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维护秩序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维护秩序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八上全册详案 2023秋季 最新
课题 3.1 维护秩序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本课为 1 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八上教材的主题是社会生活,在前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之后,本单元介绍的是“遵守社会规则”。 本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分别为“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做守法的公民”。“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规则,从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与规则同行,创建美好生活。 本节课“维护秩序”是“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一框内容,这一框从生活实际出发,领悟“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即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而为下一框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节课由“社会生活有秩序”和“维护秩序靠规则”两目组成。第一目“社会生活有秩序”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感悟社会秩序的存在;其二,社会秩序的意义,包括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和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两个方面。第二目“维护秩序靠规则”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什么是社会规则;其二,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包括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和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两个方面。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儿童向成人转变,实现社会化,就需要了解、学习、掌握、遵守社会规则。遵守又分为两种形式,即基于他律的遵守和基于自律的遵守。学生主要还处于他律阶段,他们的规则意识是朴素、肤浅的,需要从他律向自律转变。本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规则的价值,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崇高的品行。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2)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3)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能力目标: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体认不同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正当需要,有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之心,认同要通过制定和遵守合理规则妥善处理好彼此间的利益关系。
教学重点 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本单元学习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2.【导入新课】 方案1——视频提兴趣,学习更有趣 【新闻链接】“热情”可理解,“越界”莫赞美! 冲入球场被行拘:2023年6月15日晚,一位球迷从看台跳下冲入球场拥抱梅西,并在球场中奔跑后被工作人员带离,导致比赛一度中断。次日,朝阳公安分局通报,该男子已年满十八周岁,已依法对其行政拘留。 ▲ 配套视频:“球迷冲入球场拥抱梅西”:已行拘 观看材料并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球迷的行为?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拘留? 参考答案:年轻人的热情我们都能理解和包容。但他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实施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可以处警告、罚款、拘留并可以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 方案2: 阅读教材P22“运用你的经验”呈现的图文材料,讨论并回答: 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参考答案:①这些图片分别体现了社会管理、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②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陷入无序化状态,混乱不堪。社会将不能正常运转,人民不能安居乐业。 备注:社会管理秩序,即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建立的秩序。生产秩序,生产活动需要各部门、各阶段、各工序尽然有序、分工配合、良好衔接。交通秩序包括车辆行驶和停放秩序、行人走路秩序、占用道路施工作业秩序、摆摊设点秩序等。公共场所秩序,车站、港口、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等都属于公共场所。 在学生分享基础上,师总结: 社会生活中并不只有教材中列举的四类秩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秩序,如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生态文明秩序等。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社会规则的维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维护秩序》。 明确目标,学习有方向 本活动通过一段球迷冲入球场拥抱梅西被刑拘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该球迷的行为,思考为什么对他进行刑拘,从而引出“维护秩序”的课题,为本课的学习作铺垫。 本活动从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感受社会管理、生成、交通、公共场所等领域的秩序,从而帮助学生感悟“社会社会有秩序”以及秩序的意义,开启“生活-秩序”这一逻辑链条,并为“秩序-规则”逻辑展开打下基础。
新课讲授 社会生活有秩序 师出示知识点: 1.什么是社会秩序?P23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探究与分享】校门口的交通乱象 阅读教材P23“探究与分享”呈现的情境材料,思考并回答: 为什么会产生混乱? 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 参考答案:(1)“无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行人等各有其“需要”,又不能很好处理彼此间“需要”的关系。(2)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给师生、过往车辆和行人及周围居民带来很大不便,容易发生事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3)可以从学校管理者、市政管理部门、学生、家长、过路车辆驾驶者以及行人等角度思考。政府部门:明确管理规范;交警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疏导校门口交通;学校:教育好学生,注意安全;学生、家长等:配合管理,遵守交通规则。 师总结: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需要,大家只有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新闻链接】闯灯、逆行、横冲直撞,骑手变“马路杀手”? 外卖电动车事故频发:据报道,南京市半年内一共发生了3242起外卖企业送餐电动车事故,平均每天要发生18起。深圳市10天内发生近1900起涉及外卖送餐的交通违法,其中美团245起、饿了么125起、达达外卖60起...... ▲ 配套视频:外卖骑手不要变“马路杀手” 观看材料,思考并回答: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这些现象对你、对社会来说造成哪些困扰?你觉得应该如何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 答案与解析:这些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违法行为,严重危害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外卖骑手虽然工作辛苦,也应遵守交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平台也应该适当改进规则,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和严格执法,保障交通秩序和行人安全。 师总结归纳知识点: 2.社会秩序的重要性?P23(作用、意义)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新闻链接】我国经济平稳增长 我国经济平稳增长:过去几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得当,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经济社会保持恢复发展。