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每个人都了不起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大家都作出了贡献,每个人都了不起。”习近平在2023年春节前夕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说。上述材料对新时代的年轻人会有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1年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2891个集体和个人。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抗疫斗争中挺身而出,在复工复产中坚定前行,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勇攀高峰,在决胜全面小康中攻坚克难,在决战脱贫攻坚中担当作为,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个人都了不起,让我们向奋斗者致敬!请结合材料,以“平凡与不平凡”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按要求,完成作文。材料一: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逆行出征的豪迈、顽强不屈的坚守、患难与共的担当、英勇无畏的牺牲、守望相助的感动,源于坚定的理想、崇高的信念所激发的精神动力。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节选自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材料二: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时代。材料三: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肖思远的战地日记。请综合理解以上材料,以“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英雄”为主题,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请以“我也了不起”为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1.例文:踔厉奋发承使命,栉风沐雨勇担当新时代的年轻人都应该从上述材料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发和思考。习主席在2023年春节前夕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慰问和赞扬以及鲁迅先生对早期中国人民努力拼搏、为民族作出贡献的肯定,无疑给予了年轻人非常强大的鼓舞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慰问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习主席在他的讲话中强调了每个人的贡献。这提醒着我们,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只要尽力去做,都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无论我们是基层干部还是普通民众,只要我们充满激情和责任心,我们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这激励我们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鲁迅先生振聋发聩的话语强调了坚持奋斗和付出的重要性。鲁迅先生在他的名言中强调了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众所呼应的人。这一点告诉我们,成功是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的。正如黄文秀、杨宁等广大青年扶贫干部放弃个人利益,毅然投入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面朝黄土,风餐露宿,最终带领乡民脱贫致富。我辈青年也应如此,心怀天下,干在实处,担起发展之责。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常常会面临困难和挫折,但只有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此外,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奉献的心。中国的脊梁是指那些舍身求法、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毅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样的例子激励着年轻人要有奉献精神,不仅要为自己追求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更要为社会、为国家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年轻人应当站在时代的前沿,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力量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时代洪流的奔涌之中,我们看到了人民英雄的主体推动力量,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默默奉献的志愿者,还是暴雨侵袭时挺身而出的陌生人,或是坚守国土的边防官兵……无私奉献、不图回报、拼搏奋斗是所有平凡英雄、中国脊梁的共同写照、共同底色。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时代使命,这些自古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内核,永远是平凡英雄们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历史不忘开路人,时光不负追梦人。正是有无数“中国脊梁”的挺身而出,才铸就了伟大的英雄时代。青年立身于世,也应积极投身时代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所说的“大家都作出了贡献,每个人都了不起”的句子,肯定了基层人民的奋斗奉献,致敬了所有“平凡英雄”,正是无数普通人的拼搏奋斗,奏响了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如虹壮歌。然后引用了鲁迅先生关于“中国脊梁”的名言,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就不缺少民族的脊梁,他们为民、为国不懈求索,无私奉献。通过对两句名言的分析,可以辨析出“英雄”“脊梁”这样的关键词,结合题干中“对新时代的年轻人会有怎样的启发”这一提示语,最终可以明确立意,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即使生而平凡,也应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争做中国的脊梁。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中国脊梁”的内涵,担当奉献的重要意义,如何成为“中国的脊梁”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担当奉献的重要意义”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证“如何做中国的脊梁”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横向分析,如青年一代应肩负使命,不懈奋斗;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应锐意进取,力求创新等。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事例,以及黄文秀、杨宁等青年扶贫干部放弃个人利益,毅然投入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带领乡民脱贫致富的事例论证青年一代应心怀天下,干在实处。还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名言,论证青年人应主动树立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担当意识,为民奉献。