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 名
学 校
准考证号
班 次
考 室 号
座 位 号
汝城县2023 年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九年级 语文
(时量: 120 分钟 总分: 1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 24分)
" 不学诗 , 无以言 " 中国是诗的国度 。" 江山代有才人出 , 各领风骚数百年" 古典诗歌
流传千年 , 穿越历史长河直抵人心 。"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 激励我们永葆清澈
之心 ;"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 让我们感受忧国思乡之情 。现代诗歌 ,格调高雅,
直面时代 。 《你是人间四月天》 道尽四月春光鲜 (yán) 、 (ping) 婷 , 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沁园春·雪》 气冲斗牛 ,充满了万丈豪情。
诗歌是精神的栖息地 ,诗歌里有慰藉人生的精神养分 。蓄积着中国人的智慧 、品格和修养,
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理念 、志趣和神韵 。同学们 ,让我们遨游在诗海中 ,汲取文化养分。
1 . 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2 分)
慰藉 ( ) 养分 (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
鲜 yán ( ) ping ( ) 婷
3 . 文中加波浪线的词语 , 使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 ) (2 分)
A · 直抵 B. 永葆 C. 气冲斗牛
4. 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 , 请提出修改意见 。(2 分)
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 , 正确的 一 项是 ( )
A . "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 中 " 风骚 " 本指 《诗经》 里的 《国风》 和 《楚辞》 中的 《离
骚》, 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
B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表明 了 一 年中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
" 清明 " " 端午 " 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
C · 古代记月 , 用 " 孟 " " 仲 " " 季 " 依次表示 一 季中的三个月 份 , 如孟春 、 仲夏 、 季
秋依次指农历的 一 月 、 五月 、 九月 。
D.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 儒家代表著作有 《论语》 《庄子》 《大学》
《 中庸》 。
6 . 下面是小语收集的古今诗人的名句 。请根据语境 , 补全相应内容 。(8 分)
千百年来 , 古诗文如 日月光华 , 感发人心 。有的触景生情 ," 登斯楼也 ,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1) (《岳阳楼记》);有的寄情山水," (2) ,
在 乎 山 水 之 间 也 。" (《 醉 翁 亭 记 》) ; 有 的 视 觉 角 度 写 景 抒 发 思 亲 之 情 ,
" ( 3 ) " ( 《月 夜忆舍弟》 ) ; 有的道出文人的悲剧 ,
" (4) , " (《长沙过贾谊宅》)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 , 我们将
不断汲取营养 ,砥砺前行 ,拥有 " (5) " (《沁园春 雪》) 的气度 。
7. 综合性学习 (6 分)
【材料一 】
新华社杭州 9 月 15 日 电 (记者俞菀 、冯源 、唐 、 郑梦雨) 良渚古城的金色稻穗 、大运
九年级 语文 第 1页 (共 6 页)
河上的星月交辉 、西子湖面的水光潋滟 " 天堂之城 " 的自然人文孕育了杭州第 19 届亚运 会吉祥物 " 江南忆 " 。琮琮 、宸宸 、莲莲 ," 三小只 " 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有哪些充满未来 感和科技感的设计? 他们又将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文化信息? " 江南忆 " 里注入了真挚的情感 ,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设计师之一 的杨毅 弘说 ,杭州是他和爱人相识相恋的城市,20 年过去了 ,这里留下的点滴生活印记 ,恰是创作中 珍贵的灵感 他们经常带着孩子 ,在西湖畔漫步 ;他们会一 同登上拱宸桥 ,看川流不息的古 老运河 ,看高楼栉比的繁华市井; 他们会来到良渚古城遗址 ,博物院里的古城模型 ,在孩子眼 中就像积木一样新奇有趣 (1 ) 活动一 : 请为本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 (不超过 20 字) (3 分) 【材料二】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 " 江南忆 " 从 4633 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 由三只承载深厚底蕴和充满时 代活力的机器人组成 。" 琮琮 " 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 ," 宸宸 " 的名 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 ," 莲莲 " 的名字则源于西湖中的接天莲叶 。 沉稳自信的 " 琮琮 " 擅长力量与传统项 目 ; 机智勇敢的 " 宸宸 " 擅长速度和球类项目 ; 精 致温柔的 " 莲莲 " 擅长技巧和水上项 目 在团队的角色设定中 ," 江南忆 " 各有特点 , 又是 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 活动二: 根据材料二 , 分析吉祥物 "江南忆" 能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3 分)二、阅读与理解(共 16小题, 46分) ( 一 ) 古诗文阅读 (共 6 小题 , 18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 完成 8 9 题 。 (6 分)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 , 草长平湖白鹭飞 。 风日晴和人意好 , 夕阳箫鼓几船归 。 8 下面对诗歌分析有误的 一项是 ( ) (2 分) A " 花开红树乱莺啼 " 一句 , 在气氛上烘托出西湖春天万象更新 、生机盎然的景象 。 B " 风日晴和人意好 " 一句具有口语化的特点 ,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 了游湖赏春之人的愉快心境 。 C 这首诗前两句先是远景描绘 ,然后近景特写 , 共同构成了 一 幅和谐 、动人的湖上春光 。 D 这首诗写诗人泛舟湖上的情景 , 表达了被两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愉快心情 。 9 本诗语言凝练 , 请赏析 " 花开红树乱莺啼 " 中的 " 乱 " 字的妙处 。 (4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 完成 10 13 题 。 (12 分) 【 甲 】 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 ,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 日星隐曜 ,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倾 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 青青 。而或长烟一 空 ,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 登斯楼也 , 则 有心旷神怡 , 宠辱偕忘 , 把酒临风 , 其喜洋洋者矣 。 嗟夫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乎 ! !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节 选自 《岳阳楼记》) 【 乙】 仲淹少有大志 ,于富贵 、贫贱 、毁誉 、欢戚 ,无一动其心 ,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 "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每感激论天下事 ,奋不顾身 ,一 时士大夫矫厉① 尚风节 , 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 , 以母在时方贫 ,其后虽贵 , 非宾客不重肉②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 置 义庄③里中 , 以赡族人 。守杭之 日 子弟知其有退志 ,乘间请治第④洛阳 ,树园圃 ,为逸老 地。 仲淹曰 :" 人苟有道义之乐 , 形骸可外 , 况居室乎 ! 吾今年逾六十 , 生且无几 , 乃谋治第树园 圃 , 顾何待而居乎 ! 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 , 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 ,谥文正 。既葬 , 帝亲书其碑曰 " 褒贤之碑 " 。仲淹为政主忠厚 ,所至有恩 。其卒也 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 选自 《续资治通鉴》 卷五十二 有删减) 注:①矫厉 :振奋 。②重肉 :两种以上的肉 。③义庄 :一种慈善救国机构 , 由范仲淹开创 。 ④治第 : 建府宅 。逸老 : 安享晚年 。 10 . 下列加点词意思与用法不相同的 一项是 ( ) (2 分) A. 至若春和景明/晦明变化者 B. 此乐何极/初极狭 , 才通人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马之千里者 D. 不患退而无居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1) 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 (2) 非宾客不重肉 ,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 12 .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2 分) A. 甲文抓住景物特点 ,描绘洞庭阴雨和洞庭春晴 , 是为了抒发 "迁客骚人 " 或悲或喜之情。 B. 乙文 " 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 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 C. 甲文文末作者感慨万分 , 哀叹现实生活中完全无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D. 乙文塑造范仲淹形象既有直接的语言描写 , 也用了对比与衬托的手法 。 13 . 甲文中范仲淹写下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古仁人之心 " 是指什么? 他的 一 生又是怎样践行 的? 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4 分) ( 二 ) 非文学作品阅读 (共 4 小题 , 9 分) 材料 一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许多科学工作 者在回顾自 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曾表示 ,好奇心是自己进入科学世界的起点 ,也是终身探索 、成 就事业的动力源。 醉心野外科考的地质学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曾回忆 , 自 己儿时喜欢观察各类植物, 凤仙花的种子 、山野上的杜鹃花 , 引发他对大自然最初的热爱与思考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 计师 、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 ,至今记得 13 岁时仰望天空 、找寻 " 东方红一 号 " 卫星的经历, 浩瀚星空点亮了他的科学梦想 。 科学家们的经历启发我们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注重激发青少年好奇 心 , 想象力 、探求欲 , 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 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一个重要环节是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
