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半期考试试卷 综合文科第 I 卷(选择题 52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第 1-12 小题为道德与法治学科选择题, 其中第 1-8 小题, 每小题 2 分, 第 9-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8 分;第 13-24 小题为历史学科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4 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 . 2023 年 9 月 23 日,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本届亚运会主题口号意在表达各国人 民在亚运会大舞台上用心交融、相互包容,寄予着面对未来, 共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良好愿望。 其主题口号为A .一起来,更精彩 B .让激情永远存心C .生命在于运动 D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2.“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在这次伟大的觉醒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 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由此可知 ,改革开放是A .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一招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D .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3. 下列说法最能反映图①主题的是A. 社会主要矛盾彻底解决B. 城乡发展差距完全消除C. 人民携手迈向共同富裕D. 人民权利自由得到扩大图①4. 没带现金有移动支付,无网络别担心,数字货币无网也可支付,不知去哪儿吃饭问问美食 APP,迷路了有各种地图帮忙。上述现象表明A .创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一切需要 B .创新让生活更便捷、舒适和美好C .敢于彻底抛弃原有的一切生活方式 D .消费观念决定着生活水平的高低5.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决策全过程。努力做到人民知情权、 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覆盖。这表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A.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B. 公民能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C. 维护着所有公民根本利益的民主 D. 公民直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6. 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 某市举行“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共收到学生提交的微议案 2 万余条, 议案关注的内容从“双减”到乡村振兴, 从科教兴国到中国式现代化……连续 八年,该地学生的优秀微议案被带上全国两会。这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A .民主选举 B .民主决策 C .民主监督 D .民主管理7.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 增进 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正式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是A. 保障家庭幸福的唯一途径 B. 解决教育问题的最优方式C . 实现强国富民的根本保障 D.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良法8. 贵阳市政府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发展“一网通办”,让市民、企业办事少跑腿、综合文科试卷 第1页 (共8页)更舒心。这样做有利于A .积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C .扩大了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 D .推动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9 .2023 年 3 月 25 日,“村 BA”总决赛打响!贵州小村庄台盘村因举办“以赛促健、以赛 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产、以赛促兴”篮球赛成为火爆全网的“村 BA”。“村 BA”火 爆得益于综合文科试卷 第2页 (共8页)①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农村图景③推动了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②满足了人们政治生活的需求 ④衔接了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 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人才强国战略 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11.近年来, 微博、微信朋友圈井喷式发展, 大大拓展国人的言论空间。更多民众认识到, 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公民①要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反映意见 ②立场正确, 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③遵守法律规则, 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A .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 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许骗活动, 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 保护公民和组织 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十三届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 实现社会正义的唯一有效方式②法治有利于更好地打击违法犯罪,维护人民合法权益③该法的施行适应了社会发展变化,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④该法既保护我们又规范我们行为,维护良好社会秩序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1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是古埃及人智 慧的结晶 ”。材料反映了古埃及修建金字塔的A .背景 B .过程 C .特点 D .意义14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小国寡民”“雅典”“斯巴达”等关键词可用于学习A .空中花园 B .楔形文字 C .希腊城邦 D .罗马城邦15.公元前 264—公元前 146 年,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先后进行了三次战争, 史称“布匿战争”。用世纪纪年法换算,“布匿战争”的开始时间可表示为A .公元前 2 世纪 70 年代 B .公元前 3 世纪 70 年代C .公元前 2 世纪 60 年代 D .公元前 3 世纪 60 年代16.《荷马史诗》描述:“光明之神阿波罗曾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交恶,后来阿波罗 用暗箭射中阿喀琉斯的脚踵杀死了他”这表现了古希腊神话的哪一特点A .神人同形同性 B .具有人本主义C .具有乐观主义 D .多神系统神话17.古希腊创造了璀璨的文明成果, 更产生了多名伟大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中被称为“百 科全书”式的学者是A .伯里克利 B .德谟克利特 C .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8.公元 843 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三个国家 的雏形。这三个国家分别是A .法兰西、 英吉利、意大利 B .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C .德意志、 英吉利、意大利 D .德意志、意大利、 英吉利19.九年级某班准备撰写西欧庄园的研究报告,他可以参阅的资料是A .博物馆展出的 “城市特许状” B .互联网上关于金字塔的纪录片C .一份存放已久的庄园法庭记录 D .图书馆收藏的《一千零一夜》20.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主要有①选举 ②用金钱赎买③和封建领主进行谈判 ④通过武力斗争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21.