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3.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3.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必修2《经济与社会》学案 编制审核:高一政治组 NO:15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框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1.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理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2.结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状况,理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和目标。
【温故知新】
1.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涵、要求、意义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注重解决的问题、重要性、实践要求)
【问题导学】
1.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性
2.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3.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4.从国内外角度探讨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的原因?
5.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6.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7.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
8.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合作探究】
探究一:认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某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改变过去偏重于产品数量、增长速度、发展规模的经济发展思路,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工夫,在增强创新能力上下工夫,通过在经济活动中的比发展质量、比生产效率、比产出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发展、产业转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地区生产总值连年迈上新台阶。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探究二:推动高质量发展
材料一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市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唯一的省级综合性试点,绍兴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绍兴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谋划建设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不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材料二 在促进城乡要素流通上,绍兴市以扩大人才引进、搭建帮促平台、建设“数字三农”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市优质资源向镇村下沉。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选拔工作,成立全市大学生农创客联合会,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2021年来,绍兴市扛起使命担当,以“排头兵”的姿态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和山海协作工程,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拓展与对口地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高标准打造对口工作和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材料三 为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绍兴市将努力创建“一带一路”枢纽重要节点城市,谋建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深化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绍兴越城区加快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积极融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大市场。
阅读材料,分析绍兴市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并结合具体材料进行说明。
探究三:供给侧与需求侧
判断供给侧与需求侧
①根据要素来判断。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②根据原因来判断。供给侧改革基于生产决定消费,需求侧改革基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③根据内容来判断。需求侧改革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来提高总需求,而供给侧改革强调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有效利用。
注:三去一补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根本目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全要素生产率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是指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易错易混】
1.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要把创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我们要建设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
3.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虚拟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4.发展制造业,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随堂笔记】
一、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1.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3.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4.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①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②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
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
1.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
2.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题)
3.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格局)
4.
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支撑)
)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小结: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1.构建新发展格局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巩固提升】
1.2023年7月1日起,我国将部分进口商品进行关税调整,主要调整如下:对部分抗癌药原料、抗新冠病毒药原料等实施零税率。对假牙、造影剂等医疗用品;婴幼儿食用的冻蓝鳕鱼、腰果等食品;电子墨水屏、风力发电机用管子轴承等商品降低其进囗关税。此举有利于()
①消化国内过剩产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②缩小我国对外贸易的逆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③倒逼国内企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顺应消费发展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当前,能源产业迈入“数字能源”新时代。数字能源基于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底座,以价值链、产业链和生态链三大链条为核心,以数字构造力、时空感知力、绿色调度力、安全保障力、数据发掘力、产业创新力这六项能力为支撑,贯穿能源产业全环节,形成“三链六力”主体架构,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和广泛互联。发展数字能源可以()
①推进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②优化能源结构,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③促进能源供需有效对接,增加能源附加值 ④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这个损失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开展“光盘行动”,加强监督执法。这样做旨在()
①全链条发力节粮减损,守护好中国饭碗 ②遏制食品浪费,营造出珍惜粮食的氛围
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④严守耕地红线,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4.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出了新要求。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不再注重经济增长速度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③优化经济结构意味着要弱化供应总量,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中国某通信有限公司落户南非约翰内斯堡,助力当地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这是中国企业服务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又一重要举措。这表明我国()
①对外开放形成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
②对外开放着力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方向转变
③奉行互利共赢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④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发挥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探究情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下的时代要求。
探究任务:结合上述情境内容,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1.D。①:我国将部分进口商品进行关税调整,部分商品实施零税率,部分商品降低其进口关税,此举将会增加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消化国内过剩产能,①不符合题意。②:贸易逆差是指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而材料中的关税调整措施有利于扩大进口,将进一步扩大贸易逆差,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我国将部分进口商品进行关税调整,部分商品实施零税率,部分商品降低其进口关税,此举将会增加商品的进口,从而倒逼国内企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口商品的增加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顺应消费发展趋势,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B。①④:数字能源主要强调数字化技术与能源产业的融合,有利于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①④正确。②:发展数字能源主要强调数字化技术与能源产业的融合,不涉及优化能源结构的问题,②排除。③:发展数字能源有利于提升能源的生产和配置效率,但与能源供需对接无关,不能增加能源附加值,③排除。故本题选B。
3.A。①②:我国持续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开展“光盘行动”,加强监督执法。这样做旨在全链条发力节粮减损,守护好中国饭碗,遏制食品浪费,营造出珍惜粮食的氛围,①②正确。③④:材料中的做法,不涉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耕地红线,③④排除。故本题选A。
4.C。①:经济发展注重质量效益并不意味着放弃经济增长速度,“不再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说法错误,①排除。②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等,要求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即实施创新驱动等,②④符合题意。③:优化经济结构并不意味着要弱化供应总量,而是要优化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③错误。故本题选C。
5.B。①:材料强调的是对外开放,而不是形成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①不符合题意。②③:中国某通信有限公司落户南非约翰内斯堡,助力当地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这是中国企业服务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又一重要举措,这表明我国对外开放着力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方向转变,我国奉行互利共赢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②③符合题意。④: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B。
6.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这就需要夯实农业基础生产能力、拓展并强化涉农产业链等。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土地资源整合,推进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农民增收。
(
5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