在论据的选择上,应注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的发言,以及鲁迅先生“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也可以立足于当下,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躺平”“摆烂”等社会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成长与时代同频共振。2.揽九天明月,担时代之责。3.踔厉奋发承使命,栉风沐雨勇担当。4.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5.时代呼唤脊梁,争做平民英雄。2.例文:以平凡之身,活出不凡人生历史是由英雄的勇敢者创造的。新时代领路人说:“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这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平凡的人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英雄业绩的时代!生逢盛世的我们要珍惜难得的机遇,甘做平凡小事,努力活出不平凡的人生。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无数平凡或不平凡的英雄的忘我奉献。塔吉克族家庭守卫祖国边境,一份平凡工作延续三代,为祖国安宁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彰显了不凡人生;“七一勋章”获得者,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呕心沥血,圆了无数女孩的大学梦,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都是平凡人,他们做的是平凡事,他们何以能够成就不凡人生?我想,能够脚踏实地持续不断把一件平凡事做好,这就是他们成就不凡人生的秘密。在我们当代中国,这样的平凡人,活出不平凡人生的事情还有很多。96岁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在革命年代英勇善战、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在建设时期脱下军装,收起奖章,到最偏远的来凤县,一干就是三十年。深藏功名64年,他不计个人得失,活得朴实而纯粹……来自人民,回归人民;生于平凡,归于平凡。不计名利,甘于平凡的张富清老人,用他的不凡人生给我们当代青年上了生动的一课。在我们当代中国,有无数平凡的建设者,用他们敬业和贡献书写了不凡人生。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是平凡人。但他们用行动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使他们忘我地投入工作。港珠澳大桥岛隧总工程师林鸣,即使躺在病床上,也时刻关注着各项工作的进展。听到工程进度缓慢,他甚至不顾病体,火速赶到工地去指挥!有时他还要昼夜连续施工,直到沉管顺利沉放对接。林鸣以及无数个像林鸣一样的平凡建设者的自强奋发、勤勉奉献,撑起国家建设的脊梁,他们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无私奉献铸就高尚师魂,让“生命之花为教育绽放”的于漪同张桂梅校长一样都是英雄。她们都是平凡的教师。作为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从教的67年里,写下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节公开课,她的名字和语文、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她用不知疲倦的奋斗姿态,践行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铮铮誓言。大国工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所以成就了他们的不凡人生。在新年贺词中,领导人曾说过,其实并非要求每个人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责,就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点滴行动服务人民,这样的人生就是不平凡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固然要有高远的理想,有鸿鹄之志,但是,我们也要有孜孜以求的努力、百折不回的毅力,有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不凡人生的踏实与坚韧。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把自己的平凡小事做好,何愁“中国梦”不能实现?让我们在英雄辈出的年代,从平凡小事做起,活出不平凡的英雄人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列举众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业绩的劳动者,有抗疫斗争中挺身而出者,有复工复产中坚定前行者,有科技自立自强中勇攀高峰者,有决胜小康中攻坚克难者,有决战脱贫攻坚中担当作为者,涉及各行各业;第二段指出当下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材料中列举的人,他们从事的职业可能是平凡而普通的,但他们取得的成就却是不平凡。考生需要思考,这些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是如何取得不平凡的业绩的,他们的表现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身为当代青年,应该在时代大潮中如何成就不平凡。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以“平凡与不平凡”为主题写文章,这就指明了主题的方向;“平凡”的是身份,是职业,而“不平凡”是成就,是精神。而从“平凡”到“不平凡”,需要摒弃浮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倾心奉献,用行动诠释不平凡;需要尽职尽责,以高度的责任心让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平凡;需要大胆进取,突破平凡工作的局限;需要用激情指引工作,让工作焕新出彩;需要百折不挠坚持到底,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不平凡的事业。考生可以结合这些进行论述。行文构思上,可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观点“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然后结合不同的人物事例进行分析论述,如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仍然有一些人拥有了不平凡的人生,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情有独钟,可以结合汶川地震中那一群可爱可亲可敬的武警战士、抗疫中那些逆行的天使、扶贫工作中的基层干部等来分析论述;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对一件事情情有独钟,投入感情,认真的去做好它,就一定能有非凡的成就,如平凡亦是伟大,也唯有平凡能造就不平凡。立意:1.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平凡的人生。2.用汗水浇灌梦想,平凡之中创造不平凡。3. 以高度的责任心让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平凡。4. 踏实奋进,在平凡中享受进取的乐趣。5. 燃烧激情点亮梦想,让平凡的工作放出光芒。3.例文:给时代装上一个英雄的内核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给时代装上一个英雄的内核”。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英雄?我们这个时代又需要什么样的英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就像“漫威”里的钢铁侠,他之所以被被称为英雄,不是因为其科幻霸气的钢铁战衣,而是因为他拥有一颗英雄的“内核”。英雄的内核是什么?古今所同者,是拯救与引领,慈悲与抚慰。英雄,在每个时代都有,我们这个时代更是层出不穷。