还可能会引起火灾。下腰有人帮可以尝试,托着腰慢慢下去,慢慢来.....板贴:注意安全;慢慢来,不着急;寻求帮助5.诵读儿歌,习得方法总结:生活中,我么想挑战的很多,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慢慢来、学会寻求帮助。老师准备了儿歌一起来读一读吧!【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交流想要尝试的事情,并引导学生对挑战的内容进行分辨,让学生懂得不可以盲目尝试所有的事情。同时,通过询问为什么分类,让学生在分享中明白尝试的条件和方法,方法从学生中来,他们能够获得自然的认知。诵读儿歌,巩固学生对尝试条件和方法的获得。(四)走进生活,迎接挑战过渡语:在分享中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挑战都是可以尝试的,我们要思考。1.写一写:你目前最想挑战什么?2.想一想:你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会怎么解决呢?3.做一做:把便利贴贴在挑战树上,去生活中接受挑战吧!挑战成功,你可以把它撕下来兑换班级美德币哟!【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对挑战内容的分辨,继而让每个学生思考即将想挑战的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这是学生面对未来生活的实践性挑战,也是课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践性运用,实现服务于当下问题解决的道德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