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3一、选择题1.(2022·山东菏泽·三年级统考期中)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我的家乡,爱那春天里的绿草茵茵,爱那夏天里的烈日炎炎,____________,爱那冬天里的白雪皑皑。A.爱那秋天里的鲜果飘香 B.爱那鲜果飘香的秋天C.爱那秋天里的果实累累 D.爱那果实累累的秋天2.(2022·山东德州·三年级统考期中)下面的手工过程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开始洗碗啦!我先把碗放在溶有洗洁精的水里,接着用洗碗布蘸水清洗碗盘,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把洗好的碗盘放入碗柜里。A.溶→蘸→冲洗→清洗→放 B.放→溶→清洗→冲洗→放C.放→蘸→清洗→冲洗→放 D.溶→蘸→清洗→冲洗→放3.(2022·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把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果然,豆大的雨点打下来了,哗哗的大雨泼下来了。②下午真闷热,天边的乌云堆到头顶。③可是,一会儿便雨过天晴。④一阵狂风,天色阴暗,看来要下雨了。⑤又是一个亮堂堂的天地了。A.②③①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④①③⑤4.(2022·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更好地预测,我们要多关注细节。B.为了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重音。C.写日记时,不需要注意格式,自由发挥就好。D.阅读童话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故事的有趣,还能获得很多启示。5.(2022·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果然,豆大的雨点打下来了,哗哗的大雨泼下来了。②下午真闷热,天边的乌云堆到了头顶。③可是,只一会儿便雨过天晴。④一阵狂风,天色阴暗,看来要下雨。⑤又是一个亮堂堂的天地了。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①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④③⑤6.(2022·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下面句子中,与“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的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A.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飘落下来。C.他手上的那本字典好像是我丢失的那一本。D.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7.(2022·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我能把下面语序混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①于是,他请人在弓上雕刻了各种各样的花纹。②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③古时候,有位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弓。④那些图案看上去非常精美。⑤没想到他用力一拉,弓断了。⑥他很珍爱这张弓,想把它修饰一下。A.⑥②①③④⑤B.③⑥①④②⑤C.③⑥④①②⑤D.⑥②③①④⑤8.(2022·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下面哪个句子与“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句话的修辞手法一样( )A.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B.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C.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D.今天太热了,我感觉自己要融化了。9.(2022·山东菏泽·三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A.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B.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C.蜜蜂在花丛间跳着优美的舞蹈。D.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10.(2021·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我能把下面语序混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①下午,天渐渐变阴了。 ②这时,乌云密布,天就要下大雨了。③上午,天空万里无云。 ④王爷爷刚把玉米收回家,就下起了大雨。⑤王爷爷把玉米晒到晒谷场上。 ⑥王爷爷急忙到晒谷场上去收玉米。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⑤①⑥②④ C.②③①④⑥⑤ D.③①⑤⑥②④11.(2021·山东济宁·三年级统考期中)下面对捏泥人的制作过程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捏泥人第一步是选择黏性强、少沙石的红色黏土;接着把黏土一晒二搅三过滤,制成细腻黏土坯,然后反复摔打,直到黏土有了韧性;再用机器或者手工将泥人捏造成型;然后在阴凉处将制好的泥人阴干;最后用清漆给泥人固色。A.选土——制坯——塑造——阴干——着色B.制坯——选土——塑造——着色——阴干C.选土——制坯——塑造——着色——阴干D.制坯——选土——阴干——塑造——看色12.(2021·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 )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B.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C.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D.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13.(2020·山东滨州·三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A.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B.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C.他们也有自己的妈妈,就像我也有自己的妈妈一样。14.(2020·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我能把下面语序混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①地洞又深又滑,小猴子没办法爬上来,急得大哭。②小猴子很淘气,一会儿爬上,一会儿跳下,玩得十分高兴。③猴子妈妈好容易找到一根长长的藤条,才把小猴子救上来。④一不小心,它掉进了地洞。