九年级 语文 第 2页 (共 6 页) 九年级 语文 第 3 页 (共 6 页)
提出 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目前 ,在一 些学校的教学中 ,学生仍需完成大量习
题 ,掌握各种题目 的解法 。事实上 ,培养解题能力固然重要 ,但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才
是创新的源泉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找到二者的平衡 , 既重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也注重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近年来 ,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科学教育蓬勃开展 ,鼓励创新 、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日益
浓厚 。社会各界齐心协力 ,共同营造涵养青少年好奇心的良好环境 ,将会有效助力培养富有想
象力和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后备大军 , 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摘编自 《人民日报》 2023 年 。7 月 30 日 )
材料二: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会下降是一种普遍现象 ,但是 ,有一部分人例外 ,他们能在人
们习 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 , 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 。所以说 , 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 。
好奇心确实是通往科学研究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但是 ,中国孩子好奇心的下降显得
尤为明显 。长时间以来 ,我国的教育都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知识传
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 不可避免地会将知识体系落地到知识教学 , 然后进入 " 讲授 练习
考试 " 的套路中 , 再加上 " 重考试 " " 重分数 " 的评价体系 ," 刷题 " 成了大部分中小学生
最常态的学习方式 , 也成了教师授课最惯常的做法。
而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 ,如果下次再遇到
相同问题时 , 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 , 慢慢地就形成了路径依赖 。刷题讲究机械化、
熟练 , 甚至有些学校已经把学生训练出了某种 " 条件反射 : 只要拿到题 , 马上就能搜索到已
经 " 印 " 在大脑中的解题套路 。刷题与创新显然不能同向同行 。
(摘编自 《中国青年报》 2023 年 。2 月 。6 日 )
材料三:
美国学者希克森特米哈伊在谈到创造性人材的因素 好奇心的重要性时 , 明确提出 ,通
往创造性的第 一步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 。他认为 ,好奇心是需要保护的 ,也许所有的孩子
都有好奇心 ,但好奇心能否保持到成年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早期生活受到的鼓励 。幼儿好奇
心很强 , 这也许与他们知识经验贫乏有关 。在他们看来 , 周围环境中的许多事物都是新奇的,
很多都出乎他们的预期 ,他们想要观察 、探索 、询问 、操作或摆弄这些事物 。这些都是好奇心
的外在行为表现 。如果这些行为能得到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 就会逐渐内化为幼儿的人格特征 。
相反 ,如果缺少环境的鼓励与支持 ,这些行为会逐渐消退 ,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冷漠 、回避等
心理倾向 , 从而不利于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形成 。
(选自 " 百度百科 ")
14. 下面说法和所给材料不一致的一项是 ( ) (2 分)
A.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 注重激发青少年好奇心 、想象力 、探求欲 。
B.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的源泉 , 而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
C. 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 是中国孩子好奇心下降明显的主要原因 。
D.美国学者希克森特米哈伊认为 , 幼儿好奇心很强 , 这与他们知识经验贫乏有关 。
15 . 材料一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2 分)
16 . 结合所给材料 , 说一说你对 " 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 " 的理解 。 (2 分)
17. 培养和呵护青少年的好奇心 ,需要家庭 、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请你结合三则材料 ,提三条
具体可行的建议 。(3 分)
九年级 语文 第 4 页 (共 6 页)
