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物理晨读·晚背重要知识点手册密度: .压强: ,液体压强:P=ρgh.1个标准大气压=760mmHg=1.03×105Pa≈10m水柱产生的压强.重力的公式:G=mg.(g=9.8m/s2.)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1=mgsinθ,重力沿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2=mgcosθ.弹簧的弹力:F=-kx.弹簧的串联: .弹簧的并联: k=k1+k2+……+kn.滑动摩擦力:f=μN.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μmg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f=μmgcosα.最大静摩擦力:fsm=μsN.摩擦角:.滚动摩擦:M=KN.阿基米德定律:.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合外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矢量式)(矢量式)两个力夹角为θ时有计算公式: ,与F1夹角为α,则.正交分解法: ,,,与x轴的夹角为α,则.共点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力矩:M=FL.力矩平衡的条件:,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 .正弦定理(拉密定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 s=vt, .变速直线运动: ,,.瞬时速度: .加速度的定义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0+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初、末速度的关系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中点的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的位移都相等: s=aT2.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vt=gt,, ,.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 vt=v0-gt, .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从抛出点到落回抛出点全过程所用的时间: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推论公式:等分时间(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1T末、2T末、3T末……nT末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之比:,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等分位移(设S为等分位移的长度)1S末、2S末、3S末……nS末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之比: 经过1S、2S、3S……nS所用的时间之比:,经过第1个S,第2个S,……,第n个S的时间之比: .1.牛顿第二定律:ΣF=ma. ΣFx=max, ΣFy=may.2.牛顿第三定律:F=-F’.3.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a=gsinθ,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上冲:a=-gsinθ.4.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a=g(sinθ-μcosθ),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上冲: a=-g(sinθ+μcosθ).5.超重(失重)时的浮力公式:F浮=ρ(g±a)V排.6.超重(失重)时的液体压强公式:P=ρ(g±a)h.1.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vx=v0,竖直方向的速度:vy=gt,合速度:,偏转角(即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初速度的夹角):,水平方向的位移:x=v0t,竖直方向的位移: ,合位移: ,轨迹是抛物线: .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初速度的夹角: ,tgθ与tgφ的关系:tgθ=2tgφ.2.斜上抛运动:,,飞行时间:射程:最大高度: .3.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周期:,频率: ,转速:n=f,线速度大小:角度速度: ,向心加速度大小: ,向心力的大小:.4.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轻绳拴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小球恰好能作完整的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 ,,轻杆拴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恰好能作完整的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是在最高点杆的支持力N=mg,此时小球的速度v=0.5.圆锥摆的周期公式: .6.相对运动: 、、分别表示A相对于B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相对位移:.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1.开普勒第三定律: .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3.地面附近万有引力约等于重力:.,,.4.卫星绕地球运转的线速度大小的推导计算:,.5.卫星绕地球运转的角速度的推导计算:,.6.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周期的推导计算:,.7.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计算:,.8.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9.天体质量的计算: ,.10.天体密度的计算:球的体积,.11.同步卫星高度的计算:,,.冲量:I=F t.合外力的冲量:I合=ΣF t,I合=I1+I2+……+In.动量:P=mv.动量的变化: P=mvt-mv0.动量的变化率:.动量定理: ΣF t= mvt-mv0,I1+I2+……+In= mvt-mv0.7.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 P1=- P2(一个物体增加的动量等于一个物体减小的动量)人船模型: .功: W=FScosα,W=Pt.功率:.动能:.动量大小与动能的关系:,.重力势能: .弹簧系统的弹性势能:7.机械能:E=Ek+EP8.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WG=-△EP.9. 动能定理:,.10.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E2=E1.11.功能原理: .12. 能量守恒定律:子弹打木块模型是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典型问题,系统损失的动能转化成内能(用于发热:产生热量Q=fL).变化量(增量;改变量)=末-初减少量(损失量;差值)=初-末.13.弹性碰撞:.等质量的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后交换速度;小球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之后以等大的速率反弹.14.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损失的动能:.15.非弹性碰撞:两个物体在碰撞后的相对速度与碰撞前的速度相对速度之比值,叫恢复系数,即,结合动量守恒: 可以解得:.e=1即为弹性碰撞,e=0即为完全非弹性碰撞.16.判断同向碰撞是否可能的四条原则:(1)m1追上m2发生碰撞:v1>v2;(2)动量守恒: m1v1+m2v2=m1v1’+m2v2’.(3)动能不会增加:(4)碰撞后不可能再碰一次: v1’≤v2’.17.机械效率: .18.伯努利方程:.第八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回复力:F=-kx.加速度: .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 .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秒摆的周期T=2s,摆长L=0.9929m.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简谐振动的能量: .