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班 级 授课日期课题序号 学 时 2章节名称 项目二 任务1 认识模拟电视信号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掌握光电转换和电子扫描的原理。2、了解黑白全电视信号、彩色全电视信号组成。3、理解色差信号频带的压缩与频谱交错.过程和方法 1、导入案例,通过分析,导入必备知识2、知识讲解3、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4、总结情感态度价值观 模拟电视是现代数字电视的基础,学好技术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教学重点 彩色全电视信号组成教学难点 色差信号频带的压缩与频谱交错.教学方法 教学一体化、情景教学法课前准备 PPT多媒体预习要求课后作业 1 .摄像管是怎样将一幅光图像变成电信号传送出来的?2 .电视技术中为什么要采用隔行扫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导入案例,电视之所以能够显示丰富多彩的节目,是接收到不同种类的节目信号的显示结果,电视机的种类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黑白的、彩色的、数字的、模拟的,它们接收的电视信号一样么? 观看思考讲授新课 一、 光电转换与电子扫描电视系统中图像信息的摄取与重现,实质上是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过程,它分别由摄像管和显像管来完成。1、图像的分解与像素组成图像的最基本的单元称为像素。一幅画面所含像素的多少常成为描述该画面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2、光电转换和电子扫描光敏效应把一幅光的图像变成了一幅电的图像。电子束在偏转磁场作用下所进行的这种扫描运动称为电子扫描,电子扫描是电视系统中完成图像分解及合成的基本手段。3.电视图像幅型比与扫描格式电视图像幅型比是指由电子扫描所形成的光栅或电视图像的宽、高比例。传统模拟电视的幅型比为4:3,近期开播的高清晰度电视的幅型比为16:9。4、图像分辨力与电视图像清晰度电视图像的清晰度是主观感觉到的电视面面细节呈现的清晰程度,用人眼所能分辨的最大电视线数表示:图像分辨力是指电视系统本身分解像素的能力,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像素点阵表示,不受主观感觉的影响。二、黑白全电视信号黑白电视中图像信号的传输,它仅仅是黑白全电视信号中的一部分。要真正成为可供显示的电视信号,还必须加上消隐信号、同步信号,前、后均衡脉冲等辅助信号组成全电视信号,没有这些辅助信号,荧光屏上不能呈现正常、稳定的画面。三、彩色全电视信号1、彩色图像的分解和三基色电信号的产生 三基色原理, 要实现彩色图像的传输需要首先将彩色画面分解为红、绿、蓝三基色图像, 这是由彩色摄像机来完成的,把要拍摄的彩色图像分解为红、绿、蓝三种色光, 并分别投射到3 个摄像管的靶面上,就每一个基色图像的电信号形成过程而言, 与黑白电视信号的形成过程基本一样。2、兼容性和逆兼容性原有的黑白电视机能收看到新开播的彩色电视节目, 而呈现黑白图像, 即彩色电视制式对黑白电视机要有兼容性; 同时还要求新出现的彩色电视机能收看原有的黑白电视节目, 仍呈现黑白图像, 即具有逆兼容性3、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四、 色差信号频带的压缩与频谱交错压缩色差信号的频带, 然后再把它插到亮度信号的空隙中去进行传输。可以在6 MHz 的带宽中传输这三个信号而又不会引起相互的干扰。1、亮度信号的频谱2、大面积着色原理与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眼对彩色图像的分辨力低于对黑白图像的分辨力。在彩色电视中,只传送图像中粗线条大面积的彩色部分,彩色的细节由亮度细节代替,重现的彩色图像一样逼真,即色差信号所占频带压缩到1.3MHz左右,即频带压缩。这一原理成为大面积着色原理。3、色副载波频率的选择通过精确选定色副载波的频率, 可使色度信号的各谱线群正好插在亮度信号各谱线群中间, 这就是频谱交错原理。 学习新内容,重点理解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 学生应该了解模拟电视信号组成和原理教 学 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