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2爱在家人间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2爱在家人间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二课时 爱在家人间
【教学分析】
本课由浅入深,由初识家到更深入探讨“爱在家人间”,紧紧围绕亲情、碰撞、沟通,直面“家”最核心的内容——“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从而将“爱”推向深入。本课无论活动的设计还是材料的选择,都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反映学生的真实感受。通过不同观念的碰撞、澄清,不同生活经验的展示、分享来引导学生内在地生长出道德的力量。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创造道德的生活。
通过“运用你的经验”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说明家人之间爱的表达形式虽然各不相同,却不可否认其存在。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与家人之间产生冲突,既有自我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心理之间矛盾的原因,又有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代际差异较大的原因。初中学生需要学习呵护亲情和解决冲突的方法,进而架起代际沟通的桥梁。
【学情分析】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是有缺陷的人。”有心理学家认为:“感情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人际关系的稳定性、深度、亲密程度的主要调节器。”初中学生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现实却恰格相反, 一些父母在爱的旗帜下,不约而同地推行“专制”。于是, 两代人在爱与被爱之间发生了无休止的“战争”。
父母与初中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初中学生的父母常常为孩子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而担心,初中学生也往往为自己不能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而苦恼。初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既亲密又复杂,探讨其发展规律和解决路径对双方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初中学生逐步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培养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初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业与生活的压力,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享受家庭的亲情,又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许多初中学生在与父母沟通中出现矛盾和冲突,表现为对父母自我封闭,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沟通交流时间短,交流的内容多为父母对自已学业成绩的询问和关注,等等。有时,初中学生对父母爱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认同,不理解父母的关爱之情,不能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体谅、理解父母的苦衷。他们家庭责任意识比较淡漠,较少关心父母和家人,对与家人共同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缺乏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协调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理顺亲子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交往,是帮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
道德修养
家庭美德 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劳节俭、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家庭的好成员。
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
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健全人格 学会处理与家庭的关系,能够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责任意识
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教学重点】
1.感受亲情的温暖,理解爱的碰撞。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待,知道如何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
【教学难点】
1.知道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2.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教师要课前了解学情。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师要在课前调查了解学生情况,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精选能够感染学生的例子,特别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贴近学生的例子。
(2)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挖掘本课课程资源的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教师课前做好活动设计。对在课堂上开展的活动,教师要提前布置。
2.学生准备:
(1)鼓励学生在课前咨询父母,全面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
(2)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父母、体谅父母,增强爱父母的情感,继承家庭美德。可以请家长以写信的方式介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故事,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这节课就让我们敞开心扉,一起分享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甜蜜,让我们走进“爱在家人间”,一起感受亲情、感悟亲情。
二、新课讲授
学生自主学习
一. 体味亲情
1. 如何理解家中的亲情?
二. 爱的碰撞
2. 亲子冲突发生的原因(爱的碰撞的原因)以及影响?
三. 沟通传递爱
3. 怎样处理亲子冲突?和父母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一)体味亲情
目标导学一 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第76页内容。
问题研讨:(1) 什么是亲情?
亲情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1)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就是亲情。
(2)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体味亲情之爱,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更深的触动,增强学生爱家、爱亲人的情感。
目标导学二 知道学生阅读教材第77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碰撞中蕴含的蕴含的亲情,理解亲情的表现形式。
小组交流、讨论。
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亲情的表达,即使表达的方式不容易接受,如果是以爱为出发点的,就值得我们珍惜。表达方式可以调整,是亲子双方的调整,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为亲子沟通得顺畅,爱得更好表达付出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亲情碰撞活动,让学生了解爱有不同得表达方式,亲情有不同得表现形式,深入体会亲情得存在。
目标导学三 播放《广东新闻联播》片段“继父曾平,父爱如山”。
思考:当亲人去世或家庭新成员出现时,亲情会消失吗?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身边人的经历回答。
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感悟亲情之间需要付出真情,懂得感恩,只要我们努力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亲情之爱永远在我们身边,呵护我们成长。
(二)爱的碰撞
过渡:亲情之爱让我们感觉到无比温馨和幸福。然而,升人中学后,我们与家人的关系却在发生微妙变化。
目标导学一 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1)观察图片,家长和子女是否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当 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有哪些
(2)你能分析出他们发生冲突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升人初中的我们,一方面希望父母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
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于是,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亲子之间的碰撞多了。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此外,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效地化解冲突,需要父母和子女的共同努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知道亲子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有效化解冲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课堂笔记
2. 亲子冲突发生的原因(爱的碰撞的原因)以及影响?
原因:(1) 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 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3) 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影响(危害):亲子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三)沟通传递爱
过渡: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争吵、矛盾、冲突时,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1页“探究与分享”,情境再现。学生互换角色进行表演。
思考:如何解决亲子之间的冲突?
阅读教材,小组交流、讨论。
提示:(1)尝试接纳父母的做法,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发生的变化,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2)爱需要呵护,呵护爱需要智慧,同时也需要正确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和互换角色,引导学生练习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课堂笔记
3. 怎样处理亲子冲突, 和父母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1) 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2) 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3) 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学会应对冲突的智慧。
(4) 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课堂小结
家是个多么温暧的名字,家人给了我们世界上最真挚、最无私的爱。随着时光的流逝,父母的脸颊上失去了光泽,换来了儿女的长大及独立意识的增强;父母充满爱意的叮咛,在有些儿女的眼里却成了烦人的唠叨,幸福的家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主动和父母沟通,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让爱住在每个人家中!
【板书设计】
体味亲情 理解亲情之爱
爱的碰撞 碰撞的原因及影响
解决亲子冲突
掌握沟通技巧
【教学反思】
本课时以情感体验为主线、以问题分析为手段,让学生从自己的家庭生活感受和经历出发,体味亲情,思考亲子冲突的出现原因和解决办法,最终学会用爱化解生活中的矛盾,用沟通架起爱的桥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