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3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3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7.3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一、基于单元视野下的教材分析
《让家更美好》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的内容。第七课安排了“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三部分内容,第一框意在让学生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体会“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的深入思考,进而让学生学会孝亲敬长。第二框再让学生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感受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让学生认识到与家人产生冲突的原因,引导学生知道学习呵护亲情和解决冲突的方法的必要性,进而架起代际沟通的桥梁。第三框的内容主要由“现代家庭面面观”“和谐家庭我出力”两个话题组成,意在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有效的沟通,共创学习型家庭;同时引导学生认同“家和万事兴”的观念,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提升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共创和谐美的之家。可见,本课三部分内容十分联系紧密,其中第一、二框的目的是明理和情感渲染,而第三框则旨在导行。
二、基于学生身心特点的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极大关爱,有的学生在溺爱中长大,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也有家庭以爱之名,对子女的教育几近苛刻,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七年级学生更多地停留在以长期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来处理家庭关系,或者直接采取对抗的消极处理方式,他们一般很少理性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阐述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以及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通过观看公益视频《传承好家风,喜迎二十大》,把家庭梦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道德修养: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
法制观念:学生通过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正确分析和处理家庭中出现的矛盾。
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为构建和谐家庭出力。
四、基于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对“现代家庭面面观”这一重点的突破,通过教材中的“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和“自己常用哪些方式与父母沟通交流”等问题展开讨论,老师还可以展示课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明确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沟通方式更加民主,沟通内容也更加丰富。
难点:对“和谐家庭我出力”这一难点的突破可以让同学了解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都带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作为初中生,因生活经验不足,明辨是非能力不强,沟通和协调能力有限,面对家庭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往往束手无策、无力化解。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大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教师归纳出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
对话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现代家庭生活的表现,运用网络技术搜集有关家庭生活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调查并了解自己家庭的结构特点,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思考建立和谐家庭的具体做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视频导入:观看视频《传承好家风 喜迎二十大》
【师】观看完视频后 这些家庭的氛围是怎样的?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畅所欲言,或者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温馨、和谐、温暖......)
【师】视频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对家庭幸福的一种追求,我们的家庭结构从古到今,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对家庭幸福的追求。温馨的家庭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家庭和谐幸福是我们的共同追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家庭变得更更加美好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新课教学
环节一:家庭结构新特点
1.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调查展示自己的家庭结构
2.老师PPT展示全家福(四世同堂大家庭、两代组成的家庭、现代三人家庭图片)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相比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
(家庭中人口数量减少了,从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家庭结构和规模不断趋向小型化。)
【师】从图片中看到,家庭结构由过去的家庭到今天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四代人组成的大家庭逐渐演变为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师】家庭结构的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家庭结构是不是越来越趋向小型化呢?
【生回答】是
拓展内容:家庭结构的类型(不做重点)
1.核心家庭: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2.主干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3.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庭。
【师】通过对家庭结构、规模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家庭结构的变化,那么他们的沟通方式和思想观念又有什么区别
(通过几组图片进行对比,通过以前的沟通方式与现在的沟通方式进行对比,通过以前女人地位和现在地位对比)
【师总结】现今,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越来越简单,从过去的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结构不断趋向小型化,我们的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师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对比,更加清晰。
过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然而,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
环节二、文明家庭有标准
欣赏视频《致敬最美家庭 传承优良家风》
【师】观看完视频后 你认为最美家庭是怎样的?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畅所欲言,或者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相亲相爱,
相互体谅、包容、责任......)
【师】视频中感受到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环节三:化解矛盾显智慧
合作探究
说一说你的家庭成员之间有过矛盾冲突吗?印象最深刻是哪一次?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如何去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设计出2~3条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4.教师小结:看来每一位小组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那么心动不如行动!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是需要时间的,从自己做起慢慢学习,不轻言放弃。综合了大家的发言,我们总结出与父母沟通的六大招式。(引导学生如何处理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
招式一:主动交流。每天找出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谈谈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招式二:认真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的先听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
招式三:主动道歉。如果你做的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谅解。
招式四:善于体谅。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要去争辩。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式五:控制情绪。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离开一会儿或凉水洗把脸。
招式六:承担责任。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户等,趁机还可以跟爸爸妈妈聊聊天。
过渡:时代在发展,我们的家庭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永远不变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歌德说:“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我们作为家庭家庭中的一员,要增强家庭责任感,为构建和谐家庭贡献自己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过渡:父母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既要照顾长辈又要照看子女,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轻父母的负担?
环节四:和谐家庭我出力
【师】老师这里有三张最美家庭中的图片,学生思考幸福美满的家庭是怎样创建的?我们可以为家庭做些什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具体做法。)
【师】幸福美满的家庭需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创建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
【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漫画案例和视频体会其中的变故。是否能够坚强面对会理解关心与父母风雨同舟携手去面对这些变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变故?
(父母离异、家人患病、亲人去世、增加成员)
生:略
【师】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与漫画类似或者其他变故时,希望同学们能够以一个坚强的心去面对这些变故,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关怀,少一份冷漠,与家人风雨同舟,携手共度难关,才能让亲情更浓,家庭更和睦。
教师总结如何建设和谐家庭。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现代家庭的结构、家庭观念、家庭生活内容,懂得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掌握处理家庭矛盾的技巧和方法,懂得了家庭和谐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为构建和谐家庭出力。
七、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在课后同学们要制定孝敬父母的计划,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来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如观看视频,分享家庭结构图等活动体验,通过经验再升华为新的知识、情感、能力,同时,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和谐家庭的话题,增强设问的针对性、选择性和趣味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