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地理导学案(课题: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1.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综合思维) 2.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能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及判断气候类型。(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导学】 图片导入【自学】 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天气特征具体分布区自然景观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具体分布区自然景观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具体分布区自然景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具体分布区自然景观互学[思考] 远离赤道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也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请分析原因?教学知能升华1.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高温多雨为湿季信风带 高温少雨为干季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注:(1)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2)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季节差异大。(3)若黄赤交角为0,则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则不存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下垫面(4)人类活动检学下图为美洲地区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1.加勒比海夏季盛行风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2.影响气候1与气候2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盛行风 C.地形 D.纬度3.下面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_,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2)在图1上画出②所在风带的风向。(3)图1中甲图气压带、风带位置比乙图________(偏北或偏南),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2中E地常年在④的影响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5)下面四幅图中图________能反映图2中D海沿岸气候特征,该地属于________气候,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表”,回答3~4题。月份 1月 4月 7月 10月平均气温(℃) 7.2 12.1 19.9 13.0降水量(mm) 166.1 32.2 3.8 35.74该地可能位于( )A.45°S的大陆西岸 B.45°N的大陆东岸C.36°S的大陆西岸 D.36°N的大陆西岸5.该地1月份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受东北信风带控制D.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