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明珠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丝路明珠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西北地区
丝路明珠塔克拉玛干沙漠50—400毫米之间位置领国最多的省份面积最大的省份三山夹两盆新疆地形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疆喀什新疆气候新疆的气候特点与所处的位置和地形有什么关系? 深入内陆,远离海洋,不利于海洋上的水汽到达,
再加上一系列高大山脉的阻挡,降水少,气候干旱。 根据左图,想一想,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与
河流有什么关系? 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沿河地区。“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坎儿井与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并称我国古代三大工程,是我国最长的地下灌溉系统,吐鲁番是坎儿井的故乡,新疆的坎儿井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在坎儿井最盛时期,新疆开凿1700多条、长5000多千米的坎儿井,被誉为地下大运河。
坎 儿 井 优点:
●减少蒸发,节约水源。 ● 避免污染,保证水质。
● 没有暴晒,水温清凉。 ● 自流灌溉,不需动力。坎儿井这样设计有哪些优点?绿洲之源——坎 儿 井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丝


珠观察图片,绿洲与丝绸之路的位置关系怎样?绿洲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个个绿洲有什么作用?为往来商旅提供宝贵的水和食物因此,绿洲被誉为丝路明珠! 在现代科技十分发达的年代,如何让绿州农业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果引进以色列先进的灌溉技术,绿州农业的前景将会如何?干旱地区坎儿井水宝地绿洲农业丝绸之路第三课 西北地区
第一课时 丝路明珠
一、教材分析
丝路明珠──着重介绍吐鲁番等地的绿洲农业。古代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明独特的灌溉系统──坎儿井,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绿洲农业,不仅使得绿洲地区丰衣足食,还有大量剩余农产品外销。可以说,没有坎儿井,就没有绿洲农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新疆地区的地形、气候和水文等当面的自热环境特征。了解新疆绿洲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说明绿洲农业的特点。能够根据地图说出新疆的地理位置及其区位优越性。了解坎儿井的基本构造,理解其为绿洲农业所做的贡献与地位。学会分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图表比较、分析、概括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对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疆的绿洲农业
难点:坎儿井的构造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当引导、积极拓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一副是新疆绿洲,农田规整,绿意盎然,一副是新疆沙漠,慢慢黄沙,驼铃悠悠。逐个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所展示的是什么地方,不管学生猜测什么,教师均不予置否。
展示第三张图片,沙漠中间的绿洲,告诉学生刚才看到的图片就是来自这个地方,其实他们是同一地方,让学生猜测这个地方是在哪里?
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测图片所指的地方。
对图片所指的地方表现出较高,欲进一步了解。
新课
1、【走进新疆】
利用地图和文字材料,分别展示新疆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情况。
2、【过渡】
过渡语:我们已经了解了新疆的自然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新疆我们也是熟悉的,新疆很多的物产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示新疆四种最有名的水果)
3、【绿洲农业和坎儿井】
(1)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发达的绿洲得益于什么?
(2)播放坎儿井的视频资料。
(3)组织学生讨论,坎儿井的优点有哪些?
(4)了解坎儿井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小组讨论:该如何解决坎儿井所面临的危机?
(5)新疆绿洲农业的繁荣景象,除了坎儿井提供灌溉条件外,还与哪些自然条件有关?
4、【丝绸之路】
(1)展示丝绸之路图和丝绸之路的概况,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作用,明白古人就已经利用沙漠中的绿洲,发展绿洲农业。
根据图片和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依次说出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形成对新疆自然条件的整体认识。
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源,参与讨论,探究坎儿井的优点,并对坎儿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并积极发言。
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情况并明白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拓展
在现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年代,如何让绿洲农业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果引进以色列先进的灌溉技术,绿洲农业的前景将会如何呢?
小结
学生根据板书,说出新疆人民是如何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人间奇迹的。
利用板书,参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