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四平市九年级初中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物理与化学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吉林省四平市九年级初中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物理与化学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平市2022~2023学年度初中毕业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
3.C
4.D
5.C
6.B
二、填空题
7.下方:
折射
8.费力:
振动
9.火
大地
10.变大
变大
11.可再生
电磁
12.大气压
物体的
形状
13.熔化
接触面粗糙程度
14.加热
600
15.100
80
三、计算题
16.解:(1)R2=U2/P2=(3v)2/4.5w=22---2分
(2)P-P1+P2=3w+4.5w=7.5w-=-1分
Q=W=pt-7.5w×10s=75J---2分
17.解:(1)F浮=G排=m排g67500×103kg×10N/kg6.75×108N----3分
(2)P=pgh=1.03×103kg/m3×10N/kg×10m=1.03×10pa---2分
四、简答题
18.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这是甲醛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1分):
而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这种气味随温度的升高而加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越剧烈(1分)。
19.答:路灯是并联(1分)。因为其中一盏灯坏了,其余灯仍亮,由于并联电路中的用
电器相互不影响工作的特点可知路灯是并联(1分)。
20.答:通电后列车的下方和轨道的上方形成同名磁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1分),
使列车和轨道之间彼此分离减小摩擦力(1分),列车在推动力的作用下行驶。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21.(1)
(2)
(3)
电源

