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共圆中国梦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共圆中国梦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8.2共圆中国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信心,培养自信的中国人。教材首先引导学生感受新时代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思考取得成就的原因,其次,通过观看“自信的中国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中国人的自信,思考自信中国人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做踏实奋斗、勇担责任的自信追梦人。
教学目标
1.做一个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自信的中国人。
2.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做自信的中国人。
3.知道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理解中国人自信的原因以及自信中国人的时代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分步目标。
教学难点:做自信中国人。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时事式“引悟结”,议题式探究。
学法指导: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培养情境感知能力,时事理解能力,典型素材深度探究与概括。
教学过程
议题:解圆梦之惑(为何梦会圆?)
1.环节一:长五送嫦五,奔月去取土
引:播放视频《嫦娥五号》。古有“奔月”神话,今有探月壮举。嫦娥五号返回器平安回家,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科研人员接力奋斗,用创新的硬核力量,稳步推进探月工程,让梦想逐渐变为现实。从山林之深到沧海之滨,他们百折不屈、永不言弃;从意气风发到鬓染霜华,他们矢志坚守、无怨无悔。没有气冲云霄的豪言壮语,只有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在漫天星河中,中国人绘出了一道道闪耀着勇气与智慧光芒的壮美航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航天梦。
悟:根据以上中国航天梦的故事思考:中国航天梦能够逐步实现的原因有哪些?(尝试多角度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理答。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情况,从不同角度概括中国航天梦能够实现的原因。
追问:很多同学在原因中都回答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列举了“新发展理念”“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党的举措。那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呢?引导学生运用八年级下册所学的知识回答。
结:教师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重要性的相关知识点并逐一进行解析。学生对照课件呈现整理笔记。
环节二:笑着哭真美
引:图片引入。在这收官之战的背后,离不开无数航天人,日夜不歇地默默奋战。还记得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时那个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小姐姐吗?2019年12月27日,备受关注的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从海南文昌起航,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当天,这位航天一线的姑娘紧紧盯着发射指挥大厅的屏幕,火箭成功点火时,她开心地笑了,当镜头再次转回来时,她却泪流满面。她叫孙振莲,是长征五号火箭型号主管,时隔一年之后,2020年11月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压力唤醒了潜藏在每个航天人心中的使命感和凝聚力,作为一名航天人,她遇上了好时代、好团队,大家拼着力量去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
悟:从孙振莲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什么条件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航天梦中体现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追问1:除了航天梦,我国目前还在哪些梦想的实现中取得丰硕成果?
学生答:强军梦、航母梦、奥运梦……教师在理答中帮助学生拓宽圆梦的范围,除了科技领域我们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新成就。
追问2:根据以上中国航天梦的故事思考:中国人坚信中国的航天梦、强军梦、航母梦、一切梦想都一定能实现,这个信心的根本在哪里?
结: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我们自信的根本原因,学生勾画课本之后读课本核心知识。
议题探究二:践圆梦之行(我们怎样做?)
引:展示习近平主席语录。
提问: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那么我们普通人跟中国梦有什么关系呢?
悟:梦想时间轴。
出示两个百年目标完成之时对应当下初三孩子的年纪的时间轴,帮助学生梳理自己成长与国家繁荣富强之间的关系,理解作为祖国建设者未来接班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注意在理答中拓宽学生对于自己的认知,学生,只是诸多身份中的一个,除了承担好好学习的职责之外,当下,作为子女、学生及社会成员的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尽好自己的责任,为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梦做贡献。
结:视频欣赏:《这就是中国人》。
提问:视频中展现出的中国人风貌,对我们做自信中国人有什么启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提升: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课堂总结
国家强大,国人自信;国人自信,国家更强。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你们是两个百年的亲历者、见证者、也将会是开创者,今日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明日你们将是圆梦中国的中坚力量。少年啊,让我们满怀赤诚之心,对中国梦实现充满信心;也让我们满怀实干之心,共筑国之辉煌!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