⑤猴妈妈带着小猴子在森林里玩。A.②⑤①③④ B.②⑤④①③ C.⑤③④②① D.⑤②④①③15.(2020·山东潍坊·三年级统考期中)我能把下面语序混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 )然后,她学着妈妈的样子,拧开水龙头。( )她把每一只碗和盘子的里里外外都洗得干干净净。( )先洗筷子,再洗碗和盘子。( )吃过晚饭,小芳把碗和盘子收拾好,放进厨房的水池里。( )最后,她把碗和盘子里的水控干,放进碗橱里。A.②④③⑤①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③①⑤16.(2020·山东聊城·三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下课了,爸爸陆续来接我。B.在公园里,他看到了鲜花和花香。C.小明和小东都是好孩子,他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D.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红柿和茄子等。17.(2020·山东聊城·三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A.“你病啦?”老师问道。 B.“别跑,站住。”老大爷喊道:“我找你钱。”C.“你怎么了?”小明轻轻俯下头来问身边的小弟弟。 D.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我不禁大声欢呼起来:“太美了!”二、句子训练(2022·山东烟台·三年级校考期中)按要求,做句子。18.难道你不应该跟他说声对不起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19.灰雀不是死了,更是被抓去了别的地方。(修改病句)20. 对啦 陈洁突然说 明天我们去看电影吧 (加标点)21.枝头挂满果实。(把句子写具体,至少扩写两处)22.(2022·山东枣庄·三年级统考期中)按要求写句子。(1)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去掉问号,换个说法)(2)山坡上栽种着一颗颗果树,有梨树、松树和苹果树。(修改病句)(3)小蜘蛛在墙角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缩写句子)(4)鸟儿问女孩:“小姑娘,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改为提示语在中间)23.(2022·山东淄博·三年级统考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秋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仿写比喻句)(2)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照样子,续写句子)清风一吹,那些花朵 。(3)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态度。(修改病句)(4)小燕子这样美丽机灵,我们能不喜欢它吗?(改为陈述句)(2022·山东聊城·三年级统考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24.学校的操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5.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改为陈述句)26.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仿写句子)27.先生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把句子调换顺序,保持句意不变)28.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修改病句)29.(2022·山东德州·三年级统考期中)修改下列病句。(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状的枝干上。(2)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尺子、眼镜和转笔刀。30.(2022·山东济宁·三年级统考期中)按要求写句子,我能行。(1)秋天把丰收的喜讯带给了人们。(改成“被”字句)(2)同学们在做游戏。(把句子写具体、生动)(3)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改为陈述句)(4)花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修改病句)(5)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仿写句子)31.(2022·山东济宁·三年级统考期中)积累运用。(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奶奶买了很多蔬菜,有豆角、白菜、葡萄和茄子。(2)仿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示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太阳公公一来,他们便 。32.(2022·山东威海·三年级校联考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仿写句子)(2) 不要紧 小公鸡说道 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你再试试 来 (给句子加标点)(3)小鸟这样美丽,我们能不喜欢它吗?( 改为陈述句 )(4)我全部把一切讲给大家听。(修改病句)33.(2022·山东淄博·三年级统考期中)按要求写句子。(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农夫来到树林里。(把句子写具体)(3)“快跑啊!快跑啊!”小明大声的喊着。(照样子,写一个句子)(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两个病句。①我的家乡是山东沂源人。②这种浪费粮食是可耻的。(5)泥土紧紧地包裹着种子。(改为“被”字句)(改为“把”字句)34.(2022·山东滨州·三年级统考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紫色给了葡萄, 。(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仿写拟人句)(3)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擦、尺子、眼镜和卷笔刀。(修改病句)(4)妈妈说:“这个商场里好热闹,真是人山人海!”(改写句子,把提示语放在中间)35.(2022·山东菏泽·三年级统考期中)下面是老师从小明作文中找到的几个病句,请你帮他修改正确。(1)听到爸爸说要带我去游乐场,我高兴得张牙舞爪。(2)妈妈穿了一件白色的运动服,一顶黑色的棒球帽。(3)中午,我们吃了土豆炖牛肉、青瓜炒肉片、米饭、果汁等丰盛的饭菜。(2022·山东滨州·三年级统考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36.当提示语在后时,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这里好热闹□真是人山人海□妈妈说□37.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妈妈给我买了好多零食,有巧克力、薯片、酸奶、文具盒等。38.读句子,仿写拟人句。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39.用加点词语写句子。