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责任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教材内容本课内容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课时内容,是本课的落脚点,是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生态文明的共识与行为追求的体现。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学生学情发展战略虽有所接触,但受自身阅历和学识的局限,了解得并不全面,缺乏应有的关心与社会责任感。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意识并落在具体行动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教学目标(一)通过活动一“昨天·灰色的记忆”,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发对环境恶化原因的思考,进而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必要性,树立环保意识。(二)通过活动二“今天·积极的行动”,懂得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看到走绿色发展道路带来的可喜效果,从而认同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通过活动三“明天·美丽的中国”的时代图景展望、倡议书等活动激发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品质,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力量。教学重难点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教法:情境创设法、案例分析法,讲解法等。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播放视频《2021年地球上发生了什么?》视频一幕幕都在告诉和提醒着人类,地球生气了,如果人类再不保护地球,倾听地球的心声,最终谁会为地球的发怒而买单呢?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筑生命家园(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自主学习81-87页,完成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1组)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2组)3.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原因及要求?(第3组)4.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第4组)(三)主题探究,生成新知活动一:昨天·灰色的记忆1.2021年地球上的灾难反映了哪些问题?2.这些问题对人类有什么危害?3.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观原因有哪些?4.地球灾难给我们哪些启示?活动二:今天·积极的行动1.出示中国为人类共有家园付出的行动资料,思考:为建设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国家都作出了哪些努力?为了建设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国家实施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大生态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中国所做的努力,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我们身边的秦岭还绿记就是最好的印证。2.播放视频《秦岭还“绿”记》思考:(1)秦岭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路。请比较两条道路的不同?以前的致富路是……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现在的致富路是……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陕西是如何践行“两山”理念的?立法机关:陕西省人大常委通过《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一次为秦岭立法、为秦岭保护提供法律依据。行政机关: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人力、物力等的支持,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特色生态经济司法机关: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有力的法律制裁,做到公正司法。(3)作为三秦儿女,我们可以做出哪些行动让秦岭这张陕西名片更靓丽?活动三:明天·美丽的中国1.请同学们畅想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2.中学生的我们能为绿色中国梦做什么?3.发出倡议亲爱的同学们:绿水青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天蓝地绿是我们共同的向往,保护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地球只有一个,家园格外珍贵,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齐读)人人争做,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宣传员;人人争当,绿色环保和低碳生活的践行者!节约用水、用电、用粮,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绿色出行,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使用环保购物袋。人人争创,建设家园和美丽中国的代言人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倡议人:道德与法治教师(四)课堂小结让我们肩负共筑生命家园的使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共同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丽中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在美丽家园里绽放!(完善板书)(五)实践作业学校作为我们的家园,请你为美丽健康校园做一件好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