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 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646 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公布改革内容B .843 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C .12 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1453 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22.“统一的法律不仅减少了疑惑, 而且将拜占庭帝国统一组织起来, 与帝国的官僚体系相 匹配”。该法律是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C .1787 年美国宪法 D .《拿破仑法典》23.史明辨同学开展了一项主题研究,据图②的时间轴判断,他的研究主题应该是图②A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B .阿拉伯文化的兴盛C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D .拜占庭文化的发展24.从 7 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 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大和统一 B .大化改新 C .幕府统治 D .明治维新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78 分)历 史(共 36 分)二、填空题: 第 25 小题,每空 1 分,共 5 分。25.大约在公元前 4 千纪后期, 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 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1) 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 ▲ 产生的。 (2) 古埃及的 ▲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3) 《 ▲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 远流长。(4)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 ”。(5) 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 ▲ 发展到高峰。综合文科试卷 第3页 (共8页)三、材料解析题: 26 、27 题,共 20 分。26.(10 分) 人类文化具有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 不同文化的扩散和交流, 形成了世 界文化多样性的丰富景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综合文科试卷 第4页 (共8页)材料一图③ 批注过的《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图⑤ 阿富汗阿伊哈努姆带壁龛的神庙遗址(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建造)图④ 沙特阿拉伯黑格拉出土《拉丁文字刻铭石碑》图⑥ 图解《阿拉伯数字的演变》 (印度婆罗门式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注:史料按价值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 发生时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 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材料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通过各地区和文明内部一代一代人的创造、继承和发展 而实现, 另一方面则通过各地区和文明之间人们的相互接触、相互交流而实现。前者为人类 文化的纵向传播,它着眼于人类文化的时间发展过程;后者则为人类文化的横向传播, 它着 眼于人类文化的空间变化过程。纵向与横向文化传播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两大基本动力。——徐善伟《全球史视阈中的一本英文书——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材料三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舞台上来去匆匆,促成了东西方文明水乳交融的局面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然而, 我们也应该看到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 所以这 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阿拉伯人不仅接受了各地民族文化的影响, 而且又吸收希腊、印度文化的许多优秀成 果。后来, 阿拉伯人还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 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 识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卷)》 (1) 指出材料一中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哪些属于第二手史料。(答图片序号)第一手史料: (1 分) 第二手史料: (1 分)(2) 根据材料一,分别说出“亚历山大东征的最远地点”与“阿拉伯数字的起源地”(2 分)。 根据材料二, 说出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东征”与“阿拉伯数字的演变”两个史事属于人 类文化的纵向传播还是横向传播(1 分)。(3) 根据材料三, 概括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形式(2 分)。今后如果让你作为沟通各地 文明的使者,你会选择哪一种形式(1 分)?请简要说明理由(2 分)。27.(1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 包括土地、草场等, 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 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13 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 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 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 会环境和社会结构。——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欧洲晚期经济社会史》 (1) 根据材料一,说出哪些制度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2 分)(2) 根据材料二, 归纳 13 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3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 些变革产生的影响(3 分)。(3) 综合上述材料, 从西欧中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谈谈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2分)四、综合问答题: 28 小题,共 11 分。28.(11 分) 某校九年级同学举办了一场读书分享会,以下是历慎思同学的展示及发言。 【标题: 】图⑦ 2 世纪初的罗马帝国综合文科试卷 第5页 (共8页)公元前 27 年, 屋大维首创的政治形式使其掌握了罗马共和国的最高统治实权。他 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 没有称帝, 但实际上掌握着军队的领导权,进而保证了对国家 事务的最高决定权,罗马共和国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生活节俭, 并采取许多措 施解决矛盾,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适应了庞大疆域的管理需要。他的继任者们继续 采取他的措施, 罗马帝国于公元 2 世纪进入“黄金时期”,其疆域范围东起幼发拉底河上 游, 西临大西洋, 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随着罗马的对外 扩张, 罗马文化影响日盛,帝国时代的罗马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自然科学、法学、史学和文 学艺术等领域,拉丁文也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然而随着帝国的扩张,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益凸显,经济衰 退和奴隶制危机征兆已见端倪。奴隶处境日益悲惨, 不断丧失生产兴趣,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政府开支庞大、贪污盛行、滥发货币、物价上涨。