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40.(2022·山东青岛·三年级统考期中)修改病句。(1)经过努力,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2)我要连续努力,争取把字写得更漂亮。41.(2022·山东德州·三年级校考期中)按要求写句子。(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修改病句)(2)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改成陈述句)(3)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加上动词,让句子变成拟人句)溪水(4)“那让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改变“红头说”的位置,意思不变)42.(2022·山东菏泽·三年级统考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修改病句。①小红喜欢喝牛奶和面包。②妈妈去超市买了苹果、梨、西瓜、辣椒等水果。(2)王老师在广播里喊道:“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赶快到操场集合!”(按要求改写句子)①提示语在后面:②提示语在中间:(2022·山东泰安·三年级校考期中)按要求写句子。43.鲜艳的花儿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改为被字句)44.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45.妈妈说:“这个商场里好热闹,真是人山人海!”(把提示语放在句中)4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妈妈今天穿着一件黄色的上衣,一顶紫色的帽子。(2)全校教师和班主任都参加了这次秋游活动。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根据题干中“爱那春天里的……”“爱那夏天里的……”“爱那冬天里的……”的句式特点,可知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句式为“爱那秋天里的……”;“绿草茵茵”、“烈日炎炎”、“白雪皑皑”均为ABCC式的词语,故横线上应填“果实累累”。故选C。2.C【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关键性信息的提取。“我先把碗放在溶有洗洁精的水里”本句中涉及到过程的字词有:放;“接着用洗碗布蘸水清洗碗盘”本句中涉及到过程的字词有:蘸、清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本句中涉及到过程的字词有:冲洗;“最后把洗好的碗盘放入碗柜里”本句中涉及到过程的字词有:放;综上所述答案为:放→蘸→清洗→冲洗→放。选C。3.D【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本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来排序。写出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情景,选写雨前下午的闷热、狂风、天色阴暗,再写下雨的情景,最后写介绍雨过天晴后。故“下午真闷热,天边的乌云堆到了头顶”排第一;“一阵狂风,天色阴暗,看来要下雨”排第二;“果然,豆大的雨点打下来了,哗哗的大雨泼下来了”排第三;“可是,只一会儿便雨过天晴”排第四;“又是一个亮堂堂的天地了”排第五。故选:D。4.C【详解】本题考查写作与阅读的策略。C.有误,写日记时,需要注意日记的格式,按日记的格式去写。故说法有误。故本题选C。5.B【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本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来排序。写出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情景,选写雨前下午的闷热、狂风、天色阴暗,再写下雨的情景,最后写介绍雨过天晴后。故“下午真闷热,天边的乌云堆到了头顶”排第一;“一阵狂风,天色阴暗,看来要下雨”排第二;“果然,豆大的雨点打下来了,哗哗的大雨泼下来了”排第三;“可是,只一会儿便雨过天晴”排第四;“又是一个亮堂堂的天地了”排第五。故选:B。6.C【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A.结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知,句中把“黄河”比作了“民族的摇篮”,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B.结合“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飘落下来”可知,句中把“火红的枫叶”比作“火花”,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结合“他手上的那本字典好像是我丢失的那一本”可知,此句没有采用修辞手法。D.结合“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可知,句中把“春雨”比作了“纺出的线”,故使用比喻的手法。结合“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可知,句中把“池水”比作“一面镜子”,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故选:C。7.B【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排列:先总写“古时候,有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弓”,拿到弓之后,说了他对这张弓的态度“他很珍爱这张弓,想把它修饰一下”,接着写如何修饰的“于是,他请人在弓上雕刻了各种各样的花纹”,接着描述花纹,写了“那些图案看上去非常精美”,然后看到这么精美,就写到将军的反应“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最后结果是“没想到他用力一拉,弓断了。”。故答案为:③⑥①④②⑤,选择B。8.B【详解】考查修辞手法判断。先判断所给句子,再去判断选项。“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将松柏拟人化,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将泡沫比作白雪,可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里”句式的使用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今天太热了,我感觉自己要融化了。可知运用的夸张的修辞。9.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A.此句把“星星”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此句把“彩虹”比作“七彩的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C.此句把“蜜蜂”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D.此句把“菊花”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故选:B。10.B【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可按时间的顺序排列:首先是上午的情况“上午,天气晴朗”,“周大爷把玉米晒到晒谷场上”,再写下午“下午,天渐渐变阴了”,“周大爷急忙到晒谷场上去收玉米”,“傍晚,乌云密布,天就要下大雨了”。