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6师生交往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思考解决问题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正确对待与老师之间的关系。2、通过延续故事再现情境的方式以及运用图画再现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学会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情,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相长”,主动参与,勤学好问;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2.教学难点:理解“亦师亦友”的内涵;学会尊重、关心和理解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故事分享,感受交流。学法指导:1.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体会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探讨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方法。2.情景分析法:老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感悟。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角色扮演:假如你在校园中遇到老师,你会怎么做呢?(提示:请两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可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等形象地表现你遇到老师的情景。)教师过渡语:同学们与老师共处校园中,经常与老师在一起,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并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构建和谐校园。你们能与老师愉快相处吗?导入课题:师生交往。第一板块:教学相长探究与分享1:运用你的经验: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学生发言并总结:印象深刻的师生交往场景,如学习中、集体活动中、课外交往中,老师分别扮演:引导者、组织者、陪伴者的角色,思考:在师生交往中,“教”与“学”是什么样的关系?出示教学相长的出处:虽有嘉肴,弗食不如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师生讨论交流的出结论:教与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知识点小结:怎样正确理解教学相长?探究与分享2:情境一:陈然的困境思考:(1)陈然的成绩为什么会倒退到班里最后?(2)为了帮陈然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师生交流,得出结论: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情境二:不同老师眼中的小奇思考:(1)语文老师为什么表扬小齐,数学老师为什么会批评小齐?数学老师的初衷是什么?(2)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和数学老师的批评?师生交流,得出结论:正确面对表扬与批评(如何做)教师过渡语:在学校生活中,像陈然、小奇这样的矛盾会经常存在,当然产生的原因也可能会各不相同。如果大家有意识地采用我们在这里讨论出来的结果,以正确的认识、做法去处理,一定会真正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那如何做到教学相长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大家及时补充在课本中。第二板块:亦师亦友探究与分享1:各抒己见:你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引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教师分享亦师亦友师生关系的表现: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思考问题: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 探究与分享2:情境三:师生的冲突思考:(1)小奇做的对吗?数学老师做的对吗?为什么?数学老师值得我们尊重吗?(2)当我们与老师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该怎么办?你有好的方法吗?情境四:习近平的尊师故事师生交流,得出第一个结论: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第二个结论: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探究与分享3:图片故事分享:三个女孩的对话,思考对与错:老师是权威,学生处于服从、被动地位!学生讨论,分享交流:师生间应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教学相长。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教师过渡语:我们来总结一下,要想拥有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怎么做?......随堂检测:1.下列关于良好的师生交往,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B.彼此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前提 C.应该与老师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D.老师主要是传授知识,其他交往应该尽量减少2.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和指导者。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C ) A.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B.学而不厌、博学强记 C.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D.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3.千百年来“尊师重教”代代相传,这是因为( A )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尊敬老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和人格③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精神成长的引路人④尊敬老师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道德修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下列同学的表现可取的是( B )A.小丽因被老师批评过而对老师敬而远之B.小军主动、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C.小田对自己的烦恼避而不谈D.小强觉得和老师没有共同语言,故不参加活动5.上自习课时,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同学的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丢的。(1)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这种做法对吗?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2)你能告诉小浩,学生与老师沟通和交往的方法有哪些吗 【参考答案】1.第(1)问,作出明确的判断,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第(2)问,说出正确的做法:可以向老师作出解释,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2.①课下找老师当面谈谈,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②给老师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③学会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体谅老师。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⑤尊重老师,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能够主动原谅老师的错误等。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学会了与老师交流要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学会了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学会了尊重老师,学会了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愿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师生交往之树能够枝繁叶茂,师生关系能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实现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