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敬畏生命 教案教学内容1、《敬畏生命》是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的内容,“生命的思考”单元是对初中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2、本节课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生活。只有学生明白生命可贵的时候,才会慎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本节课为后面第九、第十课做好铺垫。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和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漠视生命,引发一场场人间悲剧,给家人和朋友造成巨大的痛苦,给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本节课是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初中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和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养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设计思想1、先引导学生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建立敬畏生命意识,然后再强化,后深入,最后达到自觉遵守的水平。2、正面引导,层层紧扣,结合材料、图片、故事,通过探究、讨论、情景模拟,循循善诱,以到达通俗易懂的效果。教学目标1、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2、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3、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教学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教学方法时事式“引悟结”、议题式“引悟结”。教学过程一、【总引】时事导入,点出课题2020年的春节如约而至。可是今年的新春却与以往的截然不同。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阴云般笼罩荆楚大地,迅速蔓延至整个中国。面对严峻疫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中,许多英雄挺身而出,冲在战“疫”斗争最前线。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奔赴疫区的武警官兵、平安护航的警察……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请同学们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最美逆行者”们的奋不顾身、严肃认真、与时间赛跑,都表明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敬畏生命。设计意图:从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材料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入课题。二、【总悟】开展活动、讲授新课敬畏生命,那么何为敬畏呢?敬: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谨慎,不懈怠。敬畏是指对所有神圣事物应该采取的态度。对于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生命”而言,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又怎样敬畏生命呢?议题探究一:感悟生命——有何特点?【引】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于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共悼逝者,寄托哀思!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后举行下半旗仪式,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深切哀悼!这更引发了我们一系列对生命的感叹与思考。新闻一: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截至2020年4月24日24时,武汉市统计的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为50333例,死亡病例3869例。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3122万例。目前全球有23个国家累计确诊数超过20万。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超20.4万……【悟】这组数据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悟?【结①】学生交流后,师: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新闻二:2020年1月23日,万州市民邓某出现咳嗽、乏力等症状,1月29日病情加重,入院经过检查后,诊断为新冠肺炎。得知自己确诊的那一瞬间,邓某感到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但病房里,通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病友之间的相互鼓励打气,终于让他的症状有所缓解,2月12日便顺利出院。【悟】你又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受?【结②】学生交流后,师: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新闻三:2020年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时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钟南山院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起武汉,这个84岁,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国士却哽咽到:“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悟】习总书记和钟南山院士对待生命的态度,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生命感悟?【结③】学生交流后,师: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想一想,说一说: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人或事,让你对生命有了敬畏之心?图片展示:“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千千万万抗疫工作者——让我们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设计意图: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深入其境,然后通过设问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树立生命至上的意识。议题探究二:叩问生命——有何价值?【引】新闻四: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一个战斗者,一个指挥者,也是一颗定心丸。我们在第一时间知道了金银潭医院,却在一个月以后才知道他。他知道自己患上了渐冻症,却要为患者、为社会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挡不了自己的病情,却用尽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来。他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坚实的阵地。【悟】①你认为张定宇为什么在自己患病的情况下还要坚守一线救助病患?②想一想,说一说:张定宇不顾自身病情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结④】学生交流后,师: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不仅意味着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还要看到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温馨提示:面对这样的情况,未成年人能做什么?为什么?学生交流后,师:量力而行。只有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有机会、有可能去救助他人,而不是让未成年人以命换命,甚至以命赔命。议题探究三:行有所至——怎么办?【引】想一想,说一说:请同学们按例句的句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当我在街上迷路时,我特别需要/希望……★当我生病时,我特别需要/希望……★当我肚子很饿又发现忘带饭卡时,我特别需要/希望……★当我考试失利,心情沮丧时,我特别需要/希望……【悟】思考:通过回答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道理?【结①】学生交流,师: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悟】新闻五:根据媒体的报道,在疫情防控中间,有一些疑似或者确诊患者隐瞒武汉旅居史,导致一些密切接触者要居家隔离。思考:如果你发现有此类事件发生应该怎么做?为什么?【结②】学生交流,师:不漠视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我们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善待每一个人。展示此事件的警示作用:在对此类疫情防控事件的关注以及生命意识重要性思考下,全国各地民众积极防控疫情,出现疑似症状后应正确地按程序自护、出行、就医。设计意图: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要学会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引】说到尊重、关注、关怀、善待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尼古拉斯·温顿。播放微课《生命的列车》【悟】思考:你认为温顿生命不平凡原因主要有哪些?【结③】学生交流,师:人道主义精神就是敬畏生命的最高境界,将对生命的敬畏变成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生活,提升了道德境界。设计意图:以境寓情,帮助学生做个有心人,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升华,从而达到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去敬畏生命。【拓展空间】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思考:这句话矛盾吗?学生交流后,师:心存敬畏,我们的生活、人生会大不相同。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才能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无所畏惧;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对待生命才会有更谨慎的态度,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总结】提升情感,整理知识回到本节课开头的新冠病毒疫情:我们该怎么看待此次举国上下进行的疫情防控工作?学生交流后,师:严肃认真,心怀敬畏,一丝不苟。同学们,老师认为,2020年除了“疫情”,还有“值得”——展示图片抗疫小故事:“好心邻居”、“不离不弃的好兄弟”。敬畏生命,我们才能珍爱自己;敬畏生命,我们才能尊重他人。看到这一幕幕让人顿觉,2020年我们“值得”。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