最后写收玉米的情况,“周大爷刚把玉米收回家,就下起了大雨”。11.A【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句子内容的能力。作答时要抓住语段的主要内容,逐句分析,再根据选项匹配出正确内容。本题通过细读语段,根据句子“捏泥人第一步是选择黏性强、少沙石的红色黏土”可知这是“选土”;根据“接着把黏土一晒二搅三过滤,制成细腻黏土坯,然后反复摔打,直到黏土有了韧性”可知这是“制坯”;根据“再用机器或者手工将泥人捏造成型”可知这是“塑造”;根据“然后在阴凉处将制好的泥人阴干”可知这是“阴干”;根据“最后用清漆给泥人固色”可知“着色”。综上,可选出A答案。12.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项“吹着口笛”把东风当作人来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把水泥道比作彩色的地毯,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频频点头”把菊花的动作拟人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叮咛”是人特有的动作,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13.B【详解】考查比喻句。B项把秋天的雨比作是一把钥匙。A项“好像”表示猜测,不是比喻词。C项“像”表示相似,不是比喻词。14.D【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首先写猴妈妈带小猴子去森林里玩,接着写小猴子爬上、跳下很淘气,然后掉进地洞里,因为地洞又深又滑小猴子爬不上来,急得大哭,最后猴妈妈找了一根藤条把小猴子救上来了。正确的顺序是:⑤②④①③。15.C【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16.D【详解】A 同音字用错,他座(坐)在坐(座)位上。B搭配不当,在“花香”前加“闻到”。C“他”指代不明,改为“他们”。D正确。17.B【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B“别跑!站住!”老大爷喊道,“我找你钱……”18.你应该跟他说声对不起。 19.灰雀不是死了,而是被抓去别的地方。 20. “ ,” ,“ !” 21.高高的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解析】18.本题考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最后把句子整理通顺。本题把“难道”“不”“吗”去掉,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19.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本题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不是……而是……”。20.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对啦”表示句子间的一般停顿,后面用逗号;“明天我们去看电影吧”这是一个感叹句,“吧”是一个感叹词,后面用感叹号;“对啦”“明天我们去看电影吧”这是人物的语言,应该用双引号;“陈洁突然说”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21.本题考查扩写句子。找到其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对其中的两个或者三个成分加上修饰性词语即可。如:长满树叶的枝头挂满了熟透了的果实。22.(1)你一直想去伯伯家。(2)山坡上栽种着一棵棵果树,有梨树、苹果树。(3)小蜘蛛织网。(4)“小姑娘,”小鸟问女孩,“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详解】(1)本题考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④问号改为句号。去掉“不是”,“问号”改为“句号”,即:你一直想去伯伯家。(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1)错别字,“颗”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不是形容树的量词,一颗颗——一棵棵;(2)搭配不当,松树不属于果树,搭配不恰当。(3)本题考查缩写句子。注意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缩写后要形成完整意思的句子。①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②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③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删掉修饰词“在墙角”“一张又大又漂亮的”,保留主干即可。即:小蜘蛛织网。(4)本题考查提示语。当提示语在中间时,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本题中的“鸟儿问女孩”就是提示语,后面跟着的就是鸟儿所说的话。本题可改为:“小姑娘,”小鸟问女孩,“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23.(1)春天是一曲交响乐,奏出了万物生长的希望之歌。(2)便跳起了轻快的舞蹈(3)我们应该端正学习态度。(4)小燕子这样美丽机灵,我们很喜欢它。【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题干要求仿写比喻句,学生仿写比喻句即可。示例:朋友像夏日里的绿荫,遮挡了我头顶的烈日。(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读例句可知,例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花朵,所以仿写时也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示例:清风一吹,那些花朵便张开双臂,迎接朋友的到来。(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本题“明确”和“学习态度”搭配不当,应该改为“端正学习态度”。(4)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示例:小燕子这样美丽机灵,我们很喜欢它。24. 25.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 26.蝴蝶一来,花儿们便跳起舞来。 27.“你会背了吗?”先生厉声问道。 28.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红柿。【解析】2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用词矛盾,五颜六色是颜色很多,红旗是红色的,因此把“红”去掉,句子改为:学校的操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旗。25.本题考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第三步:问号变句号。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结合句子,“不知道”改为“知道”,问号改为句号,陈述句为: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2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根据例句形式“……一……,他们……”,仿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即可。