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 促进民族团结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 促进民族团结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镇光相九年制学校 邹俊
课题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节《促进民族团结》
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治观念: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 国家主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基本方针。 2.教学难点:国家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
三、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教材分为“民族大家庭”和“家和万事兴”两框,第一框主要呈现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二框主要呈现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教材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由浅入深,内容有延展性,为师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间。 2.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储备,思维活跃,对新知的接受能力较强。通过前期学习,对国情有了初步认识,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帮助。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播放视频《56个民族变装合集》。提问:同学们,视频中出现了多少个民族呢? 1.学生:歌曲中出现了56个民族。 以视频开启课程,提高学生兴趣。
环节二 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56个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引入并展示本节课题《促进民族团结》。
环节三 播放歌曲 听歌曲,认识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引导学生从歌曲中认识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
环节四 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 识图,思考:从图片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识图,思考:从图片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环节五 播放视频《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观看视频,思考: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新型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思维。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个民族共同繁荣;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环节六 展示相关截图 观看相关截图,了解:我国是怎样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说出我国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政策 引导学生思考,并师生沟通总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
环节七 师生归纳整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让学生在教材上整理、勾画相关知识点。 让本节知识系统化
环节八 展示人民币 观看人民币,说出:人民币上印着哪些民族的文字?人民币上的任务分别是哪个民族的? 引导学生从人民币上认识主要少数民族。
环节九 出示相关材料 阅读材料,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师生共同总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必由之路。
环节十 播放相关视频 观看视频,思考: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结合视频,师生共同总结: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在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不同措施。提醒学生在教材上做相关笔记。
环节十一 播放相关视频 观看视频,思考:青少年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结合视频,师生共同总结。提醒学生在教材上补充相关笔记。
五、结合板书设计,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