22.40.0:
小:
非平衡
23.像的位置:
完全重合:a
24.受热均匀:a:温度不变
25.电流表进行调零:
如图所示;R;>
三我
26.用牙签将油桃压入待测液体中浸没(液体未溢出),静止时:小于:
(m2-m1)/p水;(m4-m3)pk/(m2-m1):(m5-m3)p水/(m2-m1)
物理试题·答案第1页(共1页)四平市 2022~2023 学年度初中毕业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项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2.B
[解析]氧气能供给呼吸,故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
氧气。故选 B。
3.D
[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
使热量及时散去,A 错误;用 pH 试纸测定稀硫酸的 pH 时,应将 pH 试纸放在
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稀硫酸滴到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
色板对照,读出 pH,另 pH 试纸不能润湿,应用干燥的,故 B 错误;倾倒稀
硫酸时,瓶塞要倒放,同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C 错误;滴加稀硫酸时,
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故 D 正确。
4.C
[解析]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A 错误;硬水是指富含钙镁离子的水
样,遇到肥皂水容易发生反应生成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浮渣,而软水则无明
显现象,B 错误;生活污水含有污染物,不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应该集中处
理排放,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C 正确;水的分子式为
H2O,其中并不含氢分子(H2),从组成上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
观上看,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D 错误故选 C。
5.D
[解析]A.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并不是
利用其导电性,故 A 错误;
B.银的导电性好,但是其价格较高,成本高,一般不用于制电线,故 B 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用
作灭火,并不是利用其能与水反应,故 C 错误;
D.熟石灰显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故 D 正确。
6.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催化剂 2CO+2NO ==== N2+2CO。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甲是CO,丙是N2,所以丙不是氧化物,A 错误;由
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N2)和丁(CO)的分子个数比为 1:2,B 错误;根
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 错误;该反应的反应
物CO 和NO 均为有害气体,生成物N2和CO2,均为无害气体,D 正确。
化学试题·答案 第1页(共5页)
{#{QQABQYSQggigQABAAQhCUwXSCgOQkBAACCoGwBAIIAAAwRFABAA=}#}
7.A
[解析]A.该装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说
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该实验能够达到目的。
B.如图所示,虽然向水中加入浓硫酸后会使温度升高,但红磷和白磷都浸没
在水中,都未与氧气接触,都不能燃烧,则无法比较二者的着火点,故该
实验不能够达到目的。
C.如图所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从长导管导入后会从短导管导
出,装置无法观察到水被排出到量筒内,则无法测量氢气的体积,故该实
验不能够达到目的。
D.如图所示,左侧铁钉浸没在水中没有与氧气接触,右侧铁钉处于干燥的空
气中未与水接触,因此两支试管内的铁钉都不生锈,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
件,故该实验不能够达到目的。
8.D
[解析]A.配制溶液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试剂瓶,
故 A 正确;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水少于需要的水,从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
大,故 B 正确;
C.称量氯化钠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右,说明砝码重于药品,应继续添加药品,故C
正确;
D.玻璃棒的搅拌可以加速NaCl 的溶解,并不能增大NaCl 的溶解度,故D 错误。
9.C
[解析]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当一氧化
碳的浓度较低时无法点燃,A 错误;
B.溶解、过滤、蒸发,只能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无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B 错误;
C.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和熟石灰不
反应,故可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C
正确;
D.分别将镁片、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锌均能与硝酸银反应,有银白
色固体析出,说明镁、锌比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镁、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D 错误;故选C。
10.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像分析,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气
体,反应开始,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反应结束,固体质量不为 0,A 项不符合
题意;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2H2 +O2 === 2H2O,所以反应后分子个数减少,B 项不符合题意;向等
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消耗等质量稀硫酸
时,消耗锌的质量大于铁,产生氢气质量相等,随着硫酸的不断加入,锌先反
应完时,曲线出现拐点,铁继续反应产生氢气,铁反应完时氢气质量不再增加,
化学试题·答案 第2页(共5页)
{#{QQABQYSQggigQABAAQhCUwXSCgOQkBAACCoGwBAIIAAAwRFABAA=}#}
C 项符合题意;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
钾晶体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不会增加,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二、填空题: +3
11.(1)HCl (2)CO2 (3)Fe2O3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
化碳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符号
为 CO2。
12.(1)维生素 C (2)淀粉、蛋白质 (3)C (4)硝酸钾
[解析](1)维生素 C 缺少时,就会得坏血病;
(2)能给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紫薯中富
有淀粉属于糖类,还有蛋白质。
(3)A.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单位是 1 省略不写,相对原子质量是一
个比值不是物质的实际质量,不能用质量的单位表示,A 错误;
B.由图 2 可知硒的质子数为 34,但在原子里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
等,B 错误;
C.由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可得:X=34-2-8-6=18;C 正确;
D.硒元素汉字名称中含有“石”旁,属于非金属元素,D 错误。故选:C;
(4)复合肥是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硝酸钾含有
钾元素和氮元素,所以是复合肥。
13.(1)60 (2)硝酸钾 (3)蒸发结晶
[解析]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g,表示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20g 硝酸钾,
则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10g 硝酸钾,所以溶液质量是 60g;
(2)30℃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溶解度,即等量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的硝酸钾质量大于氯化钠质量,将 3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
液蒸发 10 g 水,溶解在 10 g 水中的溶质会析出,则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
晶体较多;
(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故当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
三、简答题:
14.(1)二氧化碳(或 CO2) (2)石油
[解析](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
石油、天然气。
15.(1)AC (2)Ca(OH)2+CO2==CaCO3↓+H2O (3)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解析](1)浓氨水显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所以会扩散
到棉团上,使棉团变红;在这个实验中,并不说明氨分子的质量,故选
AC;
(2)CO2 和 Ca(OH)2 反应生成 CaCO3和 H20。故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化学试题·答案 第3页(共5页)
{#{QQABQYSQggigQABAAQhCUwXSCgOQkBAACCoGwBAIIAAAwRFABAA=}#}
(3)图是教材中的实验,白磷本身是可燃物,所以还需要氧气,同时温度需
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是热水,温度已经达到白磷着火点,故填
可燃物和氧气接触。
16.(1)塑料顶盖 (2)抗腐蚀性强(或硬度大或密度小) (3)水和氧气
17.(1)乳化 (2)煮沸 (3)BC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检验是否是硫酸,
不能用酚酞试液,因为硫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用氯化钡溶液,因为硫
酸铁与氯化钡反应也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硫酸;可用铁粉,
观察是否生成气泡,可用氧化铜,观察是否溶解,溶液是否呈蓝色。
四、实验题:
MnO2
18.(1)试管 (2)②⑦ 2H2O2 === 2H2O+O2 ↑ (3)AC
[解析]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反应的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②,收集较纯净
的氧气应选择排水法,故装置组合为②⑦。
[解析]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红是由于没有与湿润的二氧化碳接触,可能是二氧化
碳被吸收或湿润的二氧化碳被干燥,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吸收二
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二化碳,所以选 AC。
19.【实验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实验 2】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I+CO2↑+H20
【实验 3】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酚酞试液
【反思拓展】防水(或防潮或密封)
[解析]【实验 1】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内,带火星木条复燃;
【实验 2】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若
有大量气泡生成,则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
【实验 3】证明溶液 M 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要先除净碳酸钠,因为碳酸钠溶液
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干扰氢氧化钠检验,所以向溶液
M 中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除净碳酸钠,再向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如果上层清液变红,说明溶液 M 中有氢氧
化钠,如果上层清液不变色,则说明溶液 M 中没有氢氧化钠。
【反思拓展】过碳酸钠能与水反应,而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应该防潮密封保存。
五、计算题:
20.(1)0.8g (2)9.8%
解:(1)由图示可知,在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消耗的 NaOH 溶液的质量为 16g,溶
质的质量为:16g×5%=0.8g;
(2)设 10g 稀硫酸样品中含有 H2SO4 的质量为 x
2NaOH+H2SO4 ==Na2SO4 +2H2O
80 98
0.8g x
化学试题·答案 第4页(共5页)
{#{QQABQYSQggigQABAAQhCUwXSCgOQkBAACCoGwBAIIAAAwRFABAA=}#}
80/98=0.8g/x
X=0.98g
稀 H2SO4 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8g/10g×100%=9.8%
答:稀 H2SO4 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9.8%。
化学试题·答案 第5页(共5页)
{#{QQABQYSQggigQABAAQhCUwXSCgOQkBAACCoGwBAIIAAAwRFABAA=}#}四平市2022-2023学年度初中毕业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物理·化学合卷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请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物理答题卡
16.解:
。。。。,。。。。。,


