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六单元 单元复习课时空坐标主题一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事 件 内 容中共一大 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统治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开辟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井冈山会师 创建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队伍红军长征 进行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绝对控制权;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主题二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项目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事件 国民革命 全面抗日战争原因 国共两党都主张反帝反封建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时间 1924-1927年 1937-1945年表现 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 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成果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胜利原因 国共合作、工农革命运动发展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启示 合作、团结才能共赴国难,才能共度时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主题三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大会议主题探究主题一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之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从单枪匹马到统一战线,从屡屡受挫到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走向独立、走向富强。时空观念:分析历史事件并制作年代尺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1)请将下面词语填入对应位置。(4分)“灯塔指引”: “生死攸关”:“星火燎原”: “开天辟地”:【史料实证】材料二 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几个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别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实力变化过程并说明其原因。(4分)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分)【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家国大义。材料四(4)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材料四图中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字母填入表格。(6分)史实 人物序号北伐名将,所向披靡,屡破强敌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材料五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复兴之路》(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举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抗击日本侵略的“模范行动”。(2分)主题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世纪30年代,日本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 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片史料——民族之殇】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哪几个重大事件 (2分)【历史分析——民族之醒】材料二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背景。(6分)材料三 国民党……拥有200万军队,背靠中国大后方,处于抗日战争的正面防御地位,直接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但所掌握的武装力量数量较少……故而不适宜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打正规战。——郭绪印《评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 (2分)请列举出国共两党抗战中著名的战役各一例。(2分)【家国情怀——民族之兴】材料四 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哈罗德·伊萨克斯最早开始关注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这一问题。他在《心影录——美国的中国形象》一书中将中国抗战时期的形象描述为“崛起中的英雄”,认为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由于中国人民在团结抗日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英勇的刚毅和顽强,无论中国当时如何被看待,此时在众多美国人心目中对中国人同情的形象,上升到了无可匹敌的顶峰。——程廉《二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哈罗德·伊萨克斯将中国描述为“崛起中的英雄”的原因。(2分)(5)以史为鉴,这段抗日战争史带给我们什么思索 (2分)第五、六单元 单元复习课时空坐标主题一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事 件 内 容中共一大 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统治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开辟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井冈山会师 创建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队伍红军长征 进行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绝对控制权;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主题二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项目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事件 国民革命 全面抗日战争原因 国共两党都主张反帝反封建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时间 1924-1927年 1937-1945年表现 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 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成果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胜利原因 国共合作、工农革命运动发展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启示 合作、团结才能共赴国难,才能共度时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主题三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大会议主题探究主题一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之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从单枪匹马到统一战线,从屡屡受挫到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走向独立、走向富强。时空观念:分析历史事件并制作年代尺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1)请将下面词语填入对应位置。(4分)“灯塔指引”:D “生死攸关”:C“星火燎原”:B “开天辟地”:A【史料实证】材料二 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几个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别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实力变化过程并说明其原因。(4分)答:1927—1928年,由于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中国共产党实力急剧下降。1928—1930年,由于中国共产党调整政策,开始大力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实力不断恢复和发展。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分)答: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家国大义。材料四(4)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材料四图中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字母填入表格。(6分)史实 人物序号北伐名将,所向披靡,屡破强敌 A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B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 C材料五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复兴之路》(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举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抗击日本侵略的“模范行动”。(2分)答: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主题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世纪30年代,日本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 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片史料——民族之殇】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哪几个重大事件 (2分)答: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历史分析——民族之醒】材料二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背景。(6分)答: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国民党统治。材料三 国民党……拥有200万军队,背靠中国大后方,处于抗日战争的正面防御地位,直接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但所掌握的武装力量数量较少……故而不适宜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打正规战。——郭绪印《评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 (2分)请列举出国共两党抗战中著名的战役各一例。(2分)答:作战的区域和方式:国民党是正面战场,只依靠军队;共产党是敌后战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家国情怀——民族之兴】材料四 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哈罗德·伊萨克斯最早开始关注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这一问题。他在《心影录——美国的中国形象》一书中将中国抗战时期的形象描述为“崛起中的英雄”,认为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由于中国人民在团结抗日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英勇的刚毅和顽强,无论中国当时如何被看待,此时在众多美国人心目中对中国人同情的形象,上升到了无可匹敌的顶峰。——程廉《二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哈罗德·伊萨克斯将中国描述为“崛起中的英雄”的原因。(2分)答: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5)以史为鉴,这段抗日战争史带给我们什么思索 (2分)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努力学习,发愤图强,振兴中华;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两国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创和平等。(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即时检测,请使用“单元素养评估(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六单元 单元复习课 练习 (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docx 第五、六单元 单元复习课 练习 (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