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肥皂泡》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肥皂泡》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资源简介

20 肥皂泡
教学目标
1.认识“廊、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2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重点
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体会由肥皂泡产生的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师:同学们好!大家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一)激趣导入,释题。
1.播放小孩子玩泡泡视频,导语:这个游戏你们玩过吗?是啊,有趣的游戏为美好的童年带来了许多快乐,今天我们将进入第20课肥皂泡第一课时学习。
(二)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师:那么,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呢?泡泡给她的童年带来了怎样的欢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同学们也可以翻开课本默读资料袋,读一读了解作者。
2.师: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现在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从吹泡泡的游戏谈话入手,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为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指导预习,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词。
(2)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3)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意思?
2.师: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认真读文。
3.反馈指导,师:课文读完了,我们来检测下,大家的生字都读准了吗?请和老师一起读读这些词语吧。
(1)师范读,正音。
出示第一行:注意读准后鼻音;
出示第二行:注意读准前鼻音。
(2)师:和老师一起读准多音字。
(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师:刚才通过初读课文,同学们读准了字音和词语,那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3)听全文范读,弄清每个自然段意思,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4)师:你是否和老师想的一样呢?
第1自然段:我最爱玩吹肥皂泡游戏。(交代重点内容:最爱玩的)
第2自然段:下雨时节,母亲在廊子上教我们吹肥皂泡。(交代时间:下雨时节)
第3自然段:吹肥皂泡的过程。(交代:过程)
第4自然段:肥皂泡的样子。(交代样子:很美丽)
第5自然段:由肥皂泡产生的想象。(交代:想象)
4.师小结:
课文从整体看,先总写出冰心老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然后具体分写了四个内容:怎样做肥皂泡;怎样吹肥皂泡,即吹肥皂泡的全过程是怎样的;欣赏肥皂泡的美丽的样子;最后写出由肥皂泡产生的想象。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读懂难懂的句子。
【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一)找出难懂的句子。
1.师导语:由于冰心老奶奶写这篇文章是很久很久以前了,有些词语句子不太好理解,不太好读懂,这样就会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造成困难,我们先来读懂难懂的句子。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在课文找一找,把它们标示出来。
(二)了解读懂难懂句子的方法。
1.(PPT出示例句“五色的浮光……”)师:我们可以怎么才能读懂难懂的句子呢?
①理解难懂的句子 先理解难懂的词语
②回顾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查字词典......
师:在这句话中,哪些词语难懂呢?生预设(PPT标红词语): 五色 浮光 轻清透明
师:我们试着用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吧。(PPT出示词语注解及方法)
五色:五颜六色,很多种颜色的意思。 方法:联系生活经验。(或借助插图)
浮光:光泽。 方法:联系生活经验。(或借助插图)
轻清透明:轻:轻盈;清:清亮透明;轻清透明:轻盈清亮透明的意思。方法:查字词典。
师:解决了难懂的词语,句子的意思也就知道了。
生预设: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五颜六色的光泽在轻盈清亮透明的肥皂泡面上转来转去。(出示句意)
师小结:你们看,读懂难懂的句子,其实也不难。只要先找出句子中难懂的词语,运用方法理解了这些难懂的词语,那么,句子的意思就不难读懂了。
师:相信同学们也标识出下面这些难懂的句子,我们试着运用刚才的方法来读懂它们吧。
预设:
句子一: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句子二: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句子三: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
句子四: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出示句一)师:先来看第一句,回忆我们刚才理解句子的方法:(出示图标)
找出难懂的词语 运用方法理解词语 再说句子意思
(标红词语:玲珑娇软)师:咱们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弄懂它的意思(出示词语意思),我们也就能弄懂句子的意思了。(出示句意)
师:在这句话中,有哪些词语难懂呢?请同学们读句子,想一想。
生预设:(标红词语:脆薄、颤巍巍、光影零乱)
师:咱们用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出示词语意思)
师:现在词语的意思都弄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你能试着说一说吗?(出示填空句子)
学生练习说句子意思。
师:同学们可真棒!请你们读读下面两个句子。先找出句子中难懂的词语,然后通过运用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理解难懂词语,再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师出示难理解词语的意思,(标红预设词语:光丽、轻清脆丽)
(出示词语意思)句子三:光丽:光:光泽;丽:美丽;光丽:是闪烁着光泽而又美丽的意思。
句子四:轻清脆丽:轻:轻盈;清:清亮透明;脆:容易碎;丽:美丽;轻清脆丽:轻盈而清亮透明但又容易破碎的美丽的意思。
师:你们能说说句子的意思吗?
