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有目标】6.1正视发展挑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有目标】6.1正视发展挑战 教案

资源简介

6.1正视发展挑战 教案
教材分析
《正视发展挑战》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本框主要从“是什么”的角度阐述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的挑战,旨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快速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要正视发展挑战,要坚持并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六课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的逻辑起点。
课标要求
政治认同: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责任意识:增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主人翁意识;“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的担当精神。
学情分析
基于社会和生活经验,九年级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关注,但总的来说,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深度不够且具有一定片面性,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对问题的分析容易走极端。因此有必要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唤起学生关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
教学目标
通过“看公益广告---析公益广告---写公益广告”, 让学生参与议题式学习活动, 在分享、交流、讨论中提升解读、获取信息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认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客观现状和基本国情,理解并认同我国为应对发展挑战制定的基本国策及绿色发展道路,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目前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
难点:理解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质上都是发展问题,增强政治认同,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感兴趣的公益广告,自主探究背后主题。
2.学生网上搜索了解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资源环境现状、分析土壤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公益广告,今天我们就以“为什么要正视发展挑战”为议题,以“公益广告”为情境,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情境】公益广告:地球:我快撑不住了;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点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勤通风,常洗手,不聚集……(图文)
【任务】同桌交流:从课前搜集的公益广告和这些图片中看出我们发展中遇到的挑战有哪些?这些问题在我国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教师指导:人口、水资源的紧缺、浪费,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杀戮、环境的污染、新冠疫情等,这些都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在我国,(人口)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状况呈现: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新特点;(资源)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总体上资源紧缺,并且存在污染、浪费等现象;(环境)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这些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我国发展中需要面临的挑战。
建构: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国情现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从学生身边的公益广告说起,建立生活与课堂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正确认识和理解发展中遇到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
【情境1】三组公益广告:①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少生优生幸福一生;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一胎少二胎好,小有伴老有靠;③一个孩子孤独老,三个孩子能养老;⑥经济搞上去,人口跟上来。(图片)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图片)
【任务】小组讨论:我国人口政策为何十年三调?如果不调整会有什么后果?
教师指导:①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③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科学把握我国人口发展规律,调整我国人口政策。
如果不调整,则可能引发人口断崖式发展趋势、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社会经济压力大,消费能力不足,影响人口再生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等,制约经济发展。(形势严峻)
建构:人口问题——本质:发展问题
【情境2】公益广告:节约无小事(视频)新闻播报:综合产能稳步提升,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1.3万亿斤(文字:央视网)
【任务1】小组讨论:为什么在端牢饭碗的同时还要倡导节约?
教师指导: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十几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受人口、土地、气候、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形势依然严峻。节俭是传统美德,但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对粮食资源的铺张浪费等现象。对资源的污染、浪费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峻形势)
【任务2】小组讨论:如何看待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和中国耕地“18亿红线”?
教师指导: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生之痛。同时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等特点,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形势依然严峻)
【建构】资源、环境问题——本质: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理解认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危害及本质,突破难点。问题设置体现思辨性,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情境】公益广告: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视频)
习大大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任务1】自由发言:面对挑战,我们可以做点儿什么?
教师指导: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模式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构】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任务2】小组合作,任选其一:
(1)撰写公益广告宣传语。设计要求:①体现“发展中遇到的挑战”的某一方面。②有创意,有意义。
【设计意图】本课以“公益广告”为情境主线,课堂结尾让学生设计公益广告,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又有利于学生总结、内化和应用知识,提升学生素养,增强责任意识。
(2)2023年邯郸市政府《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已经启动,从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在全市开展“我为起草市《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活动”。请你围绕“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等献计献策。来信请寄: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联通北路1号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请在信封上注明“为起草市《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邮编:056014”)
【设计意图】通过献计献策活动的参与,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
设计反思
关于议题式教学一直心有向往,并且在这一次的课例设计实践活动中多次尝试、反思和重构。感触最深的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要有生活化、烟火气,要从学生身边说起、从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社会话题和新闻时事说起,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有角度来议。情境创设可以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情境的创设要围绕主题、议题,因此把握教材立意确定主题和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前提。另外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体现思维含量,议题要具有可议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素养切实提高是我们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索、提高,期待各位同仁们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