条形码粘贴处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准考证号
缺考标记,考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禁城!由监考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正确填涂
负责用照色字
注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

迹的签字笔填
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
错误填涂
项案无效,在草稍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请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
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21,(1)
(2)
(3)
单项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7.解:
电源
1[A][B][C][D]
3[A][B][C]CD]
5[A][B][c][D]
2[A][B][C][D]
4[A][B][C][D]
6[A][B][C][D]
图8
图9
图10
22.(1)
(2
(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请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23.(1
(2
(3)
四、解答题(每题2分,共6分)(请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24.(12
(22
(3
18
25.(1)
(2)
10
(3)
19
(4)
图14乙
26.(5)
20
5
(6)
(7)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考生保持答题卡干净整洁,不要污损、破坏!
化学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炬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五、计算题(共6分)(请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15.(1)
20.(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2)
Fe-56Zn-65H-1S-320-16Na-23
(3)
(2)解:
一、单项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
16.(1)
1[A][B][c][D]
6[A][B][c][D]
2[A][B][C][D]
7[A][B][C][DJ
(2)
3[A][B][C][D]
8[A][B][C][D]
4[A][B][C][D]
9[A][B][C][DJ
(3)
5[A][B][c][D]
10[A][B][c][D]
17.(1)
(2)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请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11.(1)
(2)」
(3)
18.(1)
12.(1)
(2)
(2)
(3)」
(4)
13.(1)
(3)
(2)
(3)
19.【实验1】
【实验2】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请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青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实验3】
14.(1)
(2)」
【反思拓展】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图1
) (
图2
)四平市 2022-2023学年度初中毕业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化学试题
物理和化学试题共 8 页。物理满分 70 分,化学满分 50 分,共计 120 分。考试时间 为 10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 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做答, 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 无效。
————物 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1 .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 .路灯下人的影子 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
C .教室里的黑板“反光” D .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
2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天教室地上洒水能降低室内温度,是因为液化放热
B .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表面的“白粉”,是凝固形成的
C .冰箱里的制冷剂在冷冻室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D .天冷时我们呼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小水滴汽化形成的
3.如图1甲所示, 闭合开关, 两灯泡均正常发光,
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1
乙所示,通过灯泡 L1 和 L2 的电流分别为
A .1.2A ,1.2A B .0.3A ,0.3A
C .1.2A ,0.3A D .1.5A ,0.3A
4 .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 50N
B .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 35℃
C .初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0.7dm
D .中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 1.2m/s
5.小明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 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 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 .小明冲过终点线才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
C .小明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
D .小明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物理·化学试题 第1页(共 8 页)
6 .电拉力计的简化原理如图 2 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与弹簧
上端固定在一起,同方向升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
越大,弹簧伸长量越大。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随拉力增大而增大
B .电流表的示数随拉力增大而增大
C .电压表的示数随拉力增大而增大
D .定值电阻 R0 消耗的电功率随拉力增大而减小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7 .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动,看得很清楚。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要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 (填“上方”或“下方”)才能叉到鱼,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
8.如图 3 所示,小儿垂钓时的鱼竿是 (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怕得鱼惊不应人”是因为人说话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该声音会将鱼吓跑。
9 .在家庭电路中,用试电笔辨别输电线时,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线(选填“火”、“零” 或“地”);带有金属外壳的电水壶用三脚插头,是为了使用时让金属外壳与 相连。
10 .如图 4 所示,用气筒向烧瓶内用力打气,瓶塞未跳出时,瓶内气体的内能将 , 瓶内气体的密度将 。
11.我国“祝融”号火星车上安装的太阳能板能将太阳能源源不断转化为电能, 因为太阳 能是 能源; “祝融”号火星车是利用 波将信号传输回到地球。
12 .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门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 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桶被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 。
13 .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 这是沥青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沥青里加入石 子的目的是使路面坚固,同时也增大 来增大摩擦力。
14 .某家用电热壶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档位,其简化电路如图 5 所示, R1 、R2 是 电热丝, R1=1050Ω, R2=50Ω。开关 S 接“1”时,电热壶为 档位。开关 S 接“2”时, 通电 5min,电流通过 R2 产生的热量为 J。
15 .如图 6 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 800N 的货物,所用的拉力 F 为 500N,货物 在 50s 内匀速上升 5m。在此过程中,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是 %。
(