4.小结: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就可以知道,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是相似的,有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查字词典等。
5.总结:这些句子大部分都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吧。(听第四自然段范读)读了这些句子,让我们知道,在冰心老奶奶眼里,这些肥皂泡的样子是多么美丽可爱呀。冰心奶奶小时候是怎么吹出这么美丽、可爱的肥皂泡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对照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归纳反思,回顾本节课上的收获,从而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学会书写的12个生字,师范读。
2.出示难写字“碗、仰”书写要点。
3.观看难写字“剩、碗、透、仰、串”笔顺微视频,学会正确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会认会写课后生字词。
2、完成练习。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2.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肥皂泡》
师:同学们,请和老师一起来进行课文回顾。
总写 小时候最爱玩吹肥皂泡
分写 做肥皂水 吹泡泡 赏泡泡 想象
深入理解,精读文本。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学习这篇《肥皂泡》。请同学们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提取文本信息。
(二)学习第3自然段,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师:知道了这两段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冰心奶奶吹肥皂泡的过程吧。
1、师:首先,冰心奶奶是怎样做肥皂泡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内容,找一找肥皂水的制作过程。
和弄和弄
预设生回答(出示过程:碎肥皂+水 肥皂水)
师:第三自然段不仅写了制作肥皂水的方法,还写了怎样吹肥皂泡,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的内容,找出吹肥皂泡的过程,画出相关动词。
4、师:第3自然段不仅写了做肥皂泡水方法,还写了怎样吹肥皂泡,这两部分的内容,课文是用一个什么词,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出示预设标红词语:然后)
5、预设生回答(出示标红动词:蘸、吹、提、扇)
小结:冰心老奶奶用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对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她吹肥皂泡的投入和专注。冰心老奶奶还用了连接的词语,使这个描述通顺连贯。
6、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师:同学们,作者在描写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的,请你也用“先,然后,接着”这样的连接词语,介绍吹肥皂泡的过程吧。
学生自己借助出示的词语说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了解“肥皂水的制作方法”入手,推进到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动作过程,抓住吹肥皂泡的相关动作,并加上连接词,让学生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
读第4自然段句子,回顾肥皂泡的美丽样子,体会欣赏泡泡时的心情。
【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1、师:冰心奶奶吹出的肥皂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欣赏吧。
2、还记得上节课这些难懂的句子吗,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写出了肥皂泡的颜色美,你能说出在这句话中,哪些地方写出了颜色美?
预设:(标红记号词语“五色、轻清透明”)学生通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难懂句子并感悟朗读句子。
3、师:冰心奶奶不仅写出了肥皂泡的颜色美,还写出了动态美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部分内容,说一说肥皂泡扇得好时是什么形状,扇得太急时又是什么形状呢?
预设: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部分内容,读出肥皂泡的形态变化之美。
师:看着这脆薄的球,颤巍巍的,光影零乱的,大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吧。你能找出描写孩子们欣赏泡泡时的语句嘛。
预设:(出示划线语句“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了对肥皂泡形状的具体描写,感受到冰心奶奶对吹出的肥皂泡的喜爱,让学生通过朗读,品悟吹肥皂泡的快乐心情。】
学习第5自然段,体会想象,并说说自己的想象。
导语:冰心老奶奶吹肥皂泡的时候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轻柔,
对肥皂泡是那么的喜爱。冰心奶奶希望肥皂泡飞到哪去呢?
2、师:接着,让我们走进由肥皂泡产生的想象部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冰心奶奶希望肥皂泡飞到哪里去?
预设:(圈出词语“明月、天河、夕阳、大海、山巅、婴儿的头发”)
3、师:读了这些句子,咱们进行了体会想象,你觉得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4、师:让我们试着模仿着说一说,这些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师根据范例指导,学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读到课文的最后,为什么说“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冰心奶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预设:(出示句子)
【设计意图:体会文中丰富想象,拓展学生思路,通过学生交流感受,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总结全文,结构梳理
1、梳理结构。
2、点名主旨。
四、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
3、玩吹肥皂泡游戏,把自己所看、所想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通过对比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理解难懂句子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因此一些方法是可以迁移运用的,在本文的学习中,理解难懂句子时,联系之前已学会的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进行理解。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比如,有的句子关系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到句子的含义,于是,在品悟读中,加深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及情感。
2.自由表达、发挥想象,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为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思维。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试着自己说一说,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时机。让学生按下暂停键说完后,教师根据预设进行指导,让学生对照老师的引导,检查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3.体验感悟,抒发情感。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惜,从而深切感受和珍惜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因此在教学组,除了体会作者细腻的语言文字,更要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不足之处: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句子的训练,拓展还不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理解句子的方法,教师的指导痕迹较重。
教学建议:
为了帮助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句子,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不同句子,对照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千人千面,每个学生对每一个难懂句子的理解,所运用的方法都不一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