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 洋流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的形成原因。2.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归纳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的规律,说明全球风带模式和洋流模式的关系。2.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流动。(2)按性质分类(按海水温度)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低纬→高纬)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高纬→低纬)(3)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盛行风、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等。2.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规律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东暖西寒。规律3: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典型例题[考向1:洋流及其分布规律]图1、图2分别为太平洋不同海区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1.关于图示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洋流增温增湿B.乙洋流是暖流C.丙洋流增温增湿D.丁洋流是暖流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第2-4题。2.若AB线是30°纬线,则( )A.该海域位于北半球B.甲洋流为寒流C.乙为西风漂流D.丙不可能为秘鲁寒流3.若AB线是60°纬线,则( )A.甲处等温线向北弯曲B.乙洋流的性质为寒流C.丙洋流的性质为暖流D.丁处盛行东南风4.若该环流位于北印度洋,则此时( )①北京昼长夜短 ②丁处附近居民有可能发现正午日影朝南 ③洛杉矶阴雨连绵 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A.①② B.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为两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洋流成因、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风海流、暖流 B.①是补偿流、寒流C.②是风海流、暖流 D.②是补偿流、寒流6.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加快航行速度C.②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①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读“洋流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实验中,漂浮物的运动轨迹模拟的洋流分布规律是( )A.① B.② C.③ D.④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1)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地区之间的热量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在高、低纬度地区之间的热量传输,减小了温差。(2)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①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沿岸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如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拉布拉多寒流流经)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大洋东岸(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②寒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沿岸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如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的寒流之一,从南纬 开始,沿南美大陆西岸向北流,一直到达赤道附近,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海水扰动;海水上泛将深海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饲料充足形成渔场。3洋流对航行的影响①顺洋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逆洋流航行速度慢:②冰山和海雾影响航行安全补充:受洋流影响形成的海雾:①寒暖流交汇处②夏季中低纬地区寒流流经的海域③冬季中高纬地区暖流流经的海域4.洋流影响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考向2:洋流对地里环境的影响]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8~9题。8.此时天津的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9.下列有关甲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B.该地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C.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秘鲁鲲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秘鲁鲲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示意南美洲西岸某海区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据此完成第10~11题。10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世界大豆价格上涨B.当地大量渔民失业C.食鲲海鸟大量死亡D.当地鱼粉加工繁忙11.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A.日本 B.泰国C.智利 D.秘鲁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图1是在正常年份形成的沃克环流。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如图2所示),使得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图1图2 赤道附近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分布示意图(1)比较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侧洋面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2)说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靠近太平洋洋面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3)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大陆分别应该预防的气象灾害。答案:1.B2.C 3.C 4.B5.D6.C7.C8.A 9.B10.D 11.B答案:(1)东侧低西侧高。东侧受寒流的影响,西侧受暖流的影响。(2)自西向东。西侧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洋面形成高压;东侧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洋面形成低压,洋面附近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东侧低压。(3)东岸洪涝,西岸干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