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抽测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
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
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
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
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射、御等体育活动被纳入六艺教育体系之中,并形成了一整套体育教育规仪。
明人汇编的《蹴鞠谱》专门指出参与蹴鞠活动者“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
要温良”等。这体现了古代体育
A.形成完备体系
B.蕴含教化功能
C.弱化竞争意识
D.重视规则程序
2.西汉之前的史学家对少数民族的记载多是零星片段,没有专门的民族史记载。司马迁搜
集整理作《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
列传》六篇民族史传,之后的历代史学家皆承袭其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史学研究不断深入
B.民族交融逐步增强
C.强化中央集权需要
D.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3.表1为唐代的部分文书。据此可推知当时
婺州信安县显德乡梅山里祝伯元租布一端
婺州兰溪县瑞山乡从善里姚君才庸调布一端
永平府卫士胡外生贯坊(州)中部县安平乡神安里父通口
北庭都护府仓曹府流外四品、上柱国赏绯鱼袋康处忠,年册一
西州高昌县安乐乡高泉里身为户
表1
A.赋税徭役轻简利民
B.户籍制度严格详备
C.边疆管理严谨有序
D.基层治理规范有效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可日
0000000
4.图1为元朝白银、黄金价格变化趋势图,导致其价格达到顶峰的主要原因是
625
50
500
250
13
125
126012821287130613091312131613211323133113461350
露白织与元抄的比价
一黄金与元秒的比价
图1
A.元朝政府滥发纸币
B.海外贸易不断扩大
C.农民起义冲击经济
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5.“物勒工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
上面,以方便监管和溯源,如至今依然雄伟坚固的南京明城墙,每块城墙砖都有勒名,
其中“黄州府蕲水县”铭文城砖,刻录了十一级烧砖责任人。该制度有利于
A.优化工艺流程
B.提升工匠地位
C.保证产品质量
D.推动技术传承
6.道光咸丰年间,中国社会中逐步出现了一个负责管理地方公务的士绅群体一一绅董。图
2为《申报》记述的从19世纪90年代至1910年关于绅董的条款数量变化曲线。这一变
化的总体态势表明
《条)8
0
60
40
000
屋金孟室蓝多金臺盏菌(年)
图2
A.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B.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C.基层治理成功转型
D.民主思想影响扩大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0000000HD 5C.
①米0 70% 110:22
2024届高三摸底考试参考答案(历史)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
13141516
6
7
8
9
10
11
12


B
D
B
A
B
A
D
D
D
B
B
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20题12分。
17.(12分)
(1)基本情况:设官员管理;平等贸易;参加贸易的主体是边民、各族商
人和官府;商品丰富;禁止军用物资贸易;贸易方式为钱货
贸易。(6分)
(2)作用:满足边民生活需要;增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推动边疆开发
和中原地区的繁荣;推动民族交融;为元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6分)】
18.(14分)
(1)特点:以传教士为主;适应中国文明;取得统治者支持;活动局限在
宫廷;以科学
作为主要手段。(5分)》
(2)原因:教会腐朽;王权专制;商品经济发展;西方思想解放的需要;
西方思想文化
不成熟;中华文化的合理性。(6分)
(3)意义:丰富文化内涵;助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3分)
19.(14分)
(1)内容:勤俭;守信;好学;团结;爱国;注重道德;树立高远目标;
坚持传统伦理。
(6分,任答六点得6分)
(2)评析:
评分细则
分值
肯定
1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
1
实业救国培养人才
1
有利于中国(教育)近代化
1
局限
1
深受传统影响
1
坚持纲常教育
1
束缚学生发展
20.(12分)
层次
内容
得分
政治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肃清土匪和反革命武
3
装/抗美援朝
经济
土地改革/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价稳定
教育价值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
3
文化
言传画的史实价值(艺术价值)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