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教学设计
课题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摄氏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知道六种物态变化; 3.知道晶体熔化的规律; 4.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 5.知道沸腾的规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6.知道人工降雨; 7.会判断生活中现象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或者放热。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习题,巩固知识;学会用对比法、模型等多种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提高用物理思维去看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多实例,提高综合能力,并明白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溶于社会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1、本章重点知识点; 2、知识框架的建立。 教学难点:知识框架的建立。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 课堂小结 知识点复习 学生完成填空,老师订正并板书知识框架,对于出现学生知识点漏缺的现象,注意举例和习题练习引导学生加强记忆和应用。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_________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观察_________与_________; 测量时,要是玻璃泡完全浸在液体的_________,且不能碰到_________和_________; 读数时,要等到_________才能读数,且要待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液面_________。 体温计 (1)缩口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化和凝固。 熔化: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凝固: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固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者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化和液化 汽化: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液化: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沸腾前,气泡_________,沸腾时,气泡_________。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升华和凝华 升华: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凝华: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二、课堂练习 1.北京7月份白天的平均气温最接近( C )。 A.10°C B.22°C C.32°C D.41°C 2.下列使用实验室温度计的过程中,错误的是( C ) A.使用前要看量程和分度值 B.使用时要将玻璃泡完全浸入液体中央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3.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C ) A.冬天树枝上的霜是由于露水凝固形成的; B.早上的雾气是汽化现象; C.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镇饮料,过一会布满水珠,是液化现象; D.冬天在清晨玻璃上会出现“窗花”,该过程需要吸热。 4.冬天在室外,呼吸时出现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B )形成的。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5.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D ) ①湿衣服晒干 ②铁化成铁水 ③烧水壶口的白气 ④地上的水变干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汽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8.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B )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的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10.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转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像如图丙所示, (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时a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 升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三、课堂小结 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自查知识点的习惯。查漏补缺 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会学习物理的能力 及时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