波速、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在一直线上两个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热学热力学温度:T=(273+t)K.热量的计算公式:, .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 ,q表示燃烧值.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或者凝固时放出的热量: (L表示熔化热)汽化时吸收的热量或者液化放出的热量: (表示汽化热)热平衡方程: .玻意耳定律:P1V1=P2V2.推论:.抽气问题:对于容积为V0,其内部的气体质量为m0的容器抽气,每次抽出气体的体积为ΔV,抽了n次,剩下的质量为mn,则:要使剩下的质量和原质量的比为,则需抽n次: .查理定律:,推论:;用摄氏度表示: .盖 吕萨克定律: ,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克拉伯珑方程:PV=nRT, .密度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E.热膨胀:线膨胀,;体膨胀, .对于均匀各向同性的固体β=3α,对于气体.11.相对湿度: .12.毛细现象,液面升高的高度: .电场库伦定律:(真空中). (介质中).电场强度(场强): .点电荷的场强: (真空中). (电介质中).匀强电场的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 .电势: .点电荷的电势: .均匀带电球壳内、外的场强和电势公式:球壳内:E=0,。球壳外:,,电势差:UAB=UA-UB,,,匀强电场中:U=Ed.电势能:ε=qU.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W=qUAB.W=εA-εB=-Δε.1eV=1.6×10-19J.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1.电容的串联: Q=Q1=Q2=……=Qn..U=U1+U2+……+Un.,.12.电容的并联: U1=U2=……=UnQ=Q1+Q2+……+Qn.C=C1+C2+……+Cn。13.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 .14.电场中的动能定理: .1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L=v0t,平行于电场线方向的加速度:电场力:F=qE场强:偏转距离(qU加=Ek,P表示初动量):.偏转角(即合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夹角):.第十一章 电路电流强度:定义公式,微观解释的公式I=neSv.电阻定律: .电阻率: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Q=I2Rt.路端电压:U=E-Ir.电功:W=UIt,W=Pt,对纯电阻电路还有: ,.电功率: ,P=UI, 对纯电阻电路还有: ,.非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路的规律: I1=I2=……=InU=U1+U2+……+Un.R=R1+R2+……+Rn...11.并联电路的规律: U=U1=U2=……=Un..I=I1+I2+……+In.,。I1R1=I2R2=……=InRn=U.P1R1=P2R2=……=PnRn=U2.12.相同电池的串联:E总=nE,r总=nr.13.相同电池的并联: .14.电源的输出功率: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15.法拉第电解第一定律:m=KIt=Kq.K叫做电化当量.16.法拉第电解第二定律: .F叫法拉第恒量,F=9.65×102C/mol.17.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对于电路的任一节点有: I1+I2+……+In=0.18.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对于电路中任一回路有: I1R1+I2R2+……+InRn=E1+E2+……+En.第十二章 磁场安培力:F=BIL,F=BILsinθ磁感强度: .直线电流的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φ=BScosθ.磁力矩:Mm=NBIS,M=Mmcosθ.安培力做的功:W=NIΔφ.洛伦兹力:f=qBv.f=qBvsinθ.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 .周期: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θ表示圆心角,单位是rad): .回旋加速器:带电质点第i次进入D盒后的轨道半径: .带电质点的运动频率: .对于半径为R的D盒,带电质点获得的最大速度: .带电质点获得的最大动能: .第十三章 电感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E=BLv,E=BLvsinθ,E=NBSω, .感应电流: .感应电量: .自感电动势: .第十四章 交流电电磁振荡电磁波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e=Emsinωt, u=Umsinωt, i=Imsinωt.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Em=NBSω.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交流电的平均值: .交流电的磁力矩:M=Mmcos2ωt,其中Mm=NBImS.理想变压器原理: ,P1=P2.一个输出端: .两个输出端:,或者: .远距离输电:.电磁振荡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速度、波长、周期、频率之间的关系:。三相交流电: eA=EmsinωteB=Emsin(ωt-120°)eC=Emsin(ωt-240°)星形接法中:, .三角形接法中: .三极管的放大系数: .第十五章 几何光学 光的本性1.折射定律:.2.全反射的临界角: .3.视深公式: .4.三棱镜: .α为三棱镜的顶角,δmin为最小偏向角.5.透镜成像的公式: ,牛顿公式:x x’=f2.放大率: .6.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 .7.双缝干涉中相邻两条明(暗)纹之间的距离: .8.光子的能量: .9.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第十六章 原子 原子核玻尔假设第二条:.玻尔假设第三条:,n=1,2,3,……3.氢原子的两个公式:, ,n=1,2,3,……,n为量子数.,E1=-13.6eV.4.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 .5.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6.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7.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8.质子的发现核反应方程: .9.中子的发现核反应方程: .10.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及正电子的发现核反应方程: ,.11.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 .12.轻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 .13.基本粒子: ,,.14.相对论:.第十七章 常用的物理常数水的密度:.真空中的光速度: .万有引力恒量: .理想气体恒量: .静电力恒量: .6.电子的质量: .7.质子的质量: .8.电子的电量: .9.电子的荷质比:.10.中子的质量: .11.普朗克常数:12.阿佛加德罗常数: .13.分子的直径:10-10m数量级,原子的直径:10-10m数量级,原子核的直径:10-15m数量级.第十八章 中学物理常用的数学公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Δ=b2-4ac≥0,.直角三角形的知识:c2=a2+b2,,,,,.,,,.,,,.,,,.3..4..5.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6.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7.8.当.9.均值不等式:.10.等差数列n项和: .11.等比数列前n项和:12.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13.二项式定理: .14.当α很小时,.15.球的体积公式: .16.两点P1(x1,y1)和P2(x2,y2)之间的距离:.17.点到直线的距离: 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18.椭圆的方程: .19.对数的有关公式: .(M>0,N>0,a>0且a≠0,b>0且b≠1.)20.两个重要极限: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