3
) (
图 4
) (

5
)图 6
三、计算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6 .如图 7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3V。闭合开关 S 后, 电阻 R1 的电功率为 3W,电
阻 R2 的电功率为 4.5W。求:
(1)电阻 R2 的阻值;
(2)整个电路在 10s 内产生的热量。
图 7
物理·化学试题 第2页(共 8 页)
(

8
) (

10
) (

11
)
17 .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排水量为 67500t,舰体底部在水面下 10m 深处。求: (1)当航母满载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N?
(2)此时舰体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Pa?(g 取 10N/Kg, ρ海水=1.03×103kg/m3) 四、简答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18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发现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 鼻的气味,这种气味随温度的升高而加重,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 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请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9 .街边的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路灯之间是并联还是串联的呢?请简要说明你的判 断方法。
20 .请运用力学和电磁学的知识解释磁悬浮列车是如何高速运行的。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1 题每小题 2 分, 22-26 题每空 1 分, 共 24 分)
21 .(1)如图8 所示是三角支架上放置的空调室外机, 请画出空调室外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请在图 9 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根据图 10 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请在图 10 中标出通电螺线管 A 端的极性, 并标出电源的“﹢”极。
(

9
)
22.如图 11 所示, 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下滑并开 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 AB 段的距离 sAB= cm;
(2)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 ;
(3)实验中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小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说明小车在斜面 上受到的是 力(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

12
)
23 .用如图 12 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 ;
(2)将蜡烛 1 放在 A 位置, 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2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 的像 时,该位置记为A';
(3)想进一步探究像和物的左右是否对调,应将蜡烛改成图 12 乙中的 (选填 “a ”“b”或“c ”)光源进行实验。
物理·化学试题 第3页(共 8 页)
24.如图 13 甲是物理小组探究“某种固体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 试管中装有某种固体颗粒, 实验中烧杯和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 随时间变化如图 13 乙所示。
(1)调整好器材后, 点燃酒精灯,用水给试管中固体加热, 目的是使固体 ; (2)如图 13 乙所示,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a ”或“b ”); (3)通过图像得出结论:该物质熔化和水沸腾时的共同特点是:持续吸热, 。
(

