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测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第I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自“双减”实施以来,中学不断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开展了古筝、书法、国画、 诗词朗诵等十多项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进行自由选择,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新的中学生活①见证着我们成长的生命进程 ②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发展③可以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 ④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机会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 一个孩子在海滩上堆城堡,一位长者走过来问:“你在玩沙子吗? “孩子说:“不,我是设计师,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堡。”多年后,这个孩子果真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这说明A.我们只要树立了远大理想就一定能取得成功B.明确目标、树立理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C.少年时期对人生和理想的探索与思考是最成熟的D.只要对自己的理想持之以恒,就能成为创业达人3.《梁家河》中写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回忆,“我到农村插队后,上山放羊,我揣着书, 把羊拴到山峁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 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这段回忆启示我们要①坚持终身学习,就一定能做出伟大成就 ②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③端正动机,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 ④独立思考,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英语课上,老师不断抛出话颠,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自愿组合、编排表演课 本剧;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上课主动发言的多了,不合作交流的少了。这对我们 的启示是①相信自己,克服自卑,就能收获学习的成功②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做学习的主人③学习不只是在学校,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④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要求我们更应主动学习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残疾考生魏样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清华大学招生办在致魏祥的信中写到:④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这一句话一时之间成为网络热词。他的故事也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考生和很多家长。魏祥虽身有残疾,但坚持学习,其原因是A.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B.只要家庭条件好,不学习也能成功C.残疾人在学习上会得到特别的优待 D.只要努力学习,我们就能拥有一切6.观右图,启示我们在“双减”政策下,要提高 学习成绩,应该A.拒绝校外培训,强化死记硬背B.参加线上教学,忽略家庭教育C.培养学习兴趣,讲究学习方法D.提高自主能力,拒绝合作竞争7.有人追问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成功的秘诀,他说:“因为我想做一个有用的人。 如果社会不能接纳我,说明我自己肯定也是有问题的。”陆鸿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还为不少跟自己一样的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展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陆鸿的成长经历 启迪我们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②自强不息,磨砺坚强意志③投身大众创业,弃学赚钱 ④自立自强,追求完美人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8.中学生子轩为无法加入学校篮球队而烦恼。请你根据下图,为他选择一个有助于实现预期目标的应对措施A.从容面对,顺其自然 B.增强实力,扬长避短C.自愧不如,调整目标 D.悦纳自己,放弃努力9.学校举行演讲比赛,老师鼓励小明参加。虽然不太擅长演讲,但为了不让老师失望,小 明硬着头皮报名了。为此,他克服爱睡懒觉的习惯,每天早起练习。在正式参加比赛时, 他本来以为自己会紧张得语无伦次,结果却发挥很好。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有强烈的自信心 B.努力做到扬长避短C.激发了自身潜能 D.悦纳自己的不完美10.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引用的这句 古诗,告诉我们A.友谊是不能没有原则的 B.友谊是永恒的、不变的C.友谊决定着人生的方向 D.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11.七年级某班同学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部分结果汇总如下:这一调查结果说明A.朋友成为青少年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B.交朋友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生活的主要任务C.青少年只能与朋友交流分享,与其他人无法交流D.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交友的范围、深度都在发生变化12.有人认为“好朋友就要两肋插刀”。右图这种“变了味的帮助”让我们认识到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B.友谊需要忠诚,但不能没有原则C.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D.朋友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困难13.我和小丽是好朋友,我们俩同时竞选班长,结果我被选上了,她落选了。我多次想 安慰她,但是她一直不理我,我们逐渐不往来了。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①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②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学习成绩等③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④友谊总是能给人带来快乐,让人向往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下列是一些同学对交友的感受和打算,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小强说:“当朋友做出伤害友谊的举动时,只能选择宽容。”②小刚说:“我要珍惜同学友谊,在新班级多交几个好朋友。”③小明说:“我要交对自己有用的朋友,其他人就不用搭理。”④小勇说:“我要慎重结交网友,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道德与法治课上,赵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网上交往”,组织了一次辩论赛。 正方观点是“网上交往利大于弊”,反方观点是“网上交往弊大于利”。下列属于反方观点 的有①网络交友方便快捷而且安全性有保障②互联网有时会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③网上交往可以把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④网上交往一般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6.今年暑假我市一位七年级小朋友参观某遗址时,得到几个关键词有:约70万—20万年、打制粗糙石器、学会使用火。该遗址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17.下图中的这一组文物可用于探究A.新石器时代的种植技术B.远古人类的生产工具C.原始农耕时的生产生活D.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18.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之一。早在传说中的炎帝、黄帝之时,我们的祖先 就有了姓和氏。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禅让制度19.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如下提供的关键词, 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主题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原始农耕生活的起源与发展C.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这一时间可描述为A.公元20世纪70年代B.公元21世纪70年代C.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D.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21.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右图所示的形势图是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22.下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汉字全来源于象形字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23.《史记 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春秋时期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24.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被称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2000年联合 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中国第17处世界 文化遗产。都江堰修建于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25.成语“守株待兔”,讽刺了哪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战国时期用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他人的思想家属于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26.