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历史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温故知新:
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上海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焕然一新,开天辟地
3、党的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京汉铁路大罢工(1923年2月7日)
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失败教训: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课程标准: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 居今日之中国……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实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国民党中央宣言
思考:此时的中国老百姓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从本质来看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
北伐战争爆发的原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窥现象:
1926年的中国
齐心促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探究一:国共为什么要合作?
材料一: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材料二: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相继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法战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他痛切的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国共两党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使双方都认识到什么?
必须要找到革命的同盟者,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探究二:国共两党为国共合作的实现,做了哪些努力?
自主阅读课本7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共 产 党 会 议
时 间
内 容
合作 方式
国 民 党 会 议
时 间
内 容
意 义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③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党外合作,
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平均地权
改善农民与工人的生活状况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同心出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国共合作成果之一:创办黄埔军校
材料一:“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 孙中山
材料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孙中山认为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于是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国共合作成果之一:创办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全称 时间 地点
创办人 校长
政治部主任 作用
自主学习课本73页第一段内容,找出黄埔军校建立的基本信息并记忆。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24.5
广州黄埔
孙中山
蒋介石
周恩来
国共合作成果之一:创办黄埔军校
从1924年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了6期学员,共1.5万人。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孙中山在京病逝
1925年3月,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主席:汪精卫)。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北伐军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国共合作成果之二: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成果之二: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时间
革命军队
总司令
北伐对象
北伐目的
重要战役
先锋部队
成果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
蒋介石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自主学习课本73--75页的内容,完成北伐战争的基本信息
材料一:
合作探究一:北伐军兵力10万,北洋军阀兵力75万,北伐军前期为什么能取得节节胜利?
革命军北伐胜利纪念币
是正义的战争,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北伐将士浴血奋战,中共先锋作用
共产国际和苏联大力援助
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
北伐军作战目的明确,战术方针正确
国共合作,各阶级团结一致
材料一: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战场……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南各省……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离心成仇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观看视频,思考蒋介石为什么发动叛变?
国共合作破裂,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大的建立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它代表 利益,
对外 ,
对内 。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投靠帝国主义
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公然叫嚣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汪精卫
1927年8月25日,武汉政府前往南京、称“宁汉合流”。标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之后的国民党根本改变了性质,它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
至此,国共关系完全破裂,国民革命最终宣告失败。
二次北伐及东北易帜
张学良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合作探究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什么还说国民革命失败了?(从革命任务和社会性质两方面考虑)
材料: 1927年蒋介石率先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社会依然保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大革命失败了。 ——摘编自《青年之声》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未完成
未改变
所以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合作探究三: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中国共产党没有军队的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尚且年幼,缺乏斗争经验
思考:国民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大肆捕杀,
你认为中共能从国民革命中吸取什么教训不断壮大,继续前行?
教训:共产党应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国民革命运动
1923
1928
1926
1927
1924
知识体系
A
B
C
D
E
国民党一大
中共三大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战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
让我们期待国共第三次合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