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怎样设计实验学习目标知道设计实验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 学习在科学探究中怎 样设计实验。能够在科学探究中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能够对变量进行有效控制, 能够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课前学习任务在科学探究中怎样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通过它的电流会不会改变?怎么改变?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行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是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一、识别三类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二、操作三类变量 三、确定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设计实验步骤 请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调零,调节 。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至适当位置,将电压表示数 U, , 记录到表格中。 3. ,将电压表示数 U,电流表示数 I记录 到表格中。 4.仿照步骤 3 再做 4 次实验,分别将电压表示数 U,电流表示数 I记录到表格中。 四、设计数据记录表【学习任务二】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学习任务三】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提出问题: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是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一、识别三类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二、操作三类变量 三、确定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①将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用细线吊着一个铝块,在空气中测出铝块的重力 G,向量筒中倒 入适量的水,体积为 V0 ,再将铝块完全浸没在水中, 测出 总体积为 V,测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F拉 ,将 G、V0 、V、F拉记入表格。 ② ,仿照步骤①再进行五次实验,记录数据; ③根据 计算出铝块体积并记录,根据 计算出每次浮力大小并记录。 四、设计数据记录表 巩固与练习 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 A 和 B,焦距分别为 5cm、10cm 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 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 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 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 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 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 侧。调节发光物体 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用刻度尺测出发光物体 A 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发光物体 A 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 30cm 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 A 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将发光物体 A 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 20cm 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 A 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任务一: 电路图: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调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至适当位置,将电压表示数 U,电流表示数 I记录到表格中。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将电压表示数 U,电流表示数 I记录到表格中。 4.仿照步骤 3 再做 4 次实验,分别将电压表示数 U,电流表示数 I记录到表格中。实验数据表: 任务三: 实验步骤:①将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用细线吊着一个铝块,在空气中测出铝块的重力 G,向量筒中倒入适 量的水,体积为 V0 ,再将铝块完全浸没在水中, 测出量筒中水和铝块的总体积为 V,测出弹 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F拉 ,将 G、V0 、V、F拉记入表格。 ②改换不同体积的铝块,仿照步骤①再进行五次实验,记录数据; ③根据 V排=V-V0 计算出铝块体积并记录,根据 F浮=G-F拉计算出每次浮力大小并记录。 实验数据表:推荐的学习资源《探究照亮未来》 秦晓文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