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关爱他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关爱他人 教案

资源简介

7.1关爱他人 教案
【课程标准】
本课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但是,有的学生虽然表示要积极主动关爱他人,可是在实践中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行动力。有的学生以自我保护为理由,拒绝向身处困境的人提供帮助。而关爱他人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因此,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悟关爱对他人、对社会和自己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通过阐明关爱他人应有的情怀、应把握的尺度、应讲求的策略方法,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并将关爱他人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目标】
1.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2.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他人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关爱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
难点: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
【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采用情境体验法、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图片内容简介:重阳节期间,我校学生志愿者,前往老年护理院看望老人,并送上节日的祝福。在老年护理院,志愿者们表演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为老人们带来欢乐,送上祝福!
教师导入语:岁月有情,人间有爱。关爱让我们有力量穿越阴霾,关爱让世界春暖花开,关爱让我们与幸福同在。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志愿者前往老年护理院看望老人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幸福。)
二、分享故事,畅谈感悟
材料一:李彤是我校2017级的一名学生,患有白血病,住院治疗期间,为缓解李彤一家的经济负担,全校师生奉献爱心,掀起了为李彤同学爱心捐款活动热潮。
思考1:你有过被人关爱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与大家一起分享。
材料二:我校有很多同学利用周末、假期等空闲时间为老人洗脚、捶背、表演节目等,为老人们带来欢声笑语……思考2:你有过关爱他人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真实的事例,让学生理解关爱的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为深刻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做铺垫。)
思考3:被他人关爱或关爱他人时,你的感受如何?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享自己被他人关爱或关爱他人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分析关爱对于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感悟关爱他人传递的社会正能量。)
三、阅读教材,探究分享
阅读课本P77——探究与分享,思考:
1.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3.如果你是目睹这一过程的人,你会说明情况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受人的素质、客观情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是难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关爱他人的行为,而是应该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这一基本素质。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因为关爱他人而被人误解的事情,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实情境的复杂性,进而思考在复杂情景中要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培养关爱他人的基本素养。)
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展示材料: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广大劳动群众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思考:作为中学生,你可以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些什么?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中华儿女都在为抗击疫情奉献着自己力量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无大小之分,贵在心意,应尽己所能,在能力范围内对他人进行援助,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五、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材料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受大家的感染,学生张华也想为抗击新冠肺炎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华想用压岁钱购买一批口罩,捐赠给武汉,于是通过某网络平台,添加了王某雄的微信,对方声称有特殊渠道可以购买到口罩,但是要通过买方先付款的方式进行交易。张华犹豫了……
小组讨论:当你是张华的朋友时,你会怎么办?
材料二:后来通过看新闻,张华了解到:王某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506800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
思考:上述材料对你关爱他人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能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疫情期间发生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复杂情景中,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能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关爱他人。)
材料三:播放视频《南京理工大学给贫困生“暖心饭卡”补助》
(内容简介:“暖心饭卡”是针对该校贫困生进行“精准援助”的工程,目的在于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这次给贫困生的伙食补贴方式是“直接打入饭卡”,学生不需申请,不用审核,甚至完全不知情。学校想在确保学生尊严的基础上,给贫困生带来温暖。)
思考:“暖心饭卡”暖在哪里?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设计意图:通过南京理工大学 “精准扶贫”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时要充分考虑他人感受,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给予他人帮助。)
六、学以致用,提升素养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面对以下情况,你会如何做?
(1)父母工作太累,生病了,你会……
(2)小学生正在被几个社会青年索要保护费,你会……
(3)行走不便的老人,在路边摔倒,你会……
(4)班级开展向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活动,你会……
(5)在朋友圈看到通过水滴筹筹集看病资金的消息,你会……
(6)正在考试,好朋友李明问你第三题怎么做,你会……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关爱的艺术,积极主动关爱他人,将关爱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材料展示、播放视频、分组讨论、创设情景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感悟关爱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懂得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本节课“暖心饭卡”素材选用不够贴合学生实际,替换成中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教学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