如:清风一来,他们便跳起了优美的舞蹈。27.本题考查改写句子。结合所给句子,把先生的话放在提示语前面,调换顺序,句意不变,句子变为“‘你会背了吗?’先生厉声问道。”28.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归类不当,“西瓜”是水果,去掉“西瓜和”即可。如: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红柿。29.(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2)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尺子和转笔刀。【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有错别字,句中的“粗状”的“状”是错别字,应改为“壮”。(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搭配不当,“眼镜”不属于“文具”,删除“、眼镜”即可。30.(1)丰收的喜讯被秋天带给了人们。(2)可爱的同学们在操场上快乐地做游戏。(3)你知道狗是会叫的。(4)花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花园里盛开着红花。(5)洁白的云朵像一根根棉花糖。【详解】(1)本题考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找出“主动者”、“被动者”与“怎么样”;被字句句式:被动者+被+主动者+怎么样。“主动者”:秋天,“被动者”:丰收的喜悦,“怎么样”:带给了人们。句子改为:丰收的喜讯被秋天带给了人们。(2)本题考查扩写句子。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什么样的同学们,在怎样地做游戏。如:开心的同学们在认真地做游戏。(3)本题考查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反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将句中的否定词“不知道”改为肯定词“知道”,反问语气词“难道”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句子改为:你知道狗是会叫的。(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前后矛盾,将“红”或者“五颜六色的”删去其一即可。句子改为:花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或者花园里盛开着红花。(5)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写一个比喻句。如: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31.(1) (2)便到操场上去做游戏了【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分类不当,葡萄不属于蔬菜,将“葡萄和”删去。如:奶奶买了很多蔬菜,有豆角、白菜、茄子。(2)本题考查了补充句子。观察所给例句,写出了雨一来,他们就放假了,仿照例句,想想太阳一来,他们便怎样了。补充句子如:太阳公公一来,他们便去上学了。32.(1)春天的雨,奏起了轻快的音乐。(2) “ ,” ,“ 。 , !”(3)小鸟这样美丽,我们都喜欢它。(4)我全部讲给大家听。/我把一切讲给大家听。【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拟人句即可。如:春天的风,挥动着绿色的纱巾。(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要紧”是小公鸡说的话,用双引号,句子未表述完,用逗号,表示停顿;“小公鸡说道”提示语在句子中间,用逗号,“第一次这样就很不错了”后用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表达完整;“你再试试”后用逗号,表示句子的停顿;句子是感叹句,故用感叹号;整个句子都是小公鸡说的,故用双引号。(3)本题考查改写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能不”改为“都”,“吗”去掉,问号改句号。(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指对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条理。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次序颠倒、语意重复、不合逻辑、指代不明等。“全部”和“一切”重复,删除“把一切”或“全部”。33.(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没有用。(2)一个农夫来到了茂密的树林里。(3)“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4)(5)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 泥土把种子紧紧地包裹着。【详解】(1)本题考查反句改为陈述句。将定词“有”改为否定词“没有”,句末去掉疑问助词“呢”,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可改为: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没有用。(2)本题考查扩写句子。加上修饰词即可。如: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本句的结构为:喊叫内容+喊叫人+如何地喊叫。依次仿写即可如:“快来啊!快来啊!”小红拼命地叫起来。(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①词语搭配不当,“家乡”与“人”不能搭配。改为:我的家乡是山东沂源。②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改为: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5)本题考查改为把字句、被字句。“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主动者是“种子”,被动者是“泥土”。如: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 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主动者是“泥土”,被动者是“种子”。如:泥土把种子紧紧地包裹着。34.(1)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带来了秋天的香甜。(2)清澈的溪水一路奔跑,一路歌唱,流向远方。(3)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擦、尺子和卷笔刀。(4)“这个商场里好热闹”妈妈说,“真是人山人海!”【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补充句子能力。阅读例句,其中“黄黄的叶子”比作“一把把小扇子”,扇走夏天的炎热。故仿句为:它把紫色给了葡萄,亮晶晶的葡萄像一颗颗紫水晶,晃呀晃,迎来了秋天的收获。(2)本题考查的是拟人句仿写能力。拟人句: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故写句子为:皎洁的明月拂过银河,在星空下梳着淡妆。朦胧的白雾翻过高山,在峰顶上舞着风姿。