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串联和并联教法与学法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说课教材分析《电路的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的内容。第十五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重中之重,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学生已经学过电流和电路,知道一些简单的电路符号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过电路串联和并联的例子教学目标分析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1)体验解决问题时的喜悦(2)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与学法学法: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教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多媒体出示几串节日的彩灯,提问学生想知道有关节日的彩灯的哪些问题,由此导入探究的课题:节日的彩灯是如何连接的?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激情导入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问题: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 想一想猜 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L1L2555+—555+—教学过程L1L2555+—555+—教学过程两个小灯泡的串联L1L2两个小灯泡(用电器)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 这两个小灯泡(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叫串联。555+—555+—L2L1教学过程L1L2555+—555+—L1L2555+—555+—教学过程两个小灯泡(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这两个灯泡(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叫并联。L1L2两个小灯泡的并联555+—555+—L2L1教学过程L1L2555+—555+—L1L2555+—555+—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教学过程问题1: 若把开关接在串联电路的其他位置,开关作用是否改变 问题2: 把其中一灯泡旋下来后,另一个灯泡还能否发光 猜想:……教学过程串联小结: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首尾相接起来的电路.2.判断串联的方法: (1)电流只有一条回路.(没有分支)(2)一灯不亮,所有灯都不亮.(互相影响)3.连接要点: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顺次经过开关.灯1.灯2,最后回到电源负极.4.串联特点:开关控制全部用电器,而且与开关位置无关.课堂小结并联小结:1.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2.判断并联的方法:(1)电流至少有两条回路.(有分支点)(2)一灯不亮,另一灯仍会亮.(不互相影响)3.并联电路中有干路和支路.4.连接要点:各用电器接在电路两点之间.5.并联的特点:干路开关控制干路及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支路的用电器.串联并联电路 电路图 连接特点 电流路径 开关的作用 用电器工作情况串联 首尾相连 只有一条通路 控制所有用电器 互相影响并联 首尾相连尾尾相连 若干条通路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支路用电器 互不影响串、并联电路对比L1L2SL1L2S教学过程课堂检测:1、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并指出电路的连接方式:2、如图所示,两只灯泡L1和L2并联在电路中,当S1和S2都闭合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L1和L2都亮 B、L1亮L2不亮C、L1和L2都不亮 D、L1不亮L2亮C连接方式是:并联串联和并联一、串联电路的定义:两个小灯泡(用电器)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 这两个小灯泡(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叫串联二、并联电路的定义: 两个小灯泡(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这两个灯泡(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叫并联。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区别: 科学推理法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