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幼儿园课程教学目标:1、识记课程、幼儿园课程、课程设计概念;了解几种常见的课程定义;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2、会针对幼儿特点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并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编制。3、能运用课程理论对幼儿课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教学难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教学课时:2课时主题一 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和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及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重点:对幼儿园课程涵义的理解教学难点:课程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理解教学准备:补充讨论所需材料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课程的理解【教师讲解】课程是当前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热点,但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并不一致。给出课程理论中的几种常见课程定义。(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4)课程即教学计划;(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提问讨论】(1)以上定义在我们的学习生活过程有哪些反映?(2)为什么会产生以上各不相同的课程定义?(3)这些定义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之处?(4)这些定义各自的关注点是什么?对课程关注点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发生了哪些变化?【归纳总结】每一种定义都有不同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看问题的角度和关注重点,因此,尽管各种定义都各有优缺点,但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课程本质的某一个方面。对我们来说,不是简单地赞成或反对某种课程定义,而是要了解每种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随而来的新问题,从而使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辨证。二、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提问讨论】上述课程定义哪一种比较适合幼儿园课程?为什么?【教师讲解】我国幼教前辈及当代幼教专家所给出的课程定义。(1)张雪门: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照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映和活动。幼儿园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2)张宗麟: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3)陈鹤琴: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应该把儿童能够学习而且应该学习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课程。(4)冯晓霞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意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提问讨论:(1)以上幼教前辈和幼教专家对幼儿园课程的看法有什么异同?(2)结合自己刚才的讨论谈谈我们当前应该怎样理解“幼儿园课程”?【归纳总结】以上看法表明,幼教界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往往视其为“提供经验的活动”,这应该是我们应该坚持的观点。目前幼儿园课程的定义以冯晓霞等老师的定义为准,这一定义是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究》课题组经反复讨论认定的。三、对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的认识【提问讨论】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有何异同?与你们现在的课程有何异同?师生归纳:1、幼儿园课程的性质:(1)基础性。理解的角度:一是从教育体制的角度;二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2)非义务性。由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这一性质。(3)适应发展性。之所以具有这一性质,在于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功能与价值就直接体现在对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适宜性之上。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1)启蒙性。由于幼儿处于一生发展的初始阶段,幼儿园教育要对其发蒙。(2)生活化。幼儿园教育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的内容很多也属于日常生活。(3)游戏性。对幼儿来说,游戏与学习合而为一。(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这一特点。(5)潜在性。从教育影响的方式来看,幼儿园课程发挥作用的方式更加具有隐性特征,幼儿园课程的一大部分都是隐性课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