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搭船的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2.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3.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记录观察所得。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读题质疑今天我们学习15课《搭船的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搭船”的意思。一只翠鸟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 我们一起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出示阅读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二)自由读课文。(三)检查反馈。1.读词语。船舱船夫船篷沙啦父亲长嘴翠鸟鹦鹉搭船吞下去悄悄地2.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指名读,排火车读)。3.齐读。4.读准字音“啦”。(四)书写指导。1.羽——翠:“羽”字第一笔是横折钩,“翠”字上面第一笔是横折。2.嘴:“口”写得小一些,靠左上,右边的“此”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穿插避让。(五)自主书写、点评。1.学生练习写字。2.投影展评。3.修改,再写一个。(六)整体感知: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小结:同学们,留心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新事物。三、学习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观察的细致(一)出示:第1自然段。1.自由读。2.思考:作者观察到了哪些事物?3.交流:观察到了哪些事物?①看到:下雨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②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二)指导朗读。1.读好“沙啦沙啦”2.为什么用“打”?引导学生从“雨”、“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初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3.指名读,齐读第1自然段。4.小结:作者观察得可真细致,读着课文,我们仿佛也来到了船上,听到了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响声。四、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鸟?让我们近距离地去看看翠鸟的外形吧?(一)出示:第2自然段。(二)自由读。(三)说一说:这只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丽)1.这只鸟美在哪里?,你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彩色)2.请你把表示颜色的词从文中圈出来。3.体会比鹦鹉还美这句话的意思。4.抓住表示颜色的词指导朗读,体会翠鸟的美丽。5.作者为什么能写出翠鸟的美丽呢?(细致观察)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细致观察?6.作者就是这样按照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细致的观察了翠鸟。我请同学再读一下这一段,我希望在你的朗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细致观察。(自己练读,指名读)五、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观察的细致翠鸟美得让人难以忘记,那么翠鸟又是怎样捕鱼的呢?让我们到第4自然段中找寻答案。(一)出示:第4自然段。(二)自由读。(三)说一说:翠鸟捕鱼的情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四)默读,圈出描写动作敏捷的词。1.动作敏捷:冲、飞、衔、站、吞2.动作快: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五)读出“动作敏捷”。1.指名读。2.生评价。3.自由练读,齐读。(六)小结:翠鸟捕鱼的动作都这么快了,作者都看得这么清楚,观察得可真是够细致啊六、联结生活,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作者在旅行中观察到翠鸟的外貌、捕鱼的动作,但是老师有个疑问,他是专门蹲在那里看的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一)出示:第1自然段。(二)交流。(三)小结:在这次平常的旅途中,作者留心观察,看见了一只美丽的翠鸟,欣赏到翠鸟捕鱼的精彩瞬间。平时我们要向作者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写作素材。七、说一说(一)出示鹦鹉图片(二)引导学生结合第二自然段作者观察翠鸟外貌的方法说一说鹦鹉的样子。八、布置观察任务,记录观察所得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记录观察所得。九、板书设计15搭船的鸟翠鸟外形美 动作快细致观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