凉爽的秋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3)本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阅读例句,其中“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句中的“眼镜”不属于文具,是归类不当。故改句子为: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擦、尺子和卷笔刀。(4)本题考查的是改写句子能力。在人物对话中提示语的位置不同,使用的标点符号也会有区别。提示语在前,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提示语在中间,在提示语的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提示语在后,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本句中把“妈妈说”放到话语的中间,提示语后加逗号。故本句应改成:“这个商场里好热闹”妈妈说,“真是人山人海!”35.(1)听到爸爸说要带我去游乐场,我高兴得手舞足蹈。(2)妈妈穿了一件白色的运动服,戴了一顶黑色的棒球帽。(3)中午,我们吃了土豆炖牛肉、青瓜炒肉片、米饭等丰盛的饭菜。【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用词不当,“张牙舞爪”含有贬义,不适合用于形容人十分高兴,应把“张牙舞爪”改为“手舞足蹈”。(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搭配不当,句中“穿了”与“一顶黑色的棒球帽”搭配不当,应在“一顶黑色的棒球帽”前面加上“戴了”。(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分类不当,“果汁”属于饮品,不属于丰盛的饭菜,应删去。36.“,!”。 37. 38.冬天的雪,一蹦一跳的来到我的手心。 39.我要是拿了三好学生,爸爸就会给我买礼物。【解析】36.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掌握。提示语在后,说的话用引号,引号里的话句末表达强烈感情用感叹号,停顿用逗号,句末用句号。故为:“这里好热闹,真是人山人海!”妈妈说。37.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分类不当,例句中文“具盒”不是零食,故去掉,改为:妈妈给我买了好多零食,有巧克力、薯片、酸奶等。38.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按照例句仿写拟人句即可。如:夏天的星星,在天空中眨眼睛。39.本题考查词语造句。例句句式为“要是……就……”,据此造句即可。如:我要是不写作业,就会被老师惩罚。40.(1)经过努力,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2)我要继续努力,争取把字写得更漂亮。【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成分残缺,加主语“我”,如:经过努力,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用词不当,应把“连续”改为“继续”,如:我要继续努力,争取把字写得更漂亮。41.(1)他经常回忆往事。/他经常回忆过去的事。(2)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3)溪水尽情地奔跑着,在山林间欢快地歌唱。(4)红头说:“那让我先藏,你来找。”【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要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要看语言表达的是否合理,标点符号使用的是否正确。最后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病因:语意重复;“过去的”和“往事”意思重复,故去掉一个即可。故改为:他经常回忆往事。或者是:他经常回忆过去的事。(2)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时,去掉句子中的反问词“难道不”,去掉句尾的疑问助词“吗”,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即可。故改为: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对给出的例句进行分析可知,例句中把东风赋予了人的动作行为“走过荒野”“吹着口笛”,所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那么我们在进行仿写时,也要把“溪水”赋予人的某些动作或行为,去写句子。如:溪水走过丛林山岗,一路地尽情欢唱。 (4)本题考查提示语的位置。首先找到句子中的提示语是“红头说”,置于句首,然后在“说”的后面加上冒号,去掉句号即可。即变为:红头说:“那让我先藏,你来找。”42.(1) 小红喜欢喝牛奶。/小红喜欢喝牛奶吃面包。 妈妈去超市买了苹果、梨、西瓜等水果。(2) “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赶快到操场集合!”王老师在广播里喊道。 “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王老师在广播里喊道,“赶快到操场集合!”【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①搭配不当,“喝”不能和面包搭配。应把“和面包”去掉或把“和”改成“吃”。即:小红喜欢喝牛奶。或:小红喜欢喝牛奶吃面包。②归类不当,“辣椒”不属于水果,应该去掉。即:妈妈去超市买了苹果、梨、西瓜等水果。(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①“王老师在广播里喊道”是句子的提示语,根据提示语在后面的改写句子的要求,只需要将提示语放到句末,句末用句号,把前面的冒号去掉。即:“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赶快到操场集合!”王老师在广播里喊道。②“王老师在广播里喊道”是句子的提示语,根据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所以在句子中,只需要将句子根据逗号分成两部分,中间加入提示语,把冒号去掉。即:“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王老师在广播里喊道,“赶快到操场集合!”43.学校被鲜艳的花儿打扮得绚丽多彩。 44.路边的花草向我招手。45.“这个商场里好热闹,”妈妈说,“真是人山人海!” 46. 【解析】43.本题考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结合所给句子,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依据方法,把“鲜艳的花儿”和“学校”位置互换,把字改为被字,改完后为:学校被鲜艳的花儿打扮得绚丽多彩。44.本题考查仿写拟人句。改写拟人句先找准句子中的谓语也就是动词,把它,改成人的行为或赋予人的情感。示例: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45.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提示语放在句中时,把“妈妈说”放在“这个商场里好热闹”和“真是人山人海!”的中间,冒号改为逗号。46.本题考查修改病句。(1)搭配不当,应该在“一顶紫色的帽子”前加“戴着”。(2)重复啰嗦。“全体教师”和“班主任”重复,去掉“班主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