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21张PPT+教案+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21张PPT+教案+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道德修养:了解民主的价值,增强民主意识。
法治观念:法治体现保障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责任意识:自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新知导入
播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频
新知讲解
总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
子议题1、如何理解民主?
子议题2、1840年以来追求民主的先贤,他们的民主思想有什么局限性?
子议题3、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子议题4、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
子议题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子议题6、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子议题1、如何理解民主?
古时之民主
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①来源:
②民主价值要求: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
④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具体国情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郑观应
梁启超
康有为
孙中山
主张设立上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主张国民为国家主人,提倡“民主共和” 。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眼中的民主都属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
子议题2、1840年以来追求民主的先贤,他们的民主思想有什么局限性?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公共价值追求。
现在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探索
子议题3、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子议题4、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
▲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采用无记名方式投票,赞成2958票,反对2票,弃权3票。
思考并回答: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
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新”在哪儿?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子议题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从本质属性上看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四项制度的保障(一根本,三基本)

新型民主
从本质属性上看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最广泛
主体的广泛性——享有权利的人多
权利的广泛性——享有的权利多
最真实
①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②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③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④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最有用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播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频
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两种重要形式
人民民主的真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民主制度
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独具中国特色,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人民当家作主
区分: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子议题6、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课堂总结
本课时重点讲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的两种重要形式。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我国民主探索及发展的历程
民主的足音
新型的民主
如何理解民主价值?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政治成果和伟大的制度创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下列能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是
A.依法选举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B.小王当选为旅游团的主领队
C.某班推选新一届班长候选人
D.小玲向班主任反馈自习情况
(A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第3课第一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设计
课题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
教材分析 第一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从学生“心日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入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民主的朴素认识,把对民主的追求放到历史长河中,促使学生将对民主的认识由生活化理解上升为国家制度层面、价值层面的认知,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历史选择的过程,每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依据具体国情有其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管用性的特点,从而能够保障人民的最大利益,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久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帮助学生认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道德修养:了解民主的价值,增强民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体现保障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责任意识:自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重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
难点 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播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频》视频 学生观看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总议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子议题1、如何理解民主?子议题2、1840年以来追求民主的先贤,他们的民主思想有什么局限性?子议题3、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子议题4、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子议题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子议题6、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子议题1、如何理解民主?古时之民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①来源:②民主价值要求:③民主价值的实现:④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子议题2、1840年以来追求民主的先贤,他们的民主思想有什么局限性?他们眼中的民主都属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子议题3、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①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②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③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1949年....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终于建立,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④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子议题4、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②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子议题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从本质属性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从本质特征上看,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从民主特点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从民主形式上看,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从制度保障上看,四项制度的保障(一根本,三基本)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播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怎样的民主视频两种重要形式,选举民主: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少数服从多数)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子议题6、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分析学生思考 引领学生从政治制度、民主价值等方面了解近代先贤对民主的探索和认识。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宪法关于民主建设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是有制度保障的。
课堂练习 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政治成果和伟大的制度创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下列能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是A.依法选举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B.小王当选为旅游团的主领队C.某班推选新一届班长候选人 D.小玲向班主任反馈自习情况
课堂小结 本课时重点讲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的两种重要形式。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板书
民主的发展历程
民主的足音
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特点
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