右图为诸子百家关系图。该图反映出A.法家思想源于儒家思想B.儒家思想居于核心地位C.诸子百家思想日益趋同D.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27.战国时,各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命李斯采取措施,导致字的写法出现如下图的演变,此种变化A.有利于秦灭六国B.适应了国家统一C.推动了儒学独尊D.加速了秦朝灭亡28.人们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我国历史上某次革命的首创精神。和该历史事 件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秦末陈胜、吴广 B.秦末项羽、刘邦C.商汤 D.周武王29.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同时释放奴婢,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这些规定反映出汉初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的风气盛行C.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D.以德化民的治国理念3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图像证史”探究活动,选用了如下两幅图片。据此判断,该 兴趣小组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汉初“休养生息”B. “文景之治”形成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佛教文化的传播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第II卷共4小题,第31、32题为历史试题,第33、34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请按要 求写在答题卡上。31. (10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两个地区的房屋样式?(2分) 造成图一、图二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材料二:(2)将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按照时序排列(3分)(填写字母)。(3)仿造以下示例,从上列图片中选择若干个文物,拟定一个主题。(2分)例:选择上述材料中的B、F, G,能够用于研究的主题为中国古代高超的工艺。选择上述材料中的 ,能够用于研究的主题为 。(4)仿照以下示例,从上列图片再选一个文物,为其写一句说明。(2分) 例:图D所示文物既能反映当时的铸币技术水平,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图_所示文物既能反映 ,也能反映 。32. (10分)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改革篇】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赏不私亲近——《战国策 秦策一》(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的做法符合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观点?(3分)“商君治秦”有何历史意义。(3分)【创新篇】材料二:秦朝的政治结构图(2)秦始皇首创了材料二图中的制度,写出这一制度的名称。(1分) 图中空白部分应该填写哪一官职?(1分)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1分)材料三: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3)针对材料三这种现象,西汉的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分)综合材料二、三,说说秦汉时期呈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33. (8分)2023年9月,七年级学生开展“开学第一课”探究活动。【科学梦想】曹臻作为国家大科学装置“拉索”的首席科学家,深情回顾中国科学家奋 斗三十余年.拉索的核心目标是探索宇宙射线的起源,在建拉索之前,我国在西藏羊八井和国外合作宇宙线研究已经多年,但在技术上一直是国外专家在主导。为此,他们决心建设一个中国自己的观测站,这也是他们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下来的信念所在。曹臻鼓励同学们:未来是你们的时代,请保持梦想,保持对宇宙未知的好 奇,这些宇宙的未解之谜,将来一定要由你们来破解!(1)曹臻等科学家的事迹对中学生确立和实现梦想有何启发?(4分)【学习天地】2023年9月,启东中学高三学生陆宣同以优异成绩入选全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代表队,初一暑假的一次研学旅行,他被化学这门科学的神奇所吸引,他开始观察并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此,他还自学了初中和高中化学内容.在 学习方面,他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经验:“学透每一个知识点,然后竞赛前再梳理 一下思路.”有时我也觉得学习挺难的,但每次在攻克难题后又感到莫名的兴奋。(2)从学习的角度,说说从陆宣同的成长经历悟出的道理。(4分)34. (12分)七年级同学围绕“过积极健康的中学生活”展开了探究。探究一:小单同学升入七年级后,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的科目变多了,学习的内 容变难了,他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和新同学交朋友;他越来越渴望独立,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紧张.面对这一系列变化,小单同学认为:初中生活只给自己带来了挑战,没有新的发展机会和可能。(1)谈谈你对小单同学观点的看法。(4分)探究二:对于交友,小美和小宇同学分别发表以下观点。(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析小美和小宇的观点。(4分)探究三:在小明同学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上,有以下两个栏目中写道:写给自己 老师的寄语昨天的我,自由散漫,不会合 理利用时间。今天的我,明白了初 中阶段的重要性,主动改正缺点, 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明天的我,努力向着理想前进。 你是一个聪明、活泼、乐于助人的学生, 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不足之处是作业格式不够规范,有时因粗心而犯错。 希望你以后多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3)结合以上栏目中的评价,说说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理解。(4分)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第Ⅰ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第1至15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6至30题为历史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B 17、C 18、C 19、C 20、CB 22、D 23、C 24、B 25、CD 27、B 28、A 29、A 30、C第Ⅱ卷共4小题,第31、32题为历史试题,第33、34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31.(10分)(1)黄河流域(1分); 长江流域(1分);自然环境的不同(1分)(2)FCBAEDG(FBAEDG)(3分,每空0.5)(3)例:选择上述材料中的A、B能够用于研究的主题为商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选择上述材料中的B、C能够用于研究的主题为商朝辉煌的文明;选择上述材料中的D、E能够用于研究的主题为秦的变法与统一;(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4)图A所示文物既能反映当时的青铜铸造水平,也能反映当时的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方面内容;图B所示文物既能反映商超的青铜铸造水平也能反映当时的审美取向;图G所示文物既能反映汉代高超的工艺也能反映当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10分)法家(1分);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分,任意3点)中央集权制度(1分); 御史大夫(1分;) 郡县制(1分)推恩令(1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2023—2024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测试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C C A C A B C D A B B D D文字题33.(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少年有梦不应至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实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和坚持;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1点1分,共4分)(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都可以是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他自学化学内容,体现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是苦乐交织的,学习中有辛苦,但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1点1分,共4分)34.(1)小单观点错误。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面对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1点1分,共4分)(2)小美的观点错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小美没有看到交友的重要性,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等都会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3点中任意1点1分,共2分)小宇观点错误。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4点中任意1点1分,共2分)(3)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老师的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我们要重视老师的评价,客观冷静分析,用理性的心态去面对。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还可以促进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我们需要不断扬长避短,激发自己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1点1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