)甲
(

) (

) (

13
)图 14
25 .在“测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 提供的器材有: 电压恒为 4.5V 的电源, 额定 电压为 2.5V 的待测小灯泡, 电阻约为 8 , 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和导线若干,另有标有“30 2A”的滑动变阻器 R1 和标有“5 1A ” 的滑动变阻器 R2。
(1)小明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 14 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 ;
(2)若小明设计的电路如图 14 乙所示,请选择合适的量程, 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
图 14 乙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3)本实验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R1 ”或“R2 ”);
(4)当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 4P 实 P 额 (选填“ > ”“< ”或“= ”)。
26.利用电子秤、油桃、牙签、两个相同的烧杯, 测量油桃和
某种液体的密度如图 15 所示。
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水
的总质量为 m1;
(2)将油桃放入水中漂浮,用牙签将油桃压入水中浸没
(水未溢出),静止时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m2 ; 图 15
(3)在另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电子秤测
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为 m3;
(4)将油桃放入待测液体中漂浮时,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m4;
(5) ,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m5;
(6)由以上实验可知:油桃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水的密度,油桃的体积表达式为 V= ;
(7)油桃密度的表达式为 ρ油桃= ,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ρ液= (用已知量水的密度为 ρ水和测量量 m1 、m2 、m3 、m4 、m5 表示)。
物理·化学试题 第4页(共 8 页)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Fe--56 Zn--65 H--1 S--32 O--16 Na--23
一、选择题:(10 分)
1 .生活中有很多变化,下列“变”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纸张燃烧“变”灰烬 B .树根“变”根雕
C .粮食“变”美酒 D .铁块“变”铁锈
2 .2022 年 9 月 17 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 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
A. 氦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
3 .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4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 B .肥皂遇到软水易起浮渣
C .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排放 D .水由氧原子和氢分子构成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 .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D .熟石灰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6 .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与丙均属于氧化物 B .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 .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长 D .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7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8 .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涉及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试剂瓶
B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 .称量氯化钠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右,应继续添加药品
D .玻璃棒的搅拌可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物理·化学试题 第5页(共 8 页)
9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B .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
C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
D .分别将镁片、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验证镁、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0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二、填空题:(10 分)
1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2)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12 .紫薯(如图 1)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
素 A、维生素 B、维生素 C、锌、铁、钙、
硒等。
(1)紫薯中 可预防坏血病。
(2)紫薯中能给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
物质是 。
(3)紫薯中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
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g B .一个硒原子中有 34 个中子
C .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 x=18 D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4)紫薯种植需施用复合肥,现有硝酸铵、硝酸钾、氯化铵、碳酸钾几种化肥, 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13 .根据如图中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将 15g 硝酸钾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
后,得到的溶液质量是 g .
(2)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各 100g,
分别蒸发掉 10g 水,恢复至 30℃时, 饱和溶
液析出的晶体多。
(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物理·化学试题 第6页(共 8 页)
三、简答题:(12分, 化学方程式2分)
14 .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
和“碳中和”目标。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 ;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煤、 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15.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 A 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
色,该实验中涉及的性质有 (填字母)。
A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 B 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
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 C 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
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 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③ 。
16.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道路两旁的垃圾桶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的部件,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2)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 ;(写一点)
(3)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过程。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3)焊接钢件时要先用稀硫酸除去其表面的锈垢,要检查除锈过程产生的废液中是否
有硫酸, 可选择的试剂是 。
A .酚酞溶液 B .铁粉 C .氧化铜 D .氯化钡溶液
物理·化学试题 第7页(共 8 页)
四、实验题:(12分, 化学方程式2分)
18.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⑤ ⑥ ⑦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③中,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 则X可能是 (填序号)。
A.NaOH B .CaCl2 C .浓硫酸 D .稀盐酸
19.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 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 活蹦 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 水反应生成氧气。
【实验1】小明将过碳酸钠与水作用并用集气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 检验方法是 ;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 ; 猜想二: NaOH; 猜想三: Na2CO3和NaOH
【实验2】小刚取少量溶液M,滴加足量稀盐酸, 观察到 ,证明 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从而否定了猜想二。
写出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3】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取少量溶液M,先向溶液中滴 加过量的 (一种指示剂),静置一会儿后取上层溶液,加入 , 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猜想一正确。
【反思拓展】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 保存时应注意 。 五、计算题:(6分)
20.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 10g 稀硫酸样品,将 5%的 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 NaOH 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 的变 化如图所示。
(1)当恰好反应时, 消耗NaOH 溶液中NaOH 的质量为 。
(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物理·化学试题 第8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