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答案:1——5 BCAAB 6——10 ABCBC11——15 ABCCC 16——20 DCBCC21——25 CDDCD非选择题答案:26.(一)答:以下三条明确答案 + 自由发挥即可得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决定力量)答: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教条主义也要反对经验主义。一味照搬主义,结果事与愿违,所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7.答(1)材料一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气”当作世界的本原,即把具体物质形态看做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材料二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二者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前者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后者则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28.答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科研团队明确目标,团队合作,分阶段实施探月计划。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为了探月实践的需要科研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为成功探月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③认识具有反复性。科研团队在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为成功探月积累经验。29.答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作用。该方案适应新形势,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必将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步伐。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我们要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且要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以促进生产力发展。该方案对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将更好的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服务。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新的使命任务、新的战略安排、新的工作需要。答该企业奔着为患者,这种信念受消费者欢迎。正确的价值观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了积极地、正确的指引。因为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材料中的企业所秉持的信念体现他们的价值观,价值观对认识事物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二)材料二中提到的企业的失败说明: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在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公义与私利,生与死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根据材料二的企业的企业理念看,很明显经济利润和公民安全的冲突中他们选择了利润,最后导致他们失败。(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导向作用。一方面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在价值观的正确指引下取得成功,选择错误的价值观最终导致失败。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发挥它的指引和导向作用,拥有正确的人生道路。且末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25题)1. 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地思索;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 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2. 哲学与世界观,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提到哲学,人们往往想到世界观;一提到世界观,人们容易想到哲学。下列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②世界观人皆有之,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③哲学是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等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D.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4. 马克思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对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即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表现在它(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④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是时下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它代表了一群年轻人的生活态度。现实中,往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喜欢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一现象体现了( )A. 世界观体现方法论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D. 方法论形成世界观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 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D. 黑格尔的唯物主义7. 哲学发展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静止与运动 B.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 对立与统一、绝对与相对 D. 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8.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 万事万物的总和B. 自然界的共同属性C. 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D. 所有有形的物体9. 对下图《你第一眼看到是 》,有的人首先看到的是箭头,还有的人首先看到的是人。这说明意识( )①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是人脑的机能③能够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 ④具有自觉选择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各种挑战和困难的历史。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虽有局部的迂回甚至反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仍然没有变。世界各国要顺应历史大势,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尊重经济全球化客观现实,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说明( )A. 规律是客观的,要遵循不变的规律B.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成功利用规律C. 要把握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D.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积极改变规律加以应对11.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一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某寓言故事:某人肚子饿了,到烧饼铺买烧饼吃。他吃了第一个没饱,又吃一个还是没饱,最后一连吃了六个烧饼才吃饱。吃完第六个烧饼,此人要付钱时就后悔了:“哎,早知道第六个烧饼能吃饱,我还吃前面五个干什么呀!”此人没有认识到( )A. 只有数量的变化才能引起质变 B.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 没有引起质变的量变没有价值 D. 量变比质变更重要13. 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已批准联通、电信、移动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南京市也是试点城市之一。5G相比于4G,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会对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产生重要影响。这表明( )①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③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④后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14. 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下列对这一战略及其实施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能源汽车是从传统能源汽车的母体中孕育而生的,消极内容与生俱来②新能源汽车具有远大发展前途,必将在各国得到推广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传统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冲击,将面临不少的经济阻力④新能源汽车反映了社会进步要求,必将迅速得到各国消费者的认可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 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因此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建设了生态绿化、生态农业等新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这说明( )A.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是客观的B. 建立更复杂的联系,就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主观需要C. 人们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造福于人类D. 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能推动事物发展1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派生的。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 特有功能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C.意识的内容是人脑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17.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将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体现了(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8.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铸就。”从哲学角度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②砥砺自我的劳动精神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③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9.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是(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认识水平的提高 C.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D. 英雄人物的智慧和才能20. 人民是土壤,它包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这句话启示我们( )A.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C. 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D. 个人成果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21.漫画“只要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什么悬崖”从哲学上看是对 —————的讽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22.漫画《如此做好人好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尊重客观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B.要想取得事情的成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方法选择决定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D.规律具有客观性,应按客观规律办事23.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寄语广大青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由此可见(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②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③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人生价值的重要向导④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4.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2020年前单位GDP碳强度下降40%—45%。这是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从哲学上讲,这主要说明了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规律是客观的,能被人们改变25.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 )。A.直线式的不停顿的进步 B.几种状态的不断循环C.一个阶级战胜另一个阶级 D.在曲折中前进或上升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材料二、在一个小镇集市上,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喊:买枣了,大枣小核,小枣没核!一会儿功夫老翁的枣卖完了。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子见此景,也学着老翁大声吆喝起来:“买核桃了,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儿!”结果一天过去了小伙子没有卖出一个核桃。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5分)(2)材料二中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分)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材料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8分)二者根本分歧(区别)在哪?(2分)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1月24日凌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地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太空,迈出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第一步。嫦娥五号任务计划实现三大工程目标: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轨道装订发射、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样品储存等关键技术;二是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三是完善探月工程体系。为了确保月壤采样成功,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挖土”模式,进行了无数次试验,反复调教机械臂。为了实现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设计师们突破了交会对接、样品转移、组合体运行、轨返组合体与对接舱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预定区域,完成了各项预期任务。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分析嫦娥五号科研团队是如何实现成功探月的?(10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同意将其中涉及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23 年 3 月 10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该方案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义。该方案对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如重新组建了科学技术部,将涉及农业科技、工业科技、医疗科技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卫健委等,从而使重组后的科技部更加聚焦于科技发展顶层设计、科技研发等宏观管理职能和科技专业职能,更好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新一轮机构改革紧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步伐。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 需要根据新的使命任务、新的战略安排、新的工作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出台过程的哲学依据?(10 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某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多年畅销不衰,很受消费者欢迎。当记者问企业的总经理有何经营秘诀时,这位总经理说:“我们秉承着一个信念:药是为患者生产的,是为人生产的,不是为利润,药品的疗效好了,企业的利润也肯定会如期而来。我们对这一点记得越牢,利润就越大。”材料二、当年中国发生一场引发广泛关注和警惕的食品安全事件,被称为 “毒奶粉事件”。这一事件由中国奶制品制造商三鹿集团引发,经过调查,发现奶粉中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这是一种危险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中国卫生部通报显示,全国共有2240.1万人接受了免费筛查,其中有近30万儿童被确诊为患有肾结石等病症。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制造业的声誉,导致多个国家禁止进口中国的乳制品。经采访得知:“三鹿集团所秉持的企业理念是:无功就是过,利润才是硬道理。”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相关知识请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中提到的企业所秉持的信念与其成功有什么关系?材料二中提到的企业的失败又说明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体现的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理念、不同的结果给我们什么启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答案.doc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