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面镜成像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规律、特点及平面镜的应用。教学难点:实像和虚像三、教学分析《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环节一:导入新课师:老师演示一个小魔术。将硬币放入存钱罐,硬币消失,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课题。平面镜成像环节二:新课讲授1、师生共同探讨其实平静的水面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块平面镜,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美景:教师展示光滑的瓷砖、镜湖等图片。师:同学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结合我们生活,思考一下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会有一些零散的答案)师:客观评价学生的回答,引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2、拿出一个大镜子,学生观察镜中的像和自己有何特点利用桌上的平面镜,照下你的脸和手掌的物像大小关系用桌上的镜子,照下你的手靠近和远离平面镜物像的位置关系(过程中教师适当的讲解)然后让同学们根据桌面上的器材,自行设计和进行实验探究。第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第二:猜想与假设;通过报告,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第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计划(在实验桌上,有满足探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学生根据自行设计的试验计划合作完成小组实验。第四,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得出结论。推荐代表,依次述说结论和如何得到这样的结论等情况。(过程中教师引导)活动小结:出示幻灯片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使虚像。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展示练习题当堂完成与讲解。PPT展示:1、课堂练习(根据时间适当练习)学生述说自己在本节课上最大的收获......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实验过程中发现点燃的蜡烛随着燃烧会慢慢变短,并且蜡烛容易倒下,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蜡烛呢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并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