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邓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两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闭卷考试,不可查阅资料,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7小题,每题2分,共3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请将所选项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张丽莉在家是父母的女儿,在学校是一名教师,在社会是合格的公民,这说明了( )①张丽莉的身份是在各种血缘关系中确定的②我们的成长是离不开社会的③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多方位地认清和思考自己的不同身份④每一个人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都会有多种身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23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某校“风声雨声”时政学习小组持续跟踪学习两会内容和精神。这启示我们( )①作为中学生,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习空间,也应关注国家发展、社会变迁②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学习小组活动不利于学生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④要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列行为不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A.通过网络学习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通过政府网站平台,表达对义务教育的诉求C.中秋节期间,传播带有病毒的“微信红包”D.利用微信APP,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4.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学校给八年级(1)班5个贫困生资助名额,同学们都你争我抢B.李阳拒绝把刚买的数学辅导书借给同学C.张亮的好朋友被刘平欺负了,他挺身而出,把刘平揍了一顿D.同学们踊跃参加到敬老院打扫卫生活动5.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中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这体现了( )①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保护 ②共建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③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④青少年应该积极参与网络生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下列关于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说法错误的是( )A.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B.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C.有利于人们便利、有序地参加社会生活和政治学习D.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7.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材料说明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 )①结交朋友,扩大朋友圈 ②购买物品、寻医问药,无所不能③随心所欲,休闲娱乐, ④查阅资料,学习新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8.《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D.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9.9月23日晚,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我国运动员郑思维、孙颖莎代表参赛运动员进行宣誓,他们同时用英语说道:“我以全体参赛运动员的名义承诺,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尊重并遵守运动会各项比赛规则。”坚定维护规则需要我们( )①从自身做起②自觉维护规则③不断改变规则④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频道,对3940人的在线调查显示,有95.9%的人认为中小学生需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对尊重他人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尊重他人可以促进社会进步③尊重他人就是意味着不尊重自己④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出有损他人的事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下列能体现对他人尊重的有( )①课堂讨论时耐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②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就暴跳如雷③遇见父母的朋友主动打招呼④不愿意与家庭困难的同学交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下列语句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①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②不学礼,无以立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④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这句话体现了(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一个价值标准,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诚信是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的根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要大家的参与,我们在生活中应该(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发挥诚信作用④珍惜个人诚信记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李某为吸引粉丝在网络直播平台表演“无人驾驶”:在开车过程中打开驾驶室车门,迅速下车,跟随车辆步行一段,再上车继续驾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他被交警扣分罚款。李某的行为( )A.是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安全B.是民事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C.是李某的权利,没出事无所谓D.是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16.张勇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抢劫。他立即报案,并向公安机关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歹徒的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张勇提供的线索,很快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张勇的行为表明( )①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②青少年必须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张勇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④我们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智为,维护正义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7.两男子身着日军军装在南京紫金山抗日遗址合影,照片流传网络后引发网友愤慨。两男子被警方抓获,警方通告;两男子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寻衅滋事,被处以行政拘留15天,并提醒公众“莫挑战国家与民族尊严”。这表明( )①违法具有危害性,必受刑罚处罚②亵渎民族的尊严,是严重违法行为③民族尊严须尊重,必须坚决捍卫④法律具有强制性,必须严格遵守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18.辨析题(8分)学校组织八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馆,在参观期间,江浩和几个同学不停的喧哗甚至追逐嬉戏,引起了好多参观者的不满。班主任对江浩进行了劝告和批评。江浩却说:这是我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结合所学知识,对江浩同学的言行进行辨别与分析。19.(10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多的微小善事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据悉,你校学生会打算举办一次“微公益在行动”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1)请你设计一条“微公益”宣传标语。(2分)(2)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有何意义?(4分)(3)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在安定文明祥和的社会中,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健康成长?(4分)(8分)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后,某中学八年级同学对同学们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①中学生上网率高达98%,其中上网聊天、玩游戏的74%②有5.4%的同学浏览过不健康网站,还有个别同学曾进过网吧③有70%的同学上网查阅学习资料和参加学习④30%的同学周末在家上网时间每天超过10小时。(1)从材料中的调查数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利、弊两方面作答,4分)(2)针对材料二中同学们上网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4分)21.(10分)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围绕着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我在社会中成长”这个议题展开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有一些研究任务,请你参与完成。为了形象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一小组展示了下面一幅图:(1)向同学们介绍该图说明的道理。(4分)为了让同学们感悟“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成长”,第二小组成员展示了“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的故事:故事一:童年经历 故事二:奋斗故事 故事三:获得荣誉1937年10月,钱七虎出 生在一艘逃难的船上,童 年时期,他对“中华民族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了 切身体会。新中国成立 后,坚定了他报国信念。 1954年依靠政府的助学 金,钱七虎顺利完成了高 中学业。 从上世纪70年代初 开始,从荒凉戈壁到 边防海岛,从浅埋工 程到深埋工程防护, 在为国铸盾的道路 上,钱七虎始终奔波 在工程一线、奋战于 专业前沿。 2013年中央军委一等功 2019年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第七届“全国敬业 奉献模范” 202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2年“八一勋章” 2023年“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启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离不开社会(国家) 启示:① 启示:②(2)联系所学内容,参考示例,结合上文在①②处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3)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下表中①②空白处内容。(2分)场所 活动形式 具体做法在农田 ① 周日,和父母一起参加播种小麦的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在当地大型工程 研究旅行 ②八年级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 B C D A 6----10 B D C C A11----15 C A C D B 16---17A D二.非选择题18.答案:(1)江浩的言行是错误的。(1分)他的行为是不文明、不遵守秩序,不守规则的行为。他的说法割裂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2分)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文明有礼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1分)遵守规则可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社会规则是人们享受自由的保障。(1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他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和我自由。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分)我们要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社会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1分)19.(1)①每一声问候都是一次微公益,善意不会因为它的普通而被埋没。②每一个微笑都是一次微公益,真诚不会因为它的渺小而被忽略。(2分)(2)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分)(3)要遵守社会规则,依法自律,远离违法犯罪;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信待人、欣赏他人、换位思考等等。(4分)20.(1)获得的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同学们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友;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部分同学未能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而是沉溺于网络甚至违规进入网吧。(答出利的方面给 2 分,答出弊的方面给 2 分,共计 4 分)(2 )我们应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分)21.(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等等。(两点4分)(3)①个人奉献社会(国家),为社会(国家)做贡献 (2分) ②社会(国家)尊重承认个人贡献,授予个人荣誉;等等。(2分)(4)①劳动体验 (1分) ②五一节,和同学们一起参观当地大型工程,感受祖国的变化;等等。(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