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爱在家人间 教学设计一、教育价值1.自我成长:主动在家庭中感受、理解、回馈亲情之爱,珍惜爱、学习爱、学会爱,做家庭的好成员。2.我与他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与父母长辈的关系,有效化解亲子冲突,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长辈进行有效沟通,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之爱的深刻。3.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加强对家庭的深厚感情,提升对家庭的责任感,传承良好家风,厚植家国情怀。二、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生活中家人对自己关爱的一件件小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增强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认识到建立和谐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厚植家国情怀,达成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2.通过情境演绎,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提高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提高调试“逆反”心理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增强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3.了解家庭中自己与家人之间产生矛盾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自己青春期叛逆的因素,也有两代人在心智、学识和经历方面存在差异的缘故等。理解父母,主动化解亲子矛盾,培养健全人格核心素养。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悟亲情之爱。2.教学难点:理解父母,学会沟通化解亲子冲突。四、教学过程前测:请家长和学生分别完成“父母问卷”和“子女问卷”,从中挖掘亲子关系的真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素材。【设计意图】通过问卷调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亲子关系,为课堂上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环节一:体味爱的温暖请学生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最有爱”的一张与同学分享。学生依次上台分享“温暖瞬间”。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照片,引出亲情之爱。【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分享照片,快速导入课题,营造温馨的氛围。教师追问:这也是亲情之爱吗?片段一:犯错误后,爸爸非常严厉训斥了我。片段二:爸妈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我们不能因此忽略甚至否认亲情的存在。【设计意图】不同的照片让大家感受到亲情之爱的温暖,展示两个并不温暖的片段,分析亲情之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环节二:懂得爱的深刻吐槽大会:请学生吐槽最不能接受父母对自己的( )?学生畅所欲言。【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小结:在课前也请大家写下了相应内容,从中总结出三个共性的困惑一起来探讨。开展“爱消失了吗”情境探究。情境探究一:没考到父母期待的分数和学校,他们还会爱我吗?学生回答。教师追问1:父母除了关注我们的学习,还关注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继续追问:当你生病时,父母还会要求你继续学习吗?展示问卷调查中父母选择的结果。教师追问2:为什么父母如此看重我的学习?学生回答。播放家长内心独白。从聆听家长语音中了解父母对自己学习上的严要求、高期待,其实是为了孩子长远发展的考虑,是希望未来孩子能有更好的人生。请学生分享听到自己妈妈内心独白后的感受。教师小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现场调查有弟弟妹妹的同学,结合国家生育政策的变化感受家庭结构的变化,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现,作为哥哥姐姐,也会感觉到父母的一些“偏爱”。情境探究二:弟弟或妹妹的出现会导致父母对我的爱越来越少吗?学生回答。展示前测中学生写得令人感动的内容:“不能接受父母太为我着想,始终把我放在第一位,很少为自己考虑。”教师小结:但也许因为工作的需要,也许因为家庭结构的改变,父母未必能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但只要用心感悟,爱一直在。升华:年少时,我们会抱怨父母对我们的陪伴不多;当我们长大后,父母却很少埋怨子女的陪伴少。播放视频《黄旭华谈忠孝不能两全》,感受母亲对黄旭华的理解,而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的孝。教师小结:父母之爱,在于牺牲和成全。展示前测中学生吐槽最多的内容——父母的唠叨。情境探究三:父母的唠叨是爱还是伤害?学生回答。探究“唠叨的背后”——中国式表达。中国的父母,有的像朱自清父亲一样内敛深沉,用行动默默表达爱。有的是唠唠叨叨、碎碎念念伴着子女岁岁年年。有的是高标准、严要求,对孩子“外冷内热”,类似的表达方式未必被孩子理解,孩子常常误以为父母不爱自己。中国父母总是习惯用消极话语教育孩子,但当他们想对孩子表达积极情绪时,很多话总是难以说出口。在“以含蓄为美”的中国,父母们往往不会直接对我们说“你很棒”“我爱你”。中国式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实际上包含了满满的、无言的爱。呈现采访截图,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心声。展示问卷调查结果,现在的父母也在不断地学习与进步,班级中大部分同学的父母都开始主动向孩子表达爱意,国家也在今年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范指导家庭教育,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反思:你是否曾经用不当的言语或行为伤害过父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当我们指责父母时,也许是在伤害他们。不要一味地找父母的缺点和不是,有时也需要自我反思。师生共同总结:亲子间产生以上矛盾冲突的原因有哪些?追问:亲子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会有什么危害?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在懂得父母之爱的深刻后,回归理性的分析,挖掘亲子冲突产生的多方面原因,让学生明白这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化解,构建和谐家庭。教师小结:有效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爱需要具体的行动,也需要正确的表达。亲情之爱需要双向奔赴、同向同行。【设计意图】在前测中发现,学生对于父母的爱有不理解、有偏见,因此会造成大量的亲子冲突。通过三个情境的讨论,帮助学生懂得父母之爱的深刻,并学会反思,懂得亲子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环节三:传递爱的幸福教师分享亲子沟通小技巧。请学生代表演绎经典情境:当父母批评我时、当父母忽略我时、当父母干涉我时、当父母唠叨我时……请学生根据学习的感悟,用自己的沟通方式让爱“破冰”。【设计意图】用现场演绎的方式让学生“预演”今后在家庭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也是呈现学习的收获和成果。呈现前测中父母理想中的孩子、孩子理想中的父母。而现实到理想的距离,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结束语,总结升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没有完美的父母和孩子,需要相互理解,共同进步,亲情之爱需要双向奔赴、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