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 帝位更迭频繁, 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帝国周边的日耳曼人乘机侵袭帝国边境, 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4 世纪 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整理自赵林《罗马帝国的历史命运与现实影响》、马敏《西方古典文化之古罗马文化》、李怡净《罗马帝国灭亡问题研究》等资料 (1)请为厉慎思同学的分享内容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1 分)(2)请说出历慎思读书笔记中“屋大维首创的政治形式”名称(1 分),并说明其实质 (1分)。(3) 根据图⑦ , 概括罗马帝国黄金时期的疆域特点。(2 分)(4) 阅读以上材料, 围绕其主题,从下列已提炼的两个观点中任选其一,根据材料并结合世 界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6 分。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条理清楚。写明“观点、 论述、结论”三个部分)【观点 1】:杰出历史人物和领袖人物推动或加速历史发展的进程。【观点 2】: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内忧外患共同作用下的结局。道德与法治(共 42 分)五、非连续性文本:第 29 小题,本题 6 分。根据图表,回答问题。29.综合文科试卷 第6页 (共8页)图⑧图⑨仔细观察图⑧、图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图⑧、图⑨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什么要求? (2 分, 一点即可)(2) 图⑧、图⑨启示我们,在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公民应该怎么做?(4 分,两点即可)六、阅读与思考: 第 30 小题, 本题 8 分。 阅读材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30 . 材料一 2022 年 10 月 16 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 总书记在大会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材料二 2023 年, 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党和政府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 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 系、医疗卫生体系, 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性。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1) 材料一中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什么发展思想?(2分)(2) 阅读材料二,分析党和政府是如何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6 分)七、判断与分析: 第 31 小题, 本题 8 分。联系材料,判断分析。31. 材料一 2023 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 67 周年, 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中国高度”成就 非凡:“问天”飞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刷新太空探索的中国速度,不断拓展人类对时空的认知。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 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种源要 做到自主可控, 科技就要自立自强。”2023 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也是改革 开放 45 周年, 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根本动力。立足新征程, 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繁重, 我们要以坚如磐石的定力和不畏艰险的勇气,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说明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未来中国的发展将不再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八、实践与探究: 第 32 小题, 本题 20 分。 按要求完成任务。32. 材料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看关键词, 学二十大” 的主题探究活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我国全过程人民 民主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关系党执政兴国, 关系人民幸福安康, 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综合文科试卷 第7页 (共8页)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强民主意识】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保证人 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公民民主意识。阅读材料,请联系所学知识,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 全过程人民民主 】运用所学知识, 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表格中空缺部分。(5 分)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②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 ③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⑤⑥(2) 【全面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 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请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怎样做到厉行法治。(5 分,两点即可)(3) 【增强民主意识】 为了切实增强同学们的民主意识,拟在社区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民主意识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2 分) 二、 活动时间: 2023 年 10 月 1 日。 三、 活动对象:社区居民。 四、 活动形式: (2 分,写出一种即可) 五、 活动内容: (6 分,三点即可)综合文科试卷 第8页 (共8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半期考试 历史学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13-24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D C D A D B C A C B A B二、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分。25.(5分)(1)大河流域 (2)象形文字 (3)《汉谟拉比法典》 (4)“种姓制度” (5)民主政治三、材料解析题:26、27小题,共20分。26.(10分)(1) 第一手史料: 图③、图⑥ (1分) 第二手史料: 图④、图⑤ (1分)(2) “亚历山大东征的最远地点”是印度河流域(1分)“阿拉伯数字的起源地”是古代印度(1分)两个史事属于:横向传播(1分)(3) 形式:战争暴力形式(1分);和平交流形式(1分)选择:我会选择和平交流形式(1分)理由:和平交流的形式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1分);通过战争和掠夺来推进交流过于野蛮和落后,我们应该珍爱和平、反对战争(1分)。27.(10分)(1) 制度:庄园制度或农奴制度(1分);封君封臣制度或西欧封建等级制度(1分)。(2) 表现:工商业兴起;城市生活产生;市民阶级形成并提出政治要求。(3分)影响:①改变了欧洲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1分)②冲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兴起。(1分)③推动欧洲中世纪的变革。(1分)(3) 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等。(任答一点得1分,共2分)四、综合问答题:16小题,共11分。28.(11分)(1) 标题:罗马的帝国时代;帝国时代的罗马;罗马帝国的兴亡;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等(紧扣“罗马帝国”作为主题即得1分)(2) 政治形式:元首制(1分)实质:元首制是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1分)(3) 特点:罗马帝国黄金时期地跨欧、亚、非三洲(1分),地中海成为其“内湖”(1分)(4)【示例一】观点:杰出历史人物和领袖人物推动或加速历史发展的进程。