在日记中写下“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的卫国戍边战士是英雄;让亿万民众吃饱肚子的袁隆平是英雄;默默奉献国防,捍卫国土安全的程开甲是英雄;火场上逆行的消防队员是英雄;以生命担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这些抗击新冠疫情的无数平凡人,他们也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我们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众多的英雄替我们负重前行。今天的英雄未必都得如诸葛亮“三分天下有其一”,建立不世之功;也不一定都得像孙仲谋割据江东,美名流千古。只要有英雄的内核,都该被称为英雄;这样的英雄,也是我们时代之所需。当今之中国,局势复杂、任务繁重,这个时代更加需要英雄。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需要纵横捭阖、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领袖英雄,更需要千千万万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平民英雄。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铁肩担道义”是我们共同的时代责任,也是新时代的英雄“内核”。《人民日报》点赞,2020年中国青年榜样:“冲得上,打得赢”的24岁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承钰;“咬牙跺脚,也会坚持”的19岁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尽己之力,照亮他人”的90后山区教师赵鹏菲……他们是2020年闪光的青春面孔,他们是敢担当、肯奋斗、勇追梦的一代,他们组成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版图,也丰富了平民英雄的“内核”。“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只要我们心中种下英雄的“种子”,脑中崇尚英雄的精神,拥有英雄的“内核”,奋发进取、乐业奉献,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展现出自身的价值,都能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愿我们在英雄辈出的时代里以己之身,担当道义,凭己之力,争做时代英雄!同学们,让我们打造英雄内核,尊敬英雄,成为英雄,致敬我们的时代!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情境任务型作文题。审材料:本题围绕“英雄”的话题铺设了三则材料。材料一,关键句是“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这是对新时代“英雄”一词的诠释。英雄来自人民,平凡铸就伟大。材料二,引发考生对“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的思考,引导考生深入理解“英雄”与“偶像”的不同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材料三,戍边英雄肖思远保家卫国,是英雄,也是我们新时期青年人的偶像。综合三则材料,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当今时代”的“英雄观”,即对“英雄”概念的界定。比如特别强调“利他”,有人以“自我奉献”甚至“终身奉献”为己任,就像“卫国戍边战士”;比如特别强调“引领”,不止于匠人精神,更多是在“精益求精”之上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甚至推动人类进步的高度,就像“袁隆平”;还有特别强调“个人信仰”,基于正向的信仰,会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最终获取自我与时代的尊重,就像“田家炳”;再比如“最美教师”“最美司机”,尽管他们身份平凡,但在人生的紧要处为他人舍弃自我利益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选择,这一定是英雄情怀在支撑……审任务:题目要求写作演讲稿,主题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写作时考生要紧扣演讲的主题,明确“当今时代”的“英雄观”,考生由“英雄”引发的思维点也应该落在“当下”,不要跳脱“时代”的背景。还要注意演讲稿的情境和格式。【立意】1.新时代,新英雄。2.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3.和平年代,更需要有英雄精神。4.新时代,为国为民的我们都是英雄。5.英雄来自人民,平凡铸就伟大。【素材】1.中国的科学研究领域从不缺少默默奉献、潜心钻研的英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古稀之年仍“壮心不已”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心扑在地球深探领域的“科研疯子”“拼命黄郎”黄大年;被网友称赞为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这些科学巨人身上无不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科研勇气、能为天下先的科研素养、必为天下先的科研决心。他们是代表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中国拥有了这样一批科研英雄,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公交司机吴斌心系民众的安危,忍住钻心的疼痛,保住了一车人的性命,他是我们的英雄;天津爆炸事件中,年轻的消防队员忍受毒气的侵袭,冲进灼人的火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他也是英雄;南海领空被非法入侵时,是心系国家权益的王伟撞向敌机玉石俱焚震慑了敌人,他也同样是英雄……危难时刻,平凡人心底的星火被点燃了,瞬间划破了危难的阴霾,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这时候他们是觉醒的、伟大的,他们就是英雄,既平凡又伟大。3.近期走红荧屏的主旋律纪录片《我爱你,中国》,记录着激情燃烧的当代军旅传奇,向人们诉说我们时代的英雄故事。“沙场之花”袁远、“雪域雄鹰”周宇峰、“草原战狼”满广志、“雷达兵王”刘卫民、“冰花男神”张书辉……有血有肉的人物,心有大我的情怀,至诚报国的志向,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出强烈的“英雄的气息”,让这部纪录片产生如此撼人的情感、引来如此强烈的共鸣,上线10天就获得3300多万次点击。正如网友的感慨:“他们不过是平凡人,却替我们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为他们点赞。”4.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带材料的命题作文题。材料是习主席2021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这两句话之间是因果关系,前为因,后为果。“每个人”涵盖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了不起”,意为极好或令人钦佩的,这是对每个人身上各种美好品质的赞美,或者是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或者是为事业无私奉献,或者是跨越艰难的成长,或者是对美好品德的坚守,也或者是克服障碍、突破自我,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内涵,也是“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原因。看题目。“我也了不起”,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我”,也是“了不起”的对象,可见这篇作文应是展现“我”的“了不起”;“也”表示同样,这说明写作的时候应是由别人的了不起而写到自己的了不起。虽然题干中说“文体不限”,但由命题来看,本次应该是写记叙文。从行文构思来看,考生可以由身边身边人的“了不起”引出自己的“了不起”,然后选择具体的事件来展现自己的“了不起”,来写自己的感触,最后可以来一段抒情性的文字收束全篇。立意:1.用克服困难、突破自我来展现“了不起”。2.用面对诱惑时的坚守来展现“了不起”。3.用自己的成长来展现“了不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