(三) 文学作品阅读 (共 5 小题 , 13 分) 扁担那头的父亲 卞毓方 ①人说 "有其父 ,必有其子 " 。可小时候 ,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 。除了身高不及 ,脸型也不像 ,父 亲的脸明显偏长 , 我的脸则近似于圆; 五官也不像 , 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 ,外柔而内刚 ,我的线条却 是刚的 , 更准确地说 , 是粗糙的; 脾性也不像 ,父亲诙谐 、幽默 ,我则木讷 、无趣。 ②父亲有顶礼帽 ,深灰色的 ,冠高而圆 , 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 。我偶见父亲戴过一 次 ,其余日 子 ,礼帽 一直放在纸盒里 ,纸盒搁在竹棚上 。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 ,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 禁不住想起成语 " 沐猴而冠① " 。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 ,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 。 是的 , 它属于魁梧 、伟岸的父亲 。 ③夏日晚间 , 一帮小孩捉迷藏 ,玩得兴起 ,夜深了也不归宿 。这时 ,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 。找 着了 , 还赖着 , 不肯回 , 大人出手就打 :" 让你疯! 让你疯 ! " 父亲也会出来找我 , 他号准我的脉, 料定我会往哪儿躲 , 一 下子就找个正着 。见了面 ,老远扬起右手 ,作狠抽狠揍状 。我晓得 ,那是唱 戏的胡子 假生气 , 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 , 吓唬而已 。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 , 也没有打过弟弟 。 四弟生性顽皮 ,走路总是乱跑乱撞 , 一不小心 ,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 ,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 翻了 然而父亲对四弟的 " 劣行 " 没有呵斥 , 只是温和劝诫 。他有一 句挂在嘴边的话 :" 牛大自 耕田 。" 因此 , 对一 时过错无须责打 , 重在以身作则 , 言传身教 。果然 , 四弟上学后 , 各方面表现 皆优。 ④父亲在家里 ,从来不发脾气 ;对外人 ,更是笑颜相对 ,真诚相待 。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 重的 ," 行要好伴 ,住要好邻 " " 恼个邻居瞎只眼 " 是他的口头禅 。因此 ,远近邻居都非常敬重父亲 。 为人处世 ,父亲常讲 , 宰相肚里能撑船 ,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 。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 ,特别 强调 , 是祖上传下来的 。 这个故事叫 " 秦穆饮盗马 " 。秦穆公丢了几匹马 ,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 。官员 回报: " 马儿 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 , 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了来 , 国君您看如何处治 ! " 秦穆 公说: " 别 , 别 , 哪儿能因为几匹马 , 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 我听说马肉不是寻常食物 , 吃 它时必须喝点儿酒 , 否则会伤肠胃 。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 , 然后放他们回家 。" 三年后 , 秦国 与晋国爆发战争 。秦穆公被围 , 身负重伤 。节骨眼上 , 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 , 舍命将秦穆公救出 。 这个故事 ,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 ,原来这是 " 家学 " 。祖上传下来的还有诸多 。竹棚上 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 。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 ,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 。父亲说 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 。祖父用过 , 父亲接过 。 ⑧父亲还说 , 自 己去上海打工 ,在码头上装货卸货 ,用的也是它 。船与码头之间 ,搭着一尺宽 的跳板 ,挑着担子走在上面 ,没经验的 ,腿会发抖 ,一不小心 ,就会栽下河 。经验从哪里来? 练呀 。 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 ,挑着担子走 ,闭了眼睛走 ,练腿劲,练胆量。 后来 , 我去北京念大学 , 因事陷入困境 , 我写信给父亲 , 说不想念书了 ,干脆回家种田 。父 亲回信 :" 人都有七灾八难 , 捆起来经住打 , 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 挺 一挺就过去了 。大丈夫要能 伸能屈 , 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 , 天无绝人之路。" " 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 这句话给了我力量 。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 、逆境 , 也都是凭 了这种信念 , 咬牙度过 。 晚岁揽镜 ,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 ,而且是愈老愈挂相 。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 这 是因为 ,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 , 以我之稚嫩 ,去比照岁月 的沧桑 , 当然是合 不上辙的 。如今我已迈入耄 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 , 总归是基因相承 , 血浓于水 ,繁华落尽 , 露 了本色 。 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 , 父亲在那头 ,我在这头 。 (节选自 《光明日报》 ,有删改) [注]①沐猴而冠: 沐猴 (猕猴) 戴帽子 , 装成人的样子 。 