论述: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标志着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1分)。在他的杰出领导和一系列有效措施下,罗马帝国不仅得以继续称霸意大利半岛和地中海区域,更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发展(1分)。他的继任者们继续他的措施,罗马帝国于公元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更史无前例的把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湖”(1分)。罗马在文化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分)。结论:综上所述,屋大维的杰出统治是罗马帝国兴盛的重要基础(1分),杰出历史人物和领袖人物推动或加速历史发展的进程。(1分)【示例二】观点: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内忧外患共同作用下的结局。论述: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帝国虽一度强盛,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奴隶制的弊端(1分)。随着疆域的扩大,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益凸显,政府开支庞大、贪污盛行,统治者争斗混乱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1分)。经济衰退和奴隶制危机的加深,最终导致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酿成了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1分)。严重的内忧让罗马帝国无法抵御周边日耳曼人长期的入侵,罗马帝国终于在内忧外患的共同影响下,落下了历史的帷幕(1分)。结论:综上所述,奴隶制的弊端加重了罗马帝国内部的统治危机,削弱了帝国的力量,无法有效抵御外族的入侵(1分),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内忧外患共同作用下的结局。(1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半期考试道德与法治学科 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 共28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12小题,每小题3分,共28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C C B A B D B C A A 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2分)五、非连续性文本:第29小题,本题6分。根据图表,回答问题。29.(1)科学立法;公正司法。(2 分。每点1分)(2)公民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公民应该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公民可以向党和国家提出法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国家法治建设等。(4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本题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六、阅读与思考:第30小题,本题8分。阅读材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30.(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2)①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4分)②党和政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分)七、判断与分析:第31小题,本题8分。联系材料,判断分析。3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1分)(1)我国过去40多年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以上五点任意答出2点给4分)综上所述,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未来中国的发展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1分)八、实践与探究:第32小题,本题20分。按要求完成任务。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①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②协商民主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每空1分,错别字不给分)(2)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国家: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1点2分,2点5分)活动主题:民主意识入我心(2分,言之有理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给分)活动形式:座谈会、调查问卷、随户走访等(2分,言之有理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给分)活动内容: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对公民)③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对国家)④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⑤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⑥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任意3点6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半期考试卷综 三、材料解析题(共20分) (3)(2分)合文科 答题卡 26(10分)(1)第一手史料: (1分)姓名: 学校: 班级:第二手史料: (1分)座号:(2) (3分)注 意 事 项1.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3. 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贴条形码区4.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四、综合问答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5. 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 5分) 28(11分)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1)(1分)(2)(2分)第Ⅰ卷(选择题 52分)一、选择题(1~8题每小题2分,9~12题每小题3分,13~24题每小题2分)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 3)(2分)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16 A B C D 21 A B C D17 A B C D 22 A B C D 27(10分)18 A B C D 23 A B C D19 A B C D 24 (1)(2分)A B C D20 A B C D(4)(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78分)历史(共36分)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25 (1) (2) (2)(6分)(3)《 》 (4)“ ”(5)ID:2877889 第 1 页 共 2 页{#{QQABSYyQggCoABIAAQhCAwHSCkIQkBGCAAoGwEAEMAABABFABAA=}#}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道德与法治(共42分) 七、判断与分析(本题8分)( 2)(5分)五、非连续性文本(本题6分)31 (8分)29(1)(2分)(2)(4分)(3)(10分)六、阅读与思考(本题8分)八、实践与探究(本题20分)30(1)(2分)32(1) (5分)(2)(6分)ID:2877889 第 2 页 共 2 页{#{QQABSYyQggCoABIAAQhCAwHSCkIQkBGCAAoGwEAEMAABAB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贵州省贵阳市多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docx 贵州省贵阳市多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综合文科试卷.docx 贵州省贵阳市多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综合文科试卷答题卡.pdf 贵州省贵阳市多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