2022年我国GDP增长3%,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 思考并回答:结合本课知识说说,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平稳发展? 参考答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符合实际的防控措施,维护了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同时,在疫情期间,政府通过颁布多项政策,例如出台“六稳”“六保”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市场稳定,维护就业和促进消费,有效地支持了经济发展。 【热点分析】 这真的是“美丽的风景线”? “美丽风景线”,不美了!:美国黑人男子遭“膝盖锁喉”致死,引发抗议狂潮。要求伸张正义的示威游行演变为暴乱,美国政客却呼吁美国要团结起来,不能助长暴力焰气,不能“火上浇油”,要维护社会秩序,与之前插手别国问题的双标嘴脸大相径庭! ▲ 配套视频:美国到底怎么了? 思考并讨论:这些“美丽风景线”美吗?为什么?社会秩序对我们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师出示知识点: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新闻链接】“整治村霸”和“扫黑除恶” “整治村霸”和“扫黑除恶”:黑社会、村霸作为和谐社会的毒瘤,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而且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各地开展整治行动,还一方平安。稳定社会秩序,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向学生展示漫画、图片、文字等资料,介绍全国各地常态化开展“整治村霸”和“扫黑除恶”行动,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百姓安居乐业。 (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学校生活有自己的规矩,我们步入社会,也要了解社会的规矩。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你知道我们要遵守哪些规矩吗? 【探究与分享】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阅读教材P24“探究与分享”中展现的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思考并回答: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 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游戏规则、体育比赛规则、交通规则、考试规则;(2)社会规则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秩序,使人们知所当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所以说社会规则维系了社会秩序。 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师总结: 有良好的秩序,才有良好的环境,而维护良好的秩序,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社会规则正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则,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师出示知识点: 1.什么是社会规则?P25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教师用图文举例“道德、纪律、法律”三大类规则,帮助学生梳理归类。 师出示知识点: 2.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P25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良性运行。 【探究活动】坐高铁不能任性 师用图片、文字资料展示高铁上的乱象:乱象一:霸占座位;乱象二:拦高铁;乱象三:买短乘长;乱象四:音箱外放。 学生思考并回答:结合本课知识说说,上述现象破坏了什么?应该如何管理这些乱象? 参考答案:上述高铁乱象扰乱了高铁乘坐秩序。为加强铁路安全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保护乘客人身和财产安全,应该制定相应的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违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师总结提升:坐高铁看起来是一件生活中小事,但是不能任性,因为社会规则无处不在。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违反规则行为的处罚。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规则就会形同虚设。这其中既包括法律、纪律等强制性措施,也包括道德、风俗等非强制性手段。 【新闻链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施行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经202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配套视频:教育惩戒规则施行 学生观看视频《教育惩戒规则施行》,思考并回答:结合本课知识说说,教育部门为什么要制定施行中小学惩戒规则?这与保护未成年人的精神相违背吗?请与同学讨论下。 参考答案:(1)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2)《规则》第二条明确规定,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这与未成年人的保护并不矛盾,相反,这一规则可以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规范学生行为,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 本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生活情境“校门口的交通乱象”,思考“混乱无序”带来的问题,从反面揭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的道理,理解社会秩序的意义。 为了准时送达,多抢单、多送单,如今外卖小哥成新晋 “马路杀手” 。本栏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这一社会现象,思考“骑手横冲直闯”给社会带来哪些问题并探究其解决办法,从而帮助学生感悟“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的道理。 本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感悟稳定的经济社会大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加深对社会秩序的意义的理解。 本栏目介绍国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整治“村霸”,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本活动引导学生对“社会规则”这一话题进行探究,并初步思考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栏目通过分析高铁乱象,了解高铁乘坐的相关规定,帮助学生感受社会规则如何保障社会秩序实现。 本栏目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教育部门为什么要制定施行中小学惩戒规则,让学生了解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目的,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校生活也有规则,学校规则保障了教育教学秩序的实现,同时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通过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和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两个方面来维护社会秩序。
课堂练习 略。(详见配套课件P18-25)
课后拓展 【拓展空间】旅游景点的规则 课后作业: 选择一个你想去的旅游景点,了解该景点要遵守哪些规则,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本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旅游景点文明旅游需要遵守的规则,帮助学生将对“规则”的学习运用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
社会生活有秩序
社会秩序的意义 维护秩序
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
维护秩序靠规则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情境创设,依托鲜活的学习素材和丰富的课堂活动,设置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还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展示了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总体教案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 社会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社会需要规则,更知道违反规则要受惩罚,但却经常出现“霸占座位、拦高铁”这样的社会新闻,那么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教育的缺失!规则必须要内心认同,然后内化为价值观,才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开启讨论,启发学生自我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