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 , 而实际 并不像。 18.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写了父亲对 "我" 言传身教的哪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3 分)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 不正确的 一 项是 ( ) (2 分) A.文章第①段写父亲五官的线条是 " 外柔而内刚 " 联系全文可以体会到 , 这也是父亲为人处世 的特点 。 B. 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 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 运用拟人 , 写出了礼帽像父亲一样对 我嘲笑 。 C. 文章开头写 " 我不像父亲 ", 第段又写 " 我逐渐像父亲 ", 不仅首尾呼应 , 构思巧妙 , 而且意 味深长。 D. 本文善用俗语 , 例如 ," 牛大自耕田 " " 行要好伴 , 住要好邻 " 等 , 使文章读起来通俗易懂 , 耐 人寻味。 20 . 文章第段用较大篇幅写了 " 秦穆饮盗马 " 的故事 , 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2 分) 21 .请任选一个角度 , 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分) 徒手走 , 挑着担子走 , 闭了眼睛走 , 练腿劲 , 练胆量。22 . 文章结尾的句子含义丰富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 分)
( 四 ) 名著阅读 (6 分) 23 . 下面是阅读 《艾青诗选》 后填写的阅读发现单 。请根据要求 , 补全相应内容 。 阅读任务过程记录 单首诗阅读小组 交流(1) [谈发现] ◎小红读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 发现: 诗人遣词用语的深厚功力 , 精 心选择三个色彩鲜明的形容词 , 构成了 一 幅美丽的图画 。 ◎小文读 《黎明的通知》 , 发现: 诗人借助黎明的通知 , 去打破反动派 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 让所有正在遭受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迎接 " 白 日 的先驱 , 光明的使者 ,表达了对黎明的期盼 。 ◎我读 《 》, 发现 : (3 分)从单首诗到整本书 探究 《艾青诗选》(2) [提建议] 如何读诗? 在读现代诗时 , 从方法上我有以下建议 (要求适当联系诗 歌): (3 分)
三、表达与写作 (共2小题, 60分) 24 . 小作文 ( 10 分) 现代社会 ,人们上下班路上学习 , 出门旅游不停打卡 ,追剧加快视频播放速度 似乎整个社 会已经进入 " 倍速 " 模式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 , 言之有据 100 字左右 。 25 . 大作文 (50 分) 日前,今年首个诺贝尔奖揭晓,卡塔林 · 卡里科和德鲁 · 韦斯曼被授予生理学或医学奖 。卡塔林 · 卡 考里科这位美国女科学家 ,她曾患过癌症 ,且她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不被人看好 ,很难申请到研究 资助 ,甚至她本人的职位也一度发发可危 。尽管遭遇重重挫折 ,她从未动摇过自 己的信念 ,而一 直 专注于研究信使核糖核酸 (mRNA) 。后来 , 卡里科遇到了 良师益友的好搭档德鲁 · 韦斯曼 , 二人凭 借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勇以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为己任 ,制成了拯救数百万人免受新冠病毒侵害 的疫苗 。 卡塔琳 · 卡里科曾说: " 我想到了那些可能受到我的故事启发并希望成为科学家的年轻女孩们 。我 要告诉她们: 保持热爱 ,采取正确的态度 , 坚持下去 , 无论道路多么漫长和曲折。" 以上材料会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 要求: 结合材料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 明确文体 ,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 , 不少于 600 字
九年级 语文 第 5 页 (共 6 页) 九年级 语文 第 6 页 (共 6 页)
游 烟 游汝城县 2023 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jiè fèn 2.妍 娉 3. C 5.C
4.将“形成了”改为“凝聚着”或“汇聚着”
6.(1)其喜洋洋者矣(2)醉翁之意不在酒(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5)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1)“天堂之城”孕育了杭州亚运会吉祥物
(2)“江南忆”的设计涉及了代表文物、标志建筑、自然景观等深厚底蕴;“江南忆”的
外形设计为机器人,与时代接轨,连接紧密;“江南忆”的内部各有特点,彼此又不可分割。
二、阅读与理解
8.C 10.B 12.C 14.D 19.B
9.“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莺儿的数量之多,啼叫声之大,描述出一幅群莺到处飞翔,
不停叫唤的西湖春景图,抒发了诗人游湖赏春的喜悦之情。(从动静结合角度分析也可)
译文:黄莺在开满红花的树上乱啼叫,水平如镜的湖边长着青青的小草,白鹭在湖面上翻飞。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游人心情舒畅。几只画船吹着箫,打着鼓踏上了归途。
11.(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
13.古仁人之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衣食施舍给别人,置义庄赡养
族人;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
参考译文: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贱、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
