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课时 6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操作面板。 能力目标:学会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学生习惯。教学重点 学会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 学会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函数信号发生器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组织导入新课 函数(波形)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周期性时间函数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脉冲波等)信号,频率范围可从几个微赫到几十兆赫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任务分析 一、SP1641B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操作面板 1. 前面板各控制件 2.后面板控制件位置 二、SP1641B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1.自校检查 (1)在使用本仪器进行测试工作之前,可对其进行自校检查,以确定仪器工作正常与否。 (2)自校检查程序 2. 50Ω主函数信号输出 (1)由终端连接50Ω匹配器的测试电缆,由前面板插座(见表3-5中的7)输出函数信号; (2)由频率选择按钮(见表3-5中的15)或(见表3-5中的16)选定输出函数信号的频段,由频率微调旋钮调整输出信号频率,直到所需的工作频率值; (3)由波形选择按钮(见表3-5中的12)选定输出函数的波形分别获得正弦波、三角波、脉冲波; (4)由信号幅度选择器(见表3-5中的11)与函数信号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见表3-5中的8)选定和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 (5)由信号电平设定器(见表3-5中的9)选定输出信号所携带的直流电平; (6)输出波形对称调节器(见表3-5中的10)可改变输出脉冲信号空度比,与此类似,输出波形为三角或正弦时可使三角波调变为锯齿波,正弦波调变为正与负半周分别为不同角频率的正弦波形,且可移相180°。 3. 内扫描信号输出 (1)调节“扫描/计数”按钮(见表3-5中的13)选定为内扫描方式; (2)分别调节扫描宽度调节(见表3-5中的3)和扫描速率调节器(见表3-5中的4),获得所需的扫描信号输出; (3)函数输出插座(见表3-5中的7)、TTL脉冲输出插座均输出相应的内扫描的扫频信号。 幻灯片25 4. 外扫描信号输入 (1)调节“扫描/计数”按钮(见表3-5中的13)选定为“外扫描方式”; (2)由外部输入插座(见表3-5中的5)输入相应的控制信号,即可得到相应的受控扫描信号。 5. TTL/CMOS电平输出 (1)将CMOS电平调节旋钮处于所需位置,以获得所需的电平; (2)输出信号以测试电缆(终端不加50Ω匹配器)从后面板插座(见表3-5中的3)输出。 6. 外测频功能检查 (1)调节“扫描/计数”按钮(见表3-5中的13)选定为“外计数方式”; (2)用本机提供的测试电缆,将函数信号引入外部输入插座(见表3-5中的5),观察显示频率应与“内”测量时相同。 思考回答 函数输出波形选择按钮可以选择输出什么波形? 播放函数(波形)信号发生器工作视频,引出教学目标 展示信号发生器实物,分组进行学习 演示操作,分组进行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演示操作,分组进行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演示操作,分组进行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演示操作,分组进行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演示操作,分组进行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演示操作,分组进行学习,教师巡回指导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