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2.培养公共参与能力,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二、重难点1.重点: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难点: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和学生一起回顾6.1主要内容,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二)新课讲授环节一教师:出示自学导航——P81-88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83-843.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学生:自主预习本框内容,尝试解决问题。环节二活动一 学生:观看视频《如果冰川完全融化》思考: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人类破坏大自然,会引发可怕的灾难,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参照课本总结如下: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活动二 学生:探究与思考P82:伦敦“杀人霾事件”,思考: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后,课件出示(1)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控制污染物排放,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坚持有法必依,严格执法,让有关法律落地生效;(3)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加大环保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发展;(4)个人: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呢?师生小结: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83-84①要以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学生:观看视频讲解《解读五大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理解知识点。活动三 学生:视频欣赏《山水之恋》初步感知并思考:中国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教师:从视频我们可以看出,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活动四 学生进一步探究:走近余村的故事,探究与思考P84,思考: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呢?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适时讲解举例,结合教材资源。3.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1)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环节三 课堂精练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教师适时指导。1.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依法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②为建设美丽中国构筑起一道新的法治屏障③将会大大限制企业生产,不利于经济发展④将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台了补贴、税收、牌照、通行等一系列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 )①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②推动绿色消费,低碳出行 ③彻底扭转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④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外出就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越来越深入人心;家里买车,新能源车逐渐成为不少人的首选;逛街购物,更多人开始关注环境友好产品……如今,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践行绿色消费,助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环节四情感升华(学生谈收获)教师展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美丽中国水墨丹青,山河锦绣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泰民安,如您所愿我深深热爱的母亲啊——中国配乐:《高山流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