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
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每当慷慨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
身份,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毕档猛啊。
(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
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
赡养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
在洛阳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
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啊?我现在超过六十风度,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
建住宅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
来没有住的地方……”
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范仲淹
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义。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像哀悼死去的父亲一样为他
{#{QQABTY4QgggoAAAAAQgCQwXACAMQkBACAAoGhAAAIAABARFABAA=}#}
哭泣,斋戒三天才离去。
15.举例论证。列举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
院院士周建平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好奇心是科学家进入科学世界的起点,也是终身
探索、成就事业的动力源”这一观点。
16.很多科学家少年时期就对外界事物产生了好奇心、求知欲,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
不会下降。好奇心成了他们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动力源。他们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
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
17.家长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孩子对新鲜事物生发出好奇心;学校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
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注重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呵护他们的好奇心;组织开展形式多
样的科普活动、科学教育活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营造涵养青少年好奇心的良好环境。
18.父亲佯装打“我”、父亲对四弟的“劣行”视若无睹、父亲给“我”讲故事、父亲去上
海码头装货卸货、父亲回信鼓励“我”。
20.表现父亲与人为善的性格特点和家风的醇厚,突出文章的主题。
21.示例:运用动作描写,连用三个“走”,细致地描写出父亲练习的刻苦和方式多样,表
现了父亲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重之情。
22.父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亲重视家风传承。家中保留着曾祖父用过的扁担,它见证
过父辈的成长与坚持,父亲又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鼓励“我”像父辈一样不怕困难。
随着岁月的流逝,对作者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者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23.(1)《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以“假如”二字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
写出鸟儿所歌唱的内容。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
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烘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2)首先要了解时代背景,如《我爱这土地》写于 1938 年抗日战争时期,作者满怀对祖国
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然后,要抓住重点意象。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
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土地
象征着祖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最后,综合感受,不断诵读,体会情感。
三、表达与写作
24.示例:当下社会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年轻人必须去适应这样的快节奏,“倍速”就是
快的一种体现。无法避免,也不需要避免。时代的列车正在加速前进,你可以暂停进站,但
不可能让时代列车慢下来。当然,这种生活可能会让一些人感觉身心疲惫,一直忙忙碌碌,
到头来却没有太多收获。这其实也是发展中的问题,那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解决
它。欲速则不达。很多事并不是“越快越好”,凡事都需要把握一个度。大家需要根据自己
要做的事情性质、目的来选取最优“速度模式”,享受生活,认真工作,追求实效。
25.参考立意:责任与担当、保持热爱、坚持、使命感、勇敢追梦……
{#{QQABTY4QgggoAAAAAQgCQwXACAMQkBACAAoGhAAAIAABAR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