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单元逻辑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 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原则总目标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追根溯源—why把握当下—how明确目标—what展望未来—how前提关键防线基础目标主体基础默写1.列出本课的知识体系2.全民守法的要求最新考情分析考题 知识点 材料它山之石 2023新课标卷T13 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 宪法主题公园2023湖北卷T9 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2023年全国两会2023湖北卷T21 全民守法 城市居民邻里纠纷2022山东卷T16 严格执法 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2022海南卷T25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1月 浙江高考 T16严格执法,T17科学立法2023年6月 浙江高考 T15科学立法,T16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考情预测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1.政治认同:理解科学立法过程。依托严格执法的意义,理解、支持执法机关严格执法行动。体验、认同司法公正。正确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要求。2.科学精神:明确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内涵、标准与要求。3.法治意识:自觉支持、配合执法机关的执法行动。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4.公共参与: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本课属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从命题内容上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均为常考点;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出现。3.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围绕2022年-2023年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如黄河保护法、职业教育法、体育法等法律的制定和修订,考查科学立法,以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或与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综合考查瞄准方向知识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内涵: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原则:立法方向/立法实效/立法方法措施:依法立法/发扬民主,民主立法/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全民守法(基础)内涵: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主体: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意义: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措施: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规范执法/坚持公正执法/坚持文明执法公正司法(防线)内涵: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表现:程序公正/结果公正措施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内涵: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要求: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措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备知识一:科学立法内涵原则(标准)科学立法内涵如何推进科学立法依法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科学立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是什么怎么办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符合国情和实际遵循逻辑和规律,遵循立法程序1.(2023·6·浙江高考真题)2023年,浙江省人大全面修订了2006年出台的《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并针对我省微型企业达到企业总数85%的现状,将条例更名为《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由此可见,浙江省人大①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②坚持民主立法③授予微型企业必要权力 ④根据实际立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必备知识一:科学立法2.(2023·1·浙江高考真题)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进程中,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围绕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扩中”“提低”等重大改革任务,并结合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找准立法切口,让每一部法规都装满民意。这一做法A. 拓宽了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B. 回应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利益诉求C. 规范了公民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D. 完善了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B必备知识一:科学立法必备知识二:严格执法严格执法的内涵推进严格执法严格执法要求含义意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怎么做为什么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规范执法坚持公正执法坚持文明执法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3.(2023·1·浙江高考真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推动管理服务下移、权限下放、资源下沉,各地不断探索机制创新和体制变革,力求落实人财物向基层倾斜,使基层政府责权利相匹配,将基层从“治理末梢”变成“治理靶心”。治理重心下移是A. 规范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要求B. 完善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要求C. 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的要求D. 丰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的要求C必备知识二:严格执法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权限,基于法律、法规及行政的目的和精神,针对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自由选择而作出的公正而合理的行政决定的权力。必备知识三:公正司法公正司法内涵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司法的结果要公正表现/特点司法的程序要公正措施要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地位/意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4.(2023·6·浙江高考真题)2022年以来,浙江省某县将2300多个执法事项和分散在8个县级部门的执法队同步归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这项改革会①减少县级行政部门 ②实现司法公平正义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④增强执法机关公信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必备知识三:公正司法必备知识四:全民守法全民守法内涵依法行使权利要求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重要性(原因)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公民角度国家角度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公民道德建设【2022年山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8分)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8分)政治与法治知识用什么阐明?阐明什么?怎么阐明?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8分)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①政治与法治知识的主线是什么?②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具体举措有哪些?——归纳相关学科术语第一步:问题逻辑,学会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治与法治中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征总体优势自治民主制度体系现代化:完善能力水平现代化实现途径现代化国际视角现代化第二步:知识逻辑1.通读材料找中心意思:在党的领导下,武夷山国家公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设置政府职能,实现了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与依法治园的有机统一,成功探索出国家公园“武夷山”治理模式。第三步:在设问逻辑引领下,审材料,明确材料逻辑(提取材料信息)2.分层次解读材料:在设问逻辑统领下,抓关键词,联系教材知识逻辑、时政逻辑第三步:在设问逻辑引领下审材料,明确材料逻辑(提取材料信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党的领导试点后:科学设置职能部门试点后:权责法定、职能科学、依法治园试点前,存在的问题:多部门管辖,行政职能不清;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试点后:建立健全科学的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三步:根据材料逻辑,学科术语转化提出背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不同部门)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存在问题具体举措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为中心)和依法治国(依法治园)的有机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利益,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新模式;完善法律制度、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健全国家公园法律和制度体系,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创建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第三步:在设问逻辑引领下,综合调用教材知识逻辑+材料逻辑+时政逻辑(要学会根据设问逻辑和材料逻辑来精准调用知识)当设问给的范围很宽泛时,一定要通过审设问和材料精准调用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材料知识的完美结合)教材知识逻辑:迅速调用跟此题相关的知识网络,《政治与法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大立法、法治政府、政府依法行政、职能科学、权责法定、以人民为中心。材料逻辑:试点前职能不清晰,权责不清楚,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试点后,通过设置专门行政机关实现权责法定、职能科学、建立健全国家森林体制机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造福百姓...。时政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颁布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第四步:写答案(规范书写,逻辑清晰):【参考答案】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创建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健全国家公园法律和制度体系,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群众利益,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新模式;//实现了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依法治园的有机结合。深度思考一个问题:答案怎么来的?仔细研磨答案与设问、材料以及教材知识和时政知识的内在联系,答案为什么这样表述?换其他说法行不行?如果更改一下设问,答案应该如何组织?【深度学习】为什么答案是这样?怎么来的?为什么我们强调设问逻辑的统领?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创建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健全国家公园法律和制度体系,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群众利益,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新模式;实现了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依法治园的有机结合。为什么要有这句话?别忘了,新课标强调的一句话:高中思政课程的主线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主要来自教材知识逻辑这主要来自材料逻辑这主要来自教材知识逻辑这主要来自材料逻辑这主要来自材料逻辑和教材逻辑的深度融合为什么强调在设问逻辑统领下?因为答案、材料都是为设问逻辑服务的,材料怎么解读、教材和时政逻辑如何调用、答案语言怎